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苏鸿专利>正文

袋装垃圾闭合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599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固定架、活动架、踏杆、连杆、复位弹簧等组成,用于固定并灵活闭合垃圾塑袋,使用时夹装垃圾塑袋,轻踏踏杆则袋口张口以供投抛垃圾;松开踏杆则袋口自动闭合以防止垃圾异味逸出。结构轻巧、使用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宾馆及其他公共场所。(*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以固定袋装垃圾之塑袋的、其开口可以闭合的专用支架,属于生活日常用品。袋装垃圾是处理生活垃圾的优化措施和发展方向,目前已在我国一些城市开始推广应用。现在,无论在宾馆饭店,还是在市民家居,装垃圾的塑袋在使用时一般都放入一塑料或其他材质的桶内,塑袋口反卷在桶缘上,塑袋张口以供垃圾抛入,这类袋装垃圾桶架及其聚积方式的弱点在于由于塑袋口常开,一旦有臭味或异味的垃圾抛入后,其臭味或异味会长久发散,弥漫于室内污染室内空气;并且从张开的塑袋口可见杂乱脏污的各式垃圾,也影响室内环境。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装垃圾的塑袋而袋口可以灵活闭合的袋装垃圾专用支架。当需投抛垃圾时,用脚轻踏踏杆其袋口即可张开以供抛入垃圾;当不需投抛垃圾时,松开踏杆其袋口自动闭合以防止垃圾异味逸出与有碍室内环境。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附图说明图1是其结构示意图,图2是其操作示意图,刚性杆件构成的固定架1、活动架2、踏杆3、左、右连杆4、5组成,踏杆3的两侧横杆端部分别与左、右连杆4、5活络绞接,左、右连杆4、5的另一端分别与活动架2的两端活络绞接,活动架2的两侧杆下段弯角处分别活络绞接于固定架1两侧杆弯角处,其相邻绞接处设有复位弹簧6、7,固定架1和活动架2的上横杆吻合,都装设有夹住垃圾塑袋口的袋口夹8,固定架1底部框架内置放积液盘9,以防塑袋破碎时漏泄出的废液和废屑。使用时,脚踏踏杆3,使活动架2与固定架1分开,将待装垃圾的塑袋用袋口夹8夹住,松开踏杆,活动架2和固定架1上横杆吻合,塑袋闭上;欲投抛垃圾时则踏踏杆3则活动架2外移,塑袋口张开。组成本技术的刚性杆件可采用金属、塑料或其他刚性材质;固定架1、活动架2、踏杆3等各弯曲杆件之弯曲角部和各杆件连接也可采用螺纹通管、活络销等可拆卸结构,以便拆装而利于运输、携带。本技术框架外侧也可采用封闭结构,以增加美观和牢度。本技术与现在一般使用的袋装垃圾桶架相比,可灵活闭合,以有效防止垃圾异味逸出污染室内空气,兼而美化室内环境。本技术可广泛使用于家庭、宾馆以及各种公共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以固定垃圾塑袋的袋装垃圾闭合式专用支架,其特征在于由刚性杆件构成的固定架1、活动架2、踏杆3、左、右连杆4、5组成,踏杆3的两侧横杆端部分别与左、右连杆4、5活络绞接,左、右连杆4、5的另一端分别与活动架2的两端活络绞接,活动架2的两侧杆下段弯角处分别活络绞接于固定架1两前侧杆弯角处,其相邻绞接部位分别设有复位弹簧6、7,固定架的上横杆1和活动架2的上横杆吻合,两杆上均装设有夹住垃圾塑袋口的袋口夹8,固定架1底部框架内置放积液盘9;刚性杆件可采用金属、塑料或其他刚性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以固定垃圾塑袋的袋装垃圾闭合式专用支架,其特征在于由刚性杆件构成的固定架1、活动架2、踏杆3、左、右连杆4、5组成,踏杆3的两侧横杆端部分别与左、右连杆4、5活络绞接,左、右连杆4、5的另一端分别与活动架2的两端活络绞接,活动架2的两侧杆下段弯角处分别活络绞接于固定架1两前侧杆弯角处,其相邻绞接部位分别设有复位弹簧6、7,固定架的上横杆1和活动架2的上横杆吻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苏鸿李亦封
申请(专利权)人:李苏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