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热强化燃料输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650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辅热强化燃料输出装置,包括辅热罐,所述辅热罐的顶部密封安装有罐盖,所述辅热罐中盛放有导热液体,所述辅热罐底部设置有支撑台;燃料罐,所述燃料罐套设在所述辅热罐中,以使所述燃料罐浸泡在所述导热液体中,所述燃烧罐底部与所述支撑台表面相接,所述燃料罐的顶部穿过罐盖后密封安装在罐盖上,燃料罐顶端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伸入所述导热液体中,用于对所述导热液体进行加热。采用耐低温导热液体作用换热介质,在极寒天气下仍能保持液相正常工作,通过设置加热元件对导热液体进行加热,使得导热液体始终保持一定的温度,能够实时对燃料罐中的气体进行加热,维持特殊环境下的燃气稳定输出。气稳定输出。气稳定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热强化燃料输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装置及运输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辅热强化燃料输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化石油气、丙烷、异丁烷等燃料以液相形式存储于燃料瓶、燃料罐中,通过吸热相变以气相输出给燃烧器进行燃烧。燃料瓶中的燃料依靠自身饱和蒸气压和环境大气压力的压力差输出,当燃料饱和蒸气压低于大气压力,就导致了燃料无法输出的现象。燃料饱和蒸气压随燃料自身温度降低而降低,燃料温度同时受环境温度和燃料自身蒸发吸热降温影响,在寒冷天气或大流量输出条件下,燃料瓶、燃料罐无法正常放气工作的情况极为常见。
[0003]常见的实例,冬季户外或高山露营中使用燃料罐生火做饭,燃料罐温度快速降低,罐体表面凝霜结冰,燃料输出流量大幅降低甚至无法输出,通过往罐体表面浇热水可短暂恢复燃气供给,但无法维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辅热强化燃料输出装置,采用耐低温导热液体作用换热介质,在极寒天气下仍能保持液相正常工作,通过设置加热元件对导热液体进行加热,使得导热液体始终保持一定的温度,能够实时对燃料罐中的气体进行加热,实现电能转化为热能对燃料罐辅助加热,维持特殊环境下的燃气稳定输出。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辅热强化燃料输出装置,包括:
[0007]辅热罐,所述辅热罐的顶部密封安装有罐盖,所述辅热罐中盛放有导热液体,所述辅热罐底部设置有支撑台;
[0008]燃料罐,所述燃料罐套设在所述辅热罐中,以使所述燃料罐浸泡在所述导热液体中,所述燃烧罐底部与所述支撑台表面相接,所述燃料罐的顶部穿过所述罐盖后密封安装在所述罐盖上,所述燃料罐顶端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
[0009]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伸入所述导热液体中,用于对所述导热液体进行加热,以使加热后的导热液体对所述燃料罐进行加热。
[0010]优选地,所述加热元件的顶部密封安装在所述罐盖的顶部,所述加热元件与电源电连接,通过所述电源为加热元件供电。
[0011]优选地,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安装在所述罐盖上,所述温控器与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通过所述温控器检测所述导热液体的温度,然后根据所述导热液体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元件的启停。
[0012]优选地,所述温控器与所述电源电连接,通过所述电源为温控器供电。
[0013]优选地,所述罐盖套设在所述辅热罐的顶端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罐盖侧壁外表面固定有第一固定环,所述辅热罐顶端侧壁外表面固定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
所述第二固定环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
[0014]优选地,所述罐盖底部设置有第一橡胶密封圈,以使所述罐盖与所述辅热罐之间螺纹连接后,所述辅热罐顶端与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压紧相接。
[0015]优选地,所述燃料罐包括罐体和一体连接固定在罐体的顶端面中部的出料固定筒;所述罐盖的表面中部开有螺纹孔,所述出料固定筒的侧壁外表面开有外螺纹,所述出料固定筒穿过所述罐盖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所述螺纹孔中。
[0016]优选地,所述罐盖的底面开有与所述螺纹孔同心设置的环形放置槽,所述环形放置槽与所述螺纹孔相连通;所述环形放置槽中安装有第二橡胶密封圈,以使所述出料固定筒安装在所述螺纹孔中时,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与所述罐体的顶端面压紧相接,使得所述燃料罐密封卡接固定在所述支撑台和所述罐盖之间。
[0017]优选地,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均设置在所述出料固定筒的筒底上。
[0018]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0]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辅热强化燃料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图1的结构爆炸图;
[0022]图3是本技术辅热罐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燃料罐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辅热罐;11、支撑台;12、第二固定环;2、燃料罐;21、进气管;22、出气管;23、罐体;24、出料固定筒;3、加热元件;4、罐盖;41、第一固定环;42、第一橡胶密封圈;43、螺纹孔;44、环形放置槽;45、第二橡胶密封圈;5、温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相反,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0026]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辅热强化燃料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参见图1

4,一种辅热强化燃料输出装置,包括辅热罐1、燃料罐2、加热元件3;
[0028]辅热罐1的顶部密封安装有罐盖4,辅热罐1中盛放有导热液体,辅热罐1底部设置有支撑台11;燃料罐2套设在辅热罐1中,以使燃料罐2浸泡在导热液体中,燃烧罐2底部与支撑台11表面相接,燃料罐2的顶部穿过罐盖4后密封安装在罐盖4上,燃料罐2顶端设置有进气管21和出气管22;加热元件3伸入导热液体中,用于对导热液体进行加热,以使加热后的导热液体对燃料罐2进行加热。
[0029]具体来说,导热液体采用耐

45℃汽车防冻液,能在极寒环境下维持液相导热,通
过将燃料罐2置于辅热罐1中,并且在辅热罐1中盛放导热液体,在温度较低时,通过加热元件3对导热液体进行加热,使得导热液体温度升高,由于燃料罐2浸泡在导热液体中,升温后的导热液体对燃料罐2进行加热,同时通过设置支撑台11不仅能够实现对燃料罐2的支撑作用,同时通过设置支撑台11使得燃料罐2与辅热罐1底部之间不相接有间隙,而导热液体存在于间隙中,当导热液体加热升温后,对辅热罐1底部也进行加热,增大了导热液体与燃料罐2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实现燃料罐2中燃气的均匀快速升温。
[003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加热元件3的顶部密封安装在罐盖4的顶部,加热元件3与电源电连接,通过所述电源为加热元件3供电。此处的电源为外部移动电源或汽车电源。
[003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温控器5,温控器5安装在罐盖4上,温控器5与加热元件2电连接,通过温控器5检测导热液体的温度,然后根据导热液体的温度控制加热元件3的启停,温控器5与电源电连接,通过电源为温控器5供电。
[0032]具体来说,温控器5和加热元件3可以为现有的鱼缸加热棒,通过电源直接对鱼缸加热棒进行加热,并且能够设定加热温度,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热强化燃料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辅热罐,所述辅热罐的顶部密封安装有罐盖,所述辅热罐中盛放有导热液体,所述辅热罐底部设置有支撑台;燃料罐,所述燃料罐套设在所述辅热罐中,以使所述燃料罐浸泡在所述导热液体中,所述燃料罐底部与所述支撑台表面相接,所述燃料罐的顶部穿过所述罐盖后密封安装在所述罐盖上,所述燃料罐顶端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伸入所述导热液体中,用于对所述导热液体进行加热,以使加热后的导热液体对所述燃料罐进行加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热强化燃料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的顶部密封安装在所述罐盖的顶部,所述加热元件与电源电连接,通过所述电源为加热元件供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热强化燃料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安装在所述罐盖上,所述温控器与所述加热元件电连接,通过所述温控器检测所述导热液体的温度,然后根据所述导热液体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元件的启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热强化燃料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与所述电源电连接,通过所述电源为温控器供电。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热强化燃料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套设在所述辅热罐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麟覃正郭建宇汪旭刘相凤李煜关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