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自润滑的翅片拉伸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96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自润滑的翅片拉伸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若干组第一限位板,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板之间嵌合安装有下定位座,所述下定位座的顶部安装有插件;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螺栓活动安装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侧顶壁上安装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内侧嵌合安装有上定位座,所述上定位座的底部安装有卡槽,卡槽与插件相互嵌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储油箱,由导油管引导润滑油进入到出油口的内部,出油口将润滑油滴在翅片上,从而减轻翅片与拉模塑形口之间的摩擦力,减轻拉模塑形口由于长时间的摩擦出现磨损的情况,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自润滑的翅片拉伸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翅片拉伸模
,具体为一种可实现自润滑的翅片拉伸模。

技术介绍

[0002]翅片是通常在需要进行热传递的换热装置表面通过增加导热性较强的金属片,增大换热装置的换热表面积,翅片薄而轻巧,通过拉伸膜对翅片进塑形,加快生产速度。
[0003]现有技术中翅片拉伸模存在的缺陷是:
[0004]1、专利文CN206588237U件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防开裂拉伸模,“包括拉伸模主体和底座,底座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和多个定位口,拉伸模主体上设有模槽,底座包括两个底模,两个所述底模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块,所述底模的底部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连接杆卡装在通孔内,所述底模的一侧设有多个凹槽,设有拉伸模主体和底模,底模分体的设计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拉伸膜应力过大造成开裂,两块底模之间通过具有一定弹性的连接杆连接,可以将应力损伤转移到连接杆上,既能提高缓冲性能又能在出现损伤时方便更换,有效保护了拉伸模主体的精度,防止模具开裂,易于推广使用”,该装置内部缺少润滑结构,装置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自润滑的翅片拉伸模,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若干组第一限位板(101),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板(101)之间嵌合安装有下定位座(4),所述下定位座(4)的顶部安装有插件(401);所述底板(1)的顶部通过螺栓活动安装有安装框(2),所述安装框(2)的内侧顶壁上安装有第二限位板(202),所述第二限位板(202)的内侧嵌合安装有上定位座(5),所述上定位座(5)的底部安装有卡槽(502),卡槽(502)与插件(401)相互嵌合,所述下定位座(4)和上定位座(5)之间活动安装有模具本体(6);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台(103),支撑台(103)位于两组下定位座(4)之间,所述支撑台(103)的顶部安装有定位件(104),所述支撑台(103)的顶部通过定位件(104)嵌合安装有收集箱(3),所述安装框(2)的顶部安装有储油箱(8),所述安装框(2)的顶部贯穿安装有通气管(701),通气管(701)位于两组上定位座(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润滑的翅片拉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限位件(102),第一限位件(102)嵌合安装在下定位座(4)的底部,第一限位件(102)位于两组第一限位板(101)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润滑的翅片拉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2)的顶部内侧安装有第二限位件(201),第二限位件(201)与上定位座(5)的顶部相互嵌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润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民生王小刚许庆松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