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547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索环,在减小将索环安装在车体板的通孔内时插入力的同时,可在安装后使索环的保持力不下降。该索环包括小径筒部(11)和与该小径筒部(11)连的扩径筒部(12)。在该扩径筒部(12)的大径侧外周面上设有卡止凹部(13),在上述卡止凹部(13)的侧壁前端(13c-1)附近的厚壁部(12d)沿周向空开间隔设置从外周面(12a)向内径方向凹陷的深底凹部(20),同时到上述小径筒部(11)附近放射状地设置与该深度凹部(20)连续的浅槽部(21),没有设置深底凹部(20)和浅槽(21)的部分,作为与上述侧壁前端(13c-1)连续的放射状棱状部(22)留存下来。(*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索环,具体来说,该索环装到配设在汽车上的电气配线中,并安装在车体板的通孔内,可以实现对通孔插入部分中的电气配线的保护、防水和防尘。
技术介绍
在从汽车发动机室向车室侧配设的电气配线和配设在车体板和车门板之间的电气配线上安装索环,在车体板的通孔内安装索环,都可以保护贯通通孔的电气配线,并达到从发动机室侧到机室的防水、防尘、隔音或者对车体板内和车门板内防水和防尘的目的。对于这种索环,要达到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在向车体板的通孔内安装时能减少插入力;另一方面,在安装后所形成的保持力要高。这种索环以往提出的种种方案,例如在特开2003-32855号(专利文件1)中提出了图10所示的索环1。该索环1包括扩径筒部2和与该扩径筒部2的小径侧连接的小径筒部3,并在该扩径筒部2的大径侧设有车体卡止凹部4,由两侧壁部4b、4c夹持状形成车体卡止凹部4的槽4a。相对于上述索环1,从小径筒部3通过扩径筒部2的中空部贯通电气配线W/H,在小径筒部3上卷绕带T。向车体板P的通孔H的安装作业将索环1的小径筒部3插入到通孔H内,从接触到通孔H内周面时开始,扩径筒部2加力塞入,使扩径筒部2在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索环,其包括小径筒部和与该小径筒部连接的扩径筒部,在该扩径筒部的大径侧外周面上设有卡止凹部,该索环装在电气配线外并穿过车体板的通孔,在该通孔周缘上嵌合所述卡止凹部且安装到车体板上,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卡止凹部的小径筒部的侧壁前端到和小径筒部连续的位置使外周面倾斜,另外,该扩径筒部的壁厚作成从与所述小径筒部的连续位置厚度相同的薄壁部,同时成为增加壁厚的厚壁部,以从所述倾斜部分的中央位置到大径端作成内径相同;    在所述卡止凹部的侧壁前端附近的厚壁部上,沿周向空开间隔设置从外周面向内径方向凹陷的深底凹部,同时在与该深底凹部连接的外周面到与所述小径筒部的连接位置附近呈放射状地设置浅槽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4-18 114388/031.一种索环,其包括小径筒部和与该小径筒部连接的扩径筒部,在该扩径筒部的大径侧外周面上设有卡止凹部,该索环装在电气配线外并穿过车体板的通孔,在该通孔周缘上嵌合所述卡止凹部且安装到车体板上,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卡止凹部的小径筒部的侧壁前端到和小径筒部连续的位置使外周面倾斜,另外,该扩径筒部的壁厚作成从与所述小径筒部的连续位置厚度相同的薄壁部,同时成为增加壁厚的厚壁部,以从所述倾斜部分的中央位置到大径端作成内径相同;在所述卡止凹部的侧壁前端附近的厚壁部上,沿周向空开间隔设置从外周面向内径方向凹陷的深底凹部,同时在与该深底凹部连接的外周面到与所述小径筒部的连接位置附近呈放射状地设置浅槽部;没有设置所述凹部和槽部的部分,作为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原崇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