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装置、接收装置、通信系统、控制电路、通信方法以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529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2:51
发送装置(2)的特征在于,具备:发送模块(22),其是无法变更内部处理顺序的固定电路,进行发送数据的调制处理;以及外部发送控制部(21),其具有发送模块控制器(211)和冗余编码部(214),该发送模块控制器(211)与用于在接收侧向多值序列进行转换的冗余化编码处理对应地控制发送模块(22),该冗余编码部(214)使用纠错编码序列对发送数据进行冗余编码,该外部发送控制部(21)向发送模块(22)供给对发送数据进行冗余编码而得到的冗余编码序列。据进行冗余编码而得到的冗余编码序列。据进行冗余编码而得到的冗余编码序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发送装置、接收装置、通信系统、控制电路、通信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无法变更内部处理顺序的固定电路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通信系统、控制电路、通信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通常经常使用的功能有时被作为通用的模块来提供。通用的模块是无法变更内部处理顺序的固定电路。在通信领域中,高频处理功能、数字调制解调处理功能等经常使用的功能被作为模块来提供。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针对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信号的解调方法。调制处理和解调处理这样的使用频度高的功能通过使用通用的模块而能够削减重复开发的时间和劳力。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6188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7]但是,在使用通用的模块的情况下,无法变更该电路的内部处理顺序。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无线通信中通常进行纠错编码,但当使用无法变更内部处理顺序的模块时,难以提高能够根据系统的请求正确地复原发送数据的概率等。
[0008]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可提高能够正确地复原发送数据的概率的发送装置。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发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发送模块,其是无法变更内部处理顺序的固定电路,进行发送数据的调制处理;以及外部发送控制部,其具有发送模块控制器和冗余编码部,该发送模块控制器与用于在接收侧向多值序列进行转换的冗余化编码处理对应地控制发送模块,该冗余编码部使用纠错编码序列对发送数据进行冗余编码,该外部发送控制部向发送模块供给对发送数据进行冗余编码而得到的冗余编码序列。
[0011]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发送装置起到可提高能够正确地复原发送数据的概率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0014]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发送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0015]图3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冗余编码部的功能的图。
[0016]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接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0017]图5是用于说明图4所示的冗余解码部的处理的图。
[0018]图6是示出用于实现图1所示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功能的专用的硬件的图。
[0019]图7是示出用于实现图1所示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功能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的图。
[0020]图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发送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0021]图9是用于说明图8所示的纠错编码部的功能的图。
[0022]图10是用于说明图8所示的冗余编码部的功能的图。
[0023]图11是用于对图8所示的冗余编码部的效果进行说明的图。
[0024]图1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接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0025]图1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发送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0026]图1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接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0027]图15是用于对图14所示的零插入部和冗余解码部的功能进行说明的图。
[0028]图1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接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0029]图1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第1变形例的接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0030]图1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第2变形例的接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0031]图19是用于说明图18所示的冗余解码部的功能的图。
[0032]图20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第3变形例的发送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通信系统、控制电路、通信方法以及存储介质详细进行说明。另外,不通过该实施方式来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4]实施方式1.
[0035]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1的结构的图。通信系统1具有发送装置2和接收装置3。发送装置2具有外部发送控制部21、发送模块22以及发送天线23。接收装置3具有接收天线31、接收模块32以及外部接收控制部33。
[0036]发送模块22和接收模块32是无法变更内部处理顺序的固定电路。固定电路例如是将在很多装置中共同使用的功能封装化的通用模块。
[0037]外部发送控制部21具有从发送模块22的外部控制发送模块22的功能和向发送模块22供给发送数据的功能。发送模块22对从外部发送控制部21供给的发送数据进行发送处理,生成发送信号。发送模块22从发送天线23发送发送信号。接收天线31接收由发送装置2发送的发送信号。接收模块32对由接收天线3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接收处理,取出接收数据。外部接收控制部33具有从接收模块32的外部控制接收模块32的功能和对从接收模块32供给的接收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
[0038]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发送装置2的功能结构的图。发送装置2的外部发送控制部21是与发送模块22不同的电路。外部发送控制部21具有发送模块控制器211、源部212、纠错编码部213、冗余编码部214以及交织器215。
[0039]发送模块控制器211与用于在接收侧向多值序列进行转换的冗余化编码处理对应地控制发送模块22。例如,发送模块控制器211向发送模块22指示发送模块22所使用的载波
频率。源部212向纠错编码部213输出发送数据。纠错编码部213对发送数据进行纠错编码。具体而言,纠错编码部213对发送数据的信息比特序列进行卷积编码。纠错编码部213将处理后的卷积编码序列向冗余编码部214输出。冗余编码部214对作为纠错编码序列的卷积编码序列进行冗余编码。
[0040]图3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冗余编码部214的功能的图。冗余编码部214对纠错编码部213输出的卷积编码序列b(t)进行冗余化。具体而言,冗余编码部214将卷积编码序列b(t)的各比特复制预先决定的重复次数nosq,生成卷积编码序列b(t)被重复了重复次数nosq的数量的冗余化序列c(t)。在图3中,卷积编码序列b(t)的序列长度为N,重复次数nosq=3,因此,冗余化序列c(t)的序列长度成为3N。冗余编码部214将所生成的冗余化序列c(t)向交织器215输出。
[0041]返回图2的说明。交织器215对冗余化序列c(t)进行交织,将处理后的冗余化序列c(t)向发送模块22输出。
[0042]发送装置2的发送模块22具有成帧部221、FSK调制部222、DAC(Digital Analog Converter:数模转换器)223、以及RF(Radio Frequency:射频)部224。发送模块22兼具发送电路的功能和调制电路的功能。
[0043]成帧部221对发送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装置具备:发送模块,其是无法变更内部处理顺序的固定电路,进行发送数据的调制处理;以及外部发送控制部,其具有发送模块控制器和冗余编码部,该发送模块控制器与用于在接收侧向多值序列进行转换的冗余化编码处理对应地控制所述发送模块,该冗余编码部使用纠错编码序列对发送数据进行冗余编码,该外部发送控制部向所述发送模块供给对所述发送数据进行冗余编码而得到的冗余编码序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错编码序列是卷积编码序列,所述冗余编码部从所述卷积编码序列中对分别构成多个最小路径的比特中的在多个所述最小路径之间共同的比特进行间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编码部对预定分配给从所述卷积编码序列中被间疏的比特的资源进行分配,以对被进行间疏后的所述卷积编码序列进行冗余编码。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编码部具有互不相同的多个间疏模式,在每次对1个纠错编码序列进行冗余编码时使用不同的间疏模式而对纠错编码序列的比特进行间疏。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装置具备多个所述发送模块,所述外部发送控制部对多个所述发送模块分别指示不同的频率,向多个所述发送模块分别供给所述冗余编码序列。6.一种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具备:接收模块,其是无法变更内部处理顺序的固定电路,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处理而生成二值硬判决序列;以及外部接收控制部,其具有接收模块控制器和冗余解码部,该接收模块控制器控制所述接收模块,该冗余解码部对所述接收模块输出的所述二值硬判决序列进行冗余解码而转换成多值序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解码部将基于可靠度对所述二值硬判决序列进行加权而得到的值合成,从而进行冗余解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解码部使用离散化的值对所述二值硬判决序列进行加权。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接收控制部从所述接收模块取得表示所述可靠度的错误检测码或错误检测结果。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具备多个所述接收模块,所述冗余解码部使用多个所述接收模块分别输出的所述二值硬判决序列,进行接收分
集合成和冗余解码处理。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岛昭范东中雅嗣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