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旱田土壤固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2500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田添加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旱田土壤固碳剂,包含生物炭15~20份、硫酸铝5~8份、玉米秸秆10~12份、磷酸二氢钾7~10份、硅酸钙7~10份、腐殖质10~15份、羧甲基纤维素2~6份、尿素1~5份、水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玉米秸秆在硫酸铝的作用下降解改善土壤环境,和生物炭共同作用来捕获有机碳;磷酸二氢钾和硅酸钙捕获环境中的无机碳。生物炭、腐殖质、磷酸二氢钾和硅酸钙在土壤中会形成大团聚体,而降解的玉米秸秆会降低团聚体的粒径和孔隙,导致捕获的碳无法和外界进行反应从而固定在团聚体中。羧甲基纤维素可以和土壤中的水分结合,在团聚体的表面形成薄膜防止碳的逸散,完成旱田土壤固碳的目的。完成旱田土壤固碳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旱田土壤固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田添加剂
,尤其涉及一种旱田土壤固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在实行减排过程中,侧重的研究多为如何降低工业上的碳排放,但是并没有注意到应该如何控制农业上的碳排放。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发现,植被和土壤具有很好的固碳能力,即捕获碳并安全封存的方式来取代直接向大气中排放碳,这种固碳作用对维持自然环境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固碳功能是自然的碳封存过程,比起人工固碳不需要对气体进行处理,从而降低成本。但是在自然环境下,土壤的固碳能力低,如果添加外源剂会影响到作物或植被的生长。因此如何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的同时又不影响植株,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旱田土壤固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旱田土壤固碳剂,包含下列质量份的组分:生物炭15~20份、硫酸铝5~8份、玉米秸秆10~12份、磷酸二氢钾7~10份、硅酸钙7~10份、腐殖质10~15份、羧甲基纤维素2~6份、尿素1~5份、水1~2份。
[0006]作为优选,所述生物炭的粒径为0.02~0.05mm。
[0007]作为优选,所述玉米秸秆的粒径为0.1~0.2mm。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固碳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0009](1)将生物炭、玉米秸秆、腐殖质和羧甲基纤维素混合,得到物料A;
[0010](2)将硫酸铝、磷酸二氢钾、硅酸钙和尿素混合,得到物料B;
[0011](3)将物料A、物料B和水混合后干燥,即得所述旱田土壤固碳剂。
[0012]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混合的转速为100~150rpm,所述混合的时间为20~30min。
[0013]作为优选,所述物料A的粒径小于等于0.25mm。
[0014]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混合的转速为80~100rpm,所述混合的时间为5~15min。
[0015]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混合的转速为80~130rpm,所述混合的温度为30~40℃,所述混合的时间为20~30min。
[0016]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干燥的温度为60~70℃,所述干燥的时间为2~3h。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固碳剂的应用,所述旱田土壤固碳剂的用量为700~800kg/hm2。
[001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旱田土壤固碳剂,包含生物炭、硫酸铝、玉米秸秆、磷酸二氢钾、硅酸钙、腐殖质、羧甲基纤维素、尿素和水。本专利技术中的玉米秸秆在硫酸铝的作用下加速降解改善土壤环境,和生物炭共同作用来捕获土壤中的有机碳;磷酸二氢钾和硅酸钙捕获环境中的无机碳。生物炭、腐殖质、磷酸二氢钾和硅酸钙在土壤中会形成大团聚体,而降解的玉米秸秆会降低团聚体的粒径和孔隙,导致捕获的碳无法和外界进行反应从而固定在团聚体中。尿素改善土壤环境,防止植物受到影响,羧甲基纤维素可以和土壤中的水分结合,在团聚体的表面形成薄膜防止碳的逸散,完成旱田土壤固碳的目的。
[0020](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旱田土壤固碳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分步混合的方式,将生物炭、玉米秸秆、腐殖质和羧甲基纤维素混合,得到物料A;将硫酸铝、磷酸二氢钾、硅酸钙和尿素混合,得到物料B;将物料A、物料B和水混合后干燥,即得旱田土壤固碳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降低了工艺要求,混合后干燥即得,避免了造粒等工艺的设备要求,可以大规模的制备。
[002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旱田土壤固碳剂的应用,将固碳剂按照700~800kg/hm2的规格施加,在土壤固碳的同时还能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调理土壤体系,提高土壤肥力,在固碳的同时还能保证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旱田土壤固碳剂,包含下列质量份的组分:生物炭15~20份、硫酸铝5~8份、玉米秸秆10~12份、磷酸二氢钾7~10份、硅酸钙7~10份、腐殖质10~15份、羧甲基纤维素2~6份、尿素1~5份、水1~2份。
[002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生物炭为15~20份,优选为16~19份,更优选为17~18份。
[002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生物炭的粒径优选为0.02~0.05mm,进一步优选为0.03~0.04mm,更优选为0.034~0.036mm。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降低生物炭的粒径可以降低捕获的有机碳和外界环境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反应提高固碳数量。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硫酸铝为5~8份,优选为5.5~7.5份,更优选为5.8~7.2份。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玉米秸秆为10~12份,优选为10.5~11.5份,更优选为10.8~11.2份。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玉米秸秆的粒径优选为0.1~0.2mm,进一步优选为0.12~0.18mm,更优选为0.14~0.16mm。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磷酸二氢钾为7~10份,优选为8~9份,更优选为8.4~8.6份。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硅酸钙为7~10份,优选为8~9份,更优选为8.4~8.6份。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腐殖质为10~15份,优选为11~14份,更优选为12~13份。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羧甲基纤维素为2~6份,优选为3~5份,更优选为3.5~4.5份。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尿素为1~5份,优选为2~4份,更优选为2.5~3.5份。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为1~2份,优选为1.2~1.8份,更优选为1.4~1.6份。
[003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固碳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0036](1)将生物炭、玉米秸秆、腐殖质和羧甲基纤维素混合,得到物料A;
[0037](2)将硫酸铝、磷酸二氢钾、硅酸钙和尿素混合,得到物料B;
[0038](3)将物料A、物料B和水混合后干燥,即得所述旱田土壤固碳剂。
[0039]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中所述混合的转速优选为100~150rpm,进一步优选为110~140rpm,更优选为120~130rpm;所述混合的时间优选为20~30min,进一步优选为22~28min,更优选为24~26min。
[004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物料A的粒径优选小于等于0.25mm,进一步优选小于等于0.23mm,更优选小于等于0.2mm。
[0041]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2)中所述混合的转速优选为80~100rpm,进一步优选为85~95rpm,更优选为90rpm;所述混合的时间优选为5~15min,进一步优选为6~14min,更优选为8~12min。
[0042]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旱田土壤固碳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质量份的组分:生物炭15~20份、硫酸铝5~8份、玉米秸秆10~12份、磷酸二氢钾7~10份、硅酸钙7~10份、腐殖质10~15份、羧甲基纤维素2~6份、尿素1~5份、水1~2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的粒径为0.02~0.05mm。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秸秆的粒径为0.1~0.2mm。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固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1)将生物炭、玉米秸秆、腐殖质和羧甲基纤维素混合,得到物料A;(2)将硫酸铝、磷酸二氢钾、硅酸钙和尿素混合,得到物料B;(3)将物料A、物料B和水混合后干燥,即得所述旱田土壤固碳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良山杨宁李婷婷冯晨宋丹李开宇李颖孙翔龙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