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路控制构件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642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16
根据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上;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第二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的下表面上;以及光转换单元,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其中,光转换单元包括交替设置的分隔壁部和容纳部,容纳部具有根据电压的施加而变化的透光率,并且包括分散体和分散在分散体中的光转换粒子,光转换粒子包括第一粒子和第二粒子,每个第二粒子中形成有中空部,并且第一粒子的每个表面和第二粒子的每个表面带有相同的极性的电荷。表面带有相同的极性的电荷。表面带有相同的极性的电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路控制构件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0001]实施例涉及一种具有提高的正面亮度的光路控制构件以及包括该光路控制构件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遮光膜遮蔽来自光源的光的透射,并且被贴附于作为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车载导航装置、车载触控等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正面,从而当显示器播送屏幕显示的内容时,遮光膜根据光的入射角来调整光的视角以在用户需要的视角下表现清晰的图像质量。
[0003]此外,遮光膜可以用于车辆、建筑物等的窗户,以部分地遮蔽外部光从而防止眩光,或者防止从外部看到内部。
[0004]即,遮光膜可以是控制光的移动路径、阻挡特定方向上的光并透射特定方向上的光的光路控制构件。因此,通过由遮光膜控制光透射角,可以控制用户的视角。
[0005]同时,这样的遮光膜可以是无论周围环境或用户的环境如何都可以始终控制视角的遮光膜,并且使得用户能够根据周围环境或用户的环境打开/关闭视角控制的可切换遮光膜可以是优异的。
[0006]可以通过将电移动粒子添加到图案部并通过粒子的分散和聚集将容纳单元改变为透光部和遮光部,来实现这样的可切换遮光膜。
[0007]即,当粒子在一个方向上聚集时,容纳单元可以用作透光部,而当粒子分散设置时,容纳单元可以用作遮光部。在这种情况下,当容纳单元被驱动作为透光部时,存在由于粒子聚集在一个区域中而降低正面亮度的问题。另外,如果为了提高正面亮度而增加背光模块的光量,则存在热量增加的问题。
[0008]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提高的正面亮度的光路控制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技术问题
[0010]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通过将用于诱导光散射的金属氧化物粒子连同光吸收粒子添加到光转换单元而具有提高的正面亮度的光路控制构件。
[0011]技术方案
[0012]根据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第二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下方;以及光转换单元,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其中,光转换单元包括交替设置的分隔壁单元和容纳单元,其中,容纳单元根据电压的施加改变透光率,其中,容纳单元包括分散体和分散在分散体中的光转换粒子,其中,光转换粒子包括第一粒子和第二粒子,其中,第二粒子的反射率大于第一粒子的反射率,其中,在第二粒子中形成有中空部,其中,第一粒子的表面和第二粒子的表面带有相同的极性的电荷。
[0013]有益效果
[0014]根据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可以具有提高的正面透射率。
[0015]另外,根据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可以具有改善的亮度均匀性。
[0016]另外,根据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可以具有改善的粒子分散稳定性。
[0017]详细地,当通过将光反射和/或散射到设置在光转换单元中的光转换粒子的金属氧化物粒子使得光转换单元被驱动为透射单元时,可以提高光转换单元的透射率。
[0018]即,通过将光散射粒子设置在光吸收粒子聚集的区域中,通过光散射粒子在用户方向上发射的光的量增加,从而提高正面透射率。
[0019]另外,可以防止光量减少的部分被光转换单元区域在视觉上识别。即,可以确保光路控制构件的整体亮度均匀性,从而可以提高用户的可见性。
[0020]另外,通过控制光吸收粒子和光散射粒子之间的比重差,可以防止由于比重差引起的相分离,从而防止特定粒子沉降。因此,由于确保了分散稳定性,即使经过很长的时间,也可以保持光路控制构件的透射率特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的透视图。
[0022]图2和图3分别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的第一基板和第一电极的透视图以及第二基板和第二电极的透视图。
[0023]图4和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的各截面图。
[0024]图6至图9是图4的A区域的放大图。
[0025]图10至图1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的其他截面图。
[0026]图14和图1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的其他截面图。
[0027]图16至图19是图14的一个区域的放大图。
[0028]图20至图27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的制造方法的图。
[0029]图28是应用了根据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0030]图29和图30是用于描述应用了根据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的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的部分,并且可以以各种其他形式实施,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选择性地组合和替换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要素。
[0032]此外,除非另有明确定义和描述,否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可以被解释为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并且例如在通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可以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
[0033]此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用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在措辞中特别说明,否则单数形式还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且当描述为“A(和)、B和C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时,可以包括可以以A、B和C组合的所有组合中的
至少一个。
[0034]此外,在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元件时,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和(b)的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将该元件与其他元件区分开,并且这些术语不限于元件的本质、顺序或次序。
[0035]此外,当一个元件被描述为“连接”、“耦接”或“接合”到另一个元件时,不仅可以包括该元件直接“连接”、“耦接”或“接合”到其他元件的情况,也包括元件通过该元件与另一个元件之间的又一元件而“连接”、“耦接”或“接合”的情况。
[0036]此外,当描述为形成或设置在每个元件的“上(上方)”或“下(下方)”时,“上(上方)”或“下(下方)”不仅可以包括两个元件彼此直接连接的情况,也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元件形成或设置在两个元件之间的情况。
[0037]此外,当表示为“上(上方)”或“下(下方)”时,不仅可以包括基于一个元件的上方向,还包括基于一个元件的下方向。
[0038]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下面描述的光路控制构件涉及一种根据电泳粒子的移动以各种模式驱动电压的施加的可切换光路控制构件。
[0039]参考图1至图3,根据实施例的光路控制构件可以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第一电极210、第二电极220和光转换单元300。
[0040]第一基板110可以支撑第一电极210。第一基板110可以是刚性的或柔性的。
[0041]此外,第一基板110可以是透明的。例如,第一基板110可以包括能够透射光的透明基板。
[0042]第一基板110可以包括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光路控制构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下方;以及光转换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其中,所述光转换单元包括交替设置的分隔壁单元和容纳单元,其中,所述容纳单元根据电压的施加改变透光率,其中,所述容纳单元包括分散体和分散在所述分散体中的光转换粒子,其中,所述光转换粒子包括第一粒子和第二粒子,其中,所述第二粒子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一粒子的反射率,其中,在所述第二粒子中形成有中空部,其中,所述第一粒子的表面和所述第二粒子的表面带有相同的极性的电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控制构件,其中,所述第一粒子吸收光,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粒子的所述反射率为50%至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控制构件,其中,所述第一粒子包括炭黑粒子,其中,所述第二粒子包括金属氧化物粒子,其中,金属氧化物包含二氧化钛(TiO2)、氧化锆(ZrO2)、氧化铟(In2O3)、氧化锡(SnO2)和氧化铝(Al2O3)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控制构件,其中,基于粒子的总重量,所述第二粒子的含量为1wt%至5wt%。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路控制构件,其中,所述第一粒子和所述第二粒子的粒径为500nm至700n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控制构件,其中,所述第二粒子的比重为所述第一粒子的比重的1.2倍至1.6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控制构件,其中,所述光转换粒子进一步包括比重大于所述第一粒子和所述第二粒子的第三粒子,其中,所述第二粒子和所述第三粒子包括金属氧化物粒子,其中,金属氧化物包含二氧化钛(TiO2)、氧化锆(ZrO2)、氧化铟(In2O3)、氧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妏暎金柄淑朴镇庆李棕湜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