一种管道式油污捕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68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式油污捕捉器,涉及管道除污技术领域,包括油污捕捉管和风管,油污捕捉管相对应的两端均设置有管道对接口,油污捕捉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部油污捕捉器,油污捕捉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差压表,油污捕捉管外壁远离差压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温度计,管道对接口和风管的一侧均设置有法兰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管道式油污捕捉器,通过管道油污捕捉管相对应两端的对接口,在法兰盘的作用下,可以快速与风管进行连接,解决了传统隔油装置只能装在设置末端废气处理界区内,且不能及时有效处理油污,致使一长段废气收集管道均沾染大量油污,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便于安装与拆卸。便于安装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式油污捕捉器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除污
,具体为一种管道式油污捕捉器。

技术介绍

[0002]通常餐厅和工厂是直接将废水排入下水道,不仅污染了周围环境,而且在冬季由于油脂凝固经常造成下水道堵塞,污水漫溢、不但污染了生产,生活环境,而且也增加了不必要的疏通开支少,因此需要通过隔油设备将餐饮含油废水中的杂质、油、水分离。
[0003]隔油设备整体为全封闭式结构,无臭无异味残渣拦截易清理,要由流入口、杂物箱、隔板、箱板、盖板、流出口及排水口罩等结构组成,大致可分为截流分离区和净化排水区两大功能区。
[0004]现有技术中的隔油设备无法快速便捷式安装至所需的处理区域内,致使油雾废气在输送的过程中在管内堆积,引起堵塞或者腐蚀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式油污捕捉器,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管道式油污捕捉器,包括油污捕捉管和风管,所述油污捕捉管相对应的两端均设置有管道对接口,所述油污捕捉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部油污捕捉器,所述油污捕捉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差压表,所述油污捕捉管外壁远离差压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温度计,所述管道对接口和风管的一侧均设置有法兰盘,两个所述法兰盘之间通过多个螺丝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内部油污捕捉器采用填料式丝网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管道对接口和油污捕捉管的尺寸可根据现场预留的风管的长度及直径大小进行定制。
[0009]优选的,所述差压表和温度计的结构为嵌入式。
[0010]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法兰盘之间安装有密封垫片。
[0011]优选的,所述法兰盘的内部开设有多个螺纹孔。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式油污捕捉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管道式油污捕捉器,通过管道油污捕捉管相对应两端的对接口,在法兰盘的作用下,可以快速与风管进行连接,解决了传统隔油装置只能装在设置末端废气处理界区内,且不能及时有效处理油污,致使一长段废气收集管道均沾染大量油污,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
[0014]2、该管道式油污捕捉器,通过油污捕捉管道外壁安装有嵌入式差压计和温度计,利用管道内部的压差和温度,提醒工作人员对油污捕捉器进行清理维护,保证装置使用状态的良好性,并采用蒸汽高温脱附再生原理,通过温度计直观的显示捕捉管内部,是否具备再生温度条件,以及保证脱附再生的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正面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8]图中:1、管道对接口;2、内部油污捕捉器;3、油污捕捉管;4、差压表;5、温度计;6、法兰盘;7、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管道式油污捕捉器,包括油污捕捉管3和风管7,油污捕捉管3相对应的两端均设置有管道对接口1,管道对接口1和油污捕捉管3的尺寸可根据现场预留的风管7的长度及直径大小进行定制,可与风管7快速便捷对接,解决了传统隔油装置只能装设置末端废气处理界区内,且不能及时有效处理油污,致使一长段废气收集管道均沾染大量的油污,油污捕捉管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部油污捕捉器2,管道式油污捕捉管3将内部油污捕捉器2置于管道内部,利用隔油装置高效的隔油效率对油性物质进行拦截,降低臭气收集的含油率,内部油污捕捉器2采用填料式丝网结构,具有理想均匀的孔径分布和优异的流体渗透性能,对含油废气具备良好的拦截效能,且后期维护便捷,可承受热应力及冲击,油污捕捉管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差压表4,用于观测油污捕捉管3内的油污拦截程度即风阻情况,当差压表4达到极限数值时,提醒安装人员对油污捕捉器进行清理维护,保证本装置使用状态的良好性,差压表4和温度计5的结构为嵌入式,油污捕捉管3外壁远离差压表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温度计5,采用蒸汽高温脱附再生原理,温度计5可以让直观的展示设备是否具备再生温度条件,保证脱附再生的处理能力,管道对接口1和风管7的一侧均设置有法兰盘6,法兰盘6的内部开设有多个螺纹孔,与螺丝相配合,通过法兰盘6将管道对接口1和风管7连接在一起,便于管道对接口1和风管7的快速连接和拆卸,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两个法兰盘6之间安装有密封垫片,有利于增加法兰盘6之间连接的密封性,两个法兰盘6之间通过多个螺丝固定连接。
[0021]综上,该管道式油污捕捉器,使用时,通过法兰盘6将两个风管7分别与油污捕捉管3两端的管道对接口1固定连接在一起,含油废气通过其中一个风管7和法兰盘6进入到油污捕捉管3内,进入的含油废气遇到油污捕捉管3的内部油污捕捉器2后,对油污颗粒进行高效分离作用,且内部油污捕捉器2采用填料式丝网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多孔功能填料,利用其理想均匀的孔径分部和优异的流体渗透性能对油污进行高效去除,脱除油污后的废气再通过管道对接口1的出风口进行排出,此时通过油污捕捉管3管道外壁嵌入的差压表4的数值来判定,巡检人员对数值进行读取,并定期进行维护清洗,同时,利用内部油污捕捉器2的高强度、热应力的高承受能力,采用蒸汽高温作业对附着的油污进行脱除,通过油污捕捉管3管道外壁嵌入的温度计5来判定是否达到脱附再生的环境温度。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式油污捕捉器,包括油污捕捉管(3)和风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污捕捉管(3)相对应的两端均设置有管道对接口(1),所述油污捕捉管(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部油污捕捉器(2),所述油污捕捉管(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差压表(4),所述油污捕捉管(3)外壁远离差压表(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温度计(5),所述管道对接口(1)和风管(7)的一侧均设置有法兰盘(6),两个所述法兰盘(6)之间通过多个螺丝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式油污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油污捕捉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海华朱丹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