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自润滑的翅片拉伸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96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自润滑的翅片拉伸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若干组第一限位板,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板之间嵌合安装有下定位座,所述下定位座的顶部安装有插件;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螺栓活动安装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侧顶壁上安装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内侧嵌合安装有上定位座,所述上定位座的底部安装有卡槽,卡槽与插件相互嵌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储油箱,由导油管引导润滑油进入到出油口的内部,出油口将润滑油滴在翅片上,从而减轻翅片与拉模塑形口之间的摩擦力,减轻拉模塑形口由于长时间的摩擦出现磨损的情况,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自润滑的翅片拉伸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翅片拉伸模
,具体为一种可实现自润滑的翅片拉伸模。

技术介绍

[0002]翅片是通常在需要进行热传递的换热装置表面通过增加导热性较强的金属片,增大换热装置的换热表面积,翅片薄而轻巧,通过拉伸膜对翅片进塑形,加快生产速度。
[0003]现有技术中翅片拉伸模存在的缺陷是:
[0004]1、专利文CN206588237U件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防开裂拉伸模,“包括拉伸模主体和底座,底座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和多个定位口,拉伸模主体上设有模槽,底座包括两个底模,两个所述底模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块,所述底模的底部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连接杆卡装在通孔内,所述底模的一侧设有多个凹槽,设有拉伸模主体和底模,底模分体的设计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拉伸膜应力过大造成开裂,两块底模之间通过具有一定弹性的连接杆连接,可以将应力损伤转移到连接杆上,既能提高缓冲性能又能在出现损伤时方便更换,有效保护了拉伸模主体的精度,防止模具开裂,易于推广使用”,该装置内部缺少润滑结构,装置内部的结构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容易造成工件和模具的损坏。
[0005]2、传统装置缺少依次加工结构,造成装置无法准确有效的对工件进行加工,容易出现加工幅度过大造成工件损坏的情况出现。
[0006]3、该装置内部缺少杂质清理结构,在拉伸的过程中,会产生杂质,杂质会对模具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自润滑的翅片拉伸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实现自润滑的翅片拉伸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若干组第一限位板,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板之间嵌合安装有下定位座,所述下定位座的顶部安装有插件;
[0009]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螺栓活动安装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侧顶壁上安装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内侧嵌合安装有上定位座,所述上定位座的底部安装有卡槽,卡槽与插件相互嵌合,所述下定位座和上定位座之间活动安装有模具本体;
[0010]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台,支撑台位于两组下定位座之间,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安装有定位件,所述支撑台的顶部通过定位件嵌合安装有收集箱,所述安装框的顶部安装有储油箱,所述安装框的顶部贯穿安装有通气管,通气管位于两组上定位座之间。
[0011]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嵌合安装在下定位座的底部,第一限位件位于两组第一限位板内侧。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顶部内侧安装有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与上定位座的顶
部相互嵌合。
[0013]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顶部安装有收集口。
[0014]优选的,所述下定位座的顶部内侧开设有第一组装口。
[0015]优选的,所述上定位座的底部内侧开设有第二组装口。
[0016]优选的,所述模具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安装有两组组装块,两组组装块分别与第一组装口和第二组装口嵌合,模具本体的内侧开设有拉模塑形口。
[0017]优选的,所述通气管的底部安装有导风管,导风管位于安装框的内侧,导风管的底端安装有增压吹气口,通气管的顶部安装有吹风机。
[0018]优选的,所述储油箱的顶部安装有注油口,注油口的一侧外壁上贯穿安装有控制阀,控制阀的输出端安装有输油管,输油管的底端安装有导油管,导油管的底部外壁上安装有出油口,导油管的外侧安装有固定环,固定环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安装在安装框的顶部内侧。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储油箱,在翅片进入拉模塑形口内部的过程中,控制阀打开,由于重力的影响储油箱内部的润滑油通过控制阀进入到输油管的内部,由输油管进行传输润滑油,润滑油进入到导油管的内部,由导油管引导润滑油进入到出油口的内部,出油口将润滑油滴在翅片上,从而减轻翅片与拉模塑形口之间的摩擦力,减轻拉模塑形口由于长时间的摩擦出现磨损的情况,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1]2、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三组模具本体,且模具本体上的拉模塑形口的大小,由左向右由大向小变化,工人将需要拉伸的翅片放入到最左侧的拉模塑形口的内部,通过拉力依次经过,三组拉模塑形口完成形状的塑造,通过缓慢塑形,避免装置矫正幅度过大导致工件损坏。
[0022]3、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吹风机,吹风机运行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到通气管的内部,通气管将空气引导到导风管的内部,由导风管将空气传输到增压吹气口的内部,通过增压吹气口将空气吹出,由增压吹气口将空气吹在工件的表面,将拉伸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吹到起到位置,避免杂质继续移动进入到拉模塑形口的内侧,保证拉模塑形口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上定位座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收集箱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吹风机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储油箱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底板;101、第一限位板;102、第一限位件;103、支撑台;104、定位件;2、安装框;201、第二限位件;202、第二限位板;3、收集箱;301、收集口;4、下定位座;401、插件;402、第一组装口;5、上定位座;501、第二组装口;502、卡槽;6、模具本体;601、拉模塑形口;
602、组装块;7、吹风机;701、通气管;702、导风管;703、增压吹气口;8、储油箱;801、注油口;802、控制阀;803、输油管;804、导油管;805、出油口;806、固定环;807、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自润滑的翅片拉伸模,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若干组第一限位板(101),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板(101)之间嵌合安装有下定位座(4),所述下定位座(4)的顶部安装有插件(401);所述底板(1)的顶部通过螺栓活动安装有安装框(2),所述安装框(2)的内侧顶壁上安装有第二限位板(202),所述第二限位板(202)的内侧嵌合安装有上定位座(5),所述上定位座(5)的底部安装有卡槽(502),卡槽(502)与插件(401)相互嵌合,所述下定位座(4)和上定位座(5)之间活动安装有模具本体(6);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台(103),支撑台(103)位于两组下定位座(4)之间,所述支撑台(103)的顶部安装有定位件(104),所述支撑台(103)的顶部通过定位件(104)嵌合安装有收集箱(3),所述安装框(2)的顶部安装有储油箱(8),所述安装框(2)的顶部贯穿安装有通气管(701),通气管(701)位于两组上定位座(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润滑的翅片拉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限位件(102),第一限位件(102)嵌合安装在下定位座(4)的底部,第一限位件(102)位于两组第一限位板(101)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润滑的翅片拉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2)的顶部内侧安装有第二限位件(201),第二限位件(201)与上定位座(5)的顶部相互嵌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润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民生王小刚许庆松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