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昌凤专利>正文

一种压敏胶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4858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属于胶粘材料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压敏胶水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釜底料、前滴加料和后滴加料;所述压敏胶水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所述釜底料包括一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酸异辛酯50份、丙烯酸甲酯5份、丙烯酸羟乙酯3份、醋酸乙烯10份、引发剂0.3份、乙酸乙酯235份;通过将后滴加料内部的混合料从混合罐的中部位置处加入,使得混合料可快速的与混合罐内部的各个位置原料进行混合,该混合方式对比从顶部加入后滴加料的方式,混合时间降低,混合均匀度加快。混合均匀度加快。混合均匀度加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敏胶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胶粘材料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压敏胶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压力敏感型胶粘剂简称为压敏胶,别称为不干胶,常用在不干胶标签纸、压敏胶片上。
[0003]公开号为CN102585738A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 一种高性能压敏导电胶水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丙烯酸压敏胶20%~25%、有机溶剂3%~5%、消泡剂0.05%~0.15%、偶联剂1%~2%、导电粉67.9%~76.0%。
[0004]在压敏胶水在制备的过程中,搅拌混合的过程中,需要在混合物内部加入混合剂来使各个原料进行有效混合,在制备的使用观察中,发现了混合剂在添加的过程中,混合剂从混合装置加料口处直接加入到混合物内部,使混合剂与原料融合的速度较慢,使得混合剂均匀的混合在原料内部的时间较长。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敏胶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压敏胶水,包括釜底料、前滴加料和后滴加料;所述压敏胶水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所述釜底料包括一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酸异辛酯
ꢀꢀꢀ
50份丙烯酸甲酯
ꢀꢀꢀꢀꢀ
5份丙烯酸羟乙酯
ꢀꢀꢀ
3份醋酸乙烯
ꢀꢀꢀꢀꢀꢀꢀ
10份引发剂
ꢀꢀꢀꢀꢀꢀꢀꢀꢀr/>0.3份乙酸乙酯
ꢀꢀꢀꢀꢀꢀꢀ
235份;所述前滴加料包括一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酸异辛酯
ꢀꢀꢀ
220份丙烯酸甲酯
ꢀꢀꢀꢀꢀ
5份丙烯酸羟乙酯
ꢀꢀꢀ
5份醋酸乙烯
ꢀꢀꢀꢀꢀꢀꢀ
13份引发剂
ꢀꢀꢀꢀꢀꢀꢀꢀꢀ
1份;所述后滴加料包括一下重量份的原料:引发剂
ꢀꢀꢀꢀꢀꢀꢀꢀꢀ
1份混合剂
ꢀꢀꢀꢀꢀꢀꢀꢀꢀ
35份。
[0008]所述引发剂由过氧化苯甲酰和偶氮二异丁腈混合按照2:1的配比制成;所述混合
剂由甲苯和乙酸乙酯按照2:1的配比制成。
[0009]一种压敏胶水制备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制备上述的一种压敏胶水,且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釜底料置于混合装置的混合罐底部,之后打开混合罐顶部的动力装置,使搅拌板在混合罐内部以25

35r/min的速度匀速搅拌20

25min;S2:将搅拌板内部的热量导流腔内充满导热液,同时使搅拌板上的加热丝对搅拌板和热量导流腔内部的导热液进行加热,待混合罐内部的温度提升至90℃时停止升温,保温30

50min;S3:将前滴加料缓慢加入到混合罐内部进行混合,同时将后滴加料存储与混合液箱内部进行预热,在前滴加料混合的过程中,使混合罐内部的温度保持在80

90℃之间;S4:待S3的混合完成后,使后滴加料从混合液箱处排出,从喷液管的端部排出,使得后滴加料从混合罐内部混合物的中心处加入,此时使混合罐内部的温度保持在80

90℃之间,待搅拌完成后保温3

6h,最后在混合罐降至室温时停止搅拌,取出即可得到压敏胶水成品;通过将后滴加料内部的混合料从混合罐的中部位置处加入,使得混合料可快速的与混合罐内部的各个位置原料进行混合,该混合方式对比从顶部加入后滴加料的方式,混合时间降低,混合均匀度加快。
[0010]所述S1中所述的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所述混合罐顶部安装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输出端安装有T形转杆,且T形转杆设置在混合罐内部;所述T形转杆的侧端固接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上安装有加热丝;所述T形转杆中部固接有混合液箱;所述混合液箱为上大下小的葫芦状设置;所述混合液箱底部连通有多组喷液管;所述喷液管端部为朝下设置;在混合罐工作的过程中,原料在混合罐内部被搅拌的过程中,混合液箱内部的后滴加料就会从混合液箱内部缓慢的流出,此时后滴加料就会从喷液管的底端流出,与混合罐内部的原料进行混合,该设置可使后滴加料在加入到混合罐内部的混合物内部时,可快速的与混合罐内部各个位置的原料混合接触,减少原料的混合时间。
[0011]所述混合罐顶部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混合液箱内侧壁固接有密封布;所述密封布顶部固接有波浪形柔性铁条;所述混合液箱底部设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直径大于混合液箱的中部葫芦颈的直径;所述密封布与密封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拉绳;通过在混合液箱内部设有密封块将混合液箱内部的后滴加料堵住,可对混合液箱内部的后滴加料的放料时间进行控制,在需要将混合液箱内部的后滴加料放出时,即需要移开混合罐顶部的第一磁铁,使波浪形柔性铁条脱离第一磁铁的吸附,此时波浪形柔性铁条和密封布就会因重力的作用下形变,然后通过第一弹性拉绳向密封块从混合液箱的中部移开,在密封块移开的过程中,混合液箱内部的后滴加料就会从混合液箱的底部流入到喷液管内部,然后流到混合罐内部的原料里,该设置可对后滴加料的放料时间进行控制,使得压敏胶水的制备过程更加易于控制。
[0012]所述密封块底部固接有支腿;所述支腿在密封块底部设有多组;通过在密封块底部设有支腿,可使密封块在混合液箱向下移动时,支腿支撑在密封块底部,该设置可使密封块立在混合液箱底部,使得混合液箱内部的后滴加料可顺利的从混合液箱内部流出,减少后滴加料在混合液箱内部因密封块的堵塞而导致浪费问题。
[0013]所述混合液箱内部设有多个配重球;所述配重球与密封布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拉
绳;所述波浪形柔性铁条顶部与混合液箱之间设有多个橡胶限位球;相靠近的所述配重球与橡胶限位球之间连接有第三弹性拉绳;所述第三弹性拉绳穿过密封布;所述第三弹性拉绳与密封布滑动连接;通过在混合液箱内部设有配重球,可在波浪形柔性铁条失去第一磁铁的磁力时,密封布和波浪形柔性铁条向下形变,此时配重球会与混合液箱的的内侧壁接触,与混合液箱内侧壁上的后滴加料敲打接触,使混合液箱内侧壁上的后滴加料减少粘附,此时即可减少浪费,同时设有配重球和第二弹性拉绳对密封布进行拉扯,可在密封布和波浪形柔性铁条形变的过程中,更快的向下移动,使混合液箱内部密封布底部的气压增大,进而将混合液箱内部的后滴加料快速挤出,使得后滴加料可更快的与混合罐内部的原料进行混合。
[0014]所述喷液管的底部设有导流球;所述导流球与喷液管端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性拉绳;通过在喷液管的底部设有导流球,可使从喷液管端部流出的后滴加料在流出时,会冲击到导流球,然后在后滴加料与导流球的冲击下,分散在喷液管的端部处,使得后滴加料可更快的分散在混合罐内部的原料里,使得后滴加料与原料的混合个更加快速。
[0015]所述T形转杆底部固接有引导弹性杆;所述搅拌板和T形转杆内部开设有热量导流腔;所述热量导流腔延伸至引导弹性杆内部;所述引导弹性杆端部固接有撞击球;所述撞击球与引导弹性杆设在T形转杆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敏胶水,其特征在于:包括釜底料、前滴加料和后滴加料;所述压敏胶水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所述釜底料包括一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酸异辛酯
ꢀꢀꢀ
35—80份丙烯酸甲酯
ꢀꢀꢀꢀꢀ
1—10份丙烯酸羟乙酯
ꢀꢀꢀ
0.01—6份醋酸乙烯
ꢀꢀꢀꢀꢀꢀꢀ
2—20份引发剂
ꢀꢀꢀꢀꢀꢀꢀꢀꢀ
0.1—0.6份乙酸乙酯
ꢀꢀꢀꢀꢀꢀꢀ
235份;所述前滴加料包括一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酸异辛酯
ꢀꢀꢀ
200—250份丙烯酸甲酯
ꢀꢀꢀꢀꢀ
0.1—10份丙烯酸羟乙酯
ꢀꢀꢀ
1—10份醋酸乙烯
ꢀꢀꢀꢀꢀꢀꢀ
5—20份引发剂
ꢀꢀꢀꢀꢀꢀꢀꢀꢀ
0.3—2份;所述后滴加料包括一下重量份的原料:引发剂
ꢀꢀꢀꢀꢀꢀꢀꢀꢀ
0.1—2份混合剂
ꢀꢀꢀꢀꢀꢀꢀꢀꢀ
25—4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敏胶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由过氧化苯甲酰和偶氮二异丁腈混合按照2:1的配比制成;所述混合剂由甲苯和乙酸乙酯按照2:1的配比制成。3.一种压敏胶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适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

2中所述的一种压敏胶水,且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釜底料置于混合装置的混合罐(1)底部,之后打开混合罐(1)顶部的动力装置(11),使搅拌板(13)在混合罐(1)内部以25

35r/min的速度匀速搅拌20

25min;S2:将搅拌板(13)内部的热量导流腔(61)内充满导热液,同时使搅拌板(13)上的加热丝对搅拌板(13)和热量导流腔(61)内部的导热液进行加热,待混合罐(1)内部的温度提升至90℃时停止升温,保温30

50min;S3:将前滴加料缓慢加入到混合罐(1)内部进行混合,同时将后滴加料存储与混合液箱(14)内部进行预热,在前滴加料混合的过程中,使混合罐(1)内部的温度保持在80

90℃之间;S4:待S3的混合完成后,使后滴加料从混合液箱(14)处排出,从喷液管(15)的端部排出,使得后滴加料从混合罐(1)内部混合物的中心处加入,此时使混合罐(1)内部的温度保持在80

90℃之间,待搅拌完成后保温3

6h,最后在混合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昌凤
申请(专利权)人:王昌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