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立秀专利>正文

一种高耐磨铜合金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726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技术,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高耐磨铜合金制备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很好的彻底清除掉铜管表面上的氧化层。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铜管清洗干净后放入到打磨装置上,进行打磨处理;S2:将打磨处理后的铜管烘干后在氩气保护环境中加热至11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磨铜合金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技术,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高耐磨铜合金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铜及铜合金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导电性,铜合金的耐磨性能直接影响了其使用寿命,提高铜合金的耐磨性有助于延长其服役寿命,减少资源损耗。但现有的制备过程在对铜进行融化时,铜管表面上的氧化层不能很好的彻底清除掉,从而会导致得到的熔融液不够纯,因无法得到品质好的铜合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耐磨铜合金制备工艺,其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能很好的彻底清除掉铜管表面上的氧化层。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高耐磨铜合金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将铜管清洗干净后放入到打磨装置上,进行打磨处理;
[0007]S2:将打磨处理后的铜管烘干后在氩气保护环境中加热至1150
±
20℃,使铜熔化成纯铜液,保温15

20分钟;
[0008]S3:向纯铜液内加Cr、Zr合金,升温至1250

1360℃,恒温20

25分钟,加入配比量的稀土元素搅拌,保温20

26分钟;
[0009]S4:搅拌完成后立即进行砂型铸造浇铸成型;
[0010]S5:对成型的铜合金进行退火和冷加工处理。
[0011]所述S3中搅拌时间为10

>20min。
[0012]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横梁、支撑架、夹爪和圆整件,横梁上固定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之间铰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爪,用于弹性夹持铜管,圆整件设置有两个,两个圆整件分别安装在横梁的两端,用于对铜管进行圆整处理。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为高耐磨铜合金制备工艺的流程图;
[0015]图2为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3为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4为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0018]图5为夹持铜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图5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图6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圆整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圆整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为圆整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为与铜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一种高耐磨铜合金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6]S1:将铜管清洗干净后放入到打磨装置上,进行打磨处理;
[0027]S2:将打磨处理后的铜管烘干后在氩气保护环境中加热至1150℃,使铜熔化成纯铜液,保温18分钟;
[0028]S3:向纯铜液内加Cr、Zr合金,升温至1290℃,恒温22分钟,加入配比量的稀土元素搅拌,保温24分钟;
[0029]S4:搅拌完成后立即进行砂型铸造浇铸成型;
[0030]S5:对成型的铜合金进行退火和冷加工处理。
[0031]所述S3中搅拌时间为14min。
[0032]如图2至5所示:
[0033]将铜管放置在两个夹爪104之间,两个夹爪104将铜管夹持住,对于不规整的或者弯曲、存在凸起和凹陷的铜管,无法彻底的将其表面上的氧化层进行打磨去除掉,因此需要通过两个圆整件将铜管进行圆整后,使其表面光整,再对其表面的氧化层进行打磨,能够有效彻底的去除氧化层,这样在后期将铜管融化成铜溶液时,能够得到更纯的溶液,降低了杂质等污垢成分掺杂在里面,铜管圆整后直径变大,由于两个夹爪104铰接在两个支撑架103之间,使得两个夹爪104能够适应直径变大的铜管,从而能够在圆整过程中稳定的夹持住铜管,进而能够更好的对铜管进行打磨取出氧化层处理。
[0034]如图5至6所示:
[0035]所述打磨装置还包括槽杆105、拨杆106和插架107,两个夹爪104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槽杆105,两个槽杆105内分别滑动连接一个拨杆106,两个拨杆106分别固定在插架107的两端,插架107横向滑动连接在横梁101上;
[0036]当向远离横梁101的放抽拔插架107时,通过两个拨杆106带动两个夹爪104张开,此时便于将铜管放置在两个夹爪104之间,当插架107方向移动复位时,带动两个夹爪104闭合并夹持在铜管上,实现对铜管的夹持。
[0037]进一步的:
[0038]所述插架107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横梁101和插架107固定连接;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给予插架107有靠近横梁101方向移动的力,使得常态下两个夹爪104处于闭合夹持的状态,当向远离横梁101方向抽拔插架107时,两个夹爪104打开,放入铜管,松开插架107后,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得两个夹爪104弹性夹持在铜管上,当铜管在进行圆整的过程中直径逐渐变大时,两个夹爪104也会适用铜管的直径而逐渐张开,但依旧能够稳定的夹持在铜管的外壁上,实现两个夹爪104能够夹持住圆整过程中的铜管,进行便于后续的打磨去除氧化层的操作。
[0039]如图8至10所示:
[0040]所述圆整件包括齿圈架201、齿圈202和行星辊轴206,齿圈架201滑动连接在横梁
101上,齿圈架201上固定有齿圈202,行星辊轴206配合连接在齿圈202上;
[0041]行星辊轴206插入到铜管内后与铜管内壁接触,行星辊轴206转动时从内部对铜管进行圆整处理,使铜管恢复至圆整的状态,进而便于去除其表面的氧化层。
[0042]如图10所示:
[0043]所述圆整件还包括中心轴203、中心齿轮204、转动架205、行星辊轴206和行星齿轮207,齿圈202上转动有中心轴203,齿圈202上固定有减速电机用于驱动中心轴203转动,中心轴203上固定有中心齿轮204和转动架205,行星辊轴206转动连接在转动架205上,行星辊轴206上固定有行星齿轮207,行星齿轮207同时与齿圈202和中心齿轮204啮合传动连接;
[0044]减速电机启动带动中心轴203、中心齿轮204和转动架205转动,转动架205带动行星辊轴206和行星齿轮207绕着中心轴203轴线做圆周运动,做圆周运动的行星辊轴206能够逐渐将弯曲不光整的铜管逐渐恢复至圆整的状态;
[0045]同时行星齿轮207与齿圈202和中心齿轮204啮合使得行星齿轮207能够带动行星辊轴206进行自转,进而实现行星辊轴206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中心轴203进行公转,行星辊轴206从内部对铜管进圆整时,行星辊轴206的自转能够起到对铜管内壁打磨的效果,进而能够将铜管内壁残留的污垢和氧化层清除掉。
[0046]如图9所示:
[0047]所述横梁101上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磨铜合金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铜管清洗干净后放入到打磨装置上,进行打磨处理;S2:将打磨处理后的铜管烘干后在氩气保护环境中加热至1150
±
20℃,使铜熔化成纯铜液,保温15

20分钟;S3:向纯铜液内加Cr、Zr合金,升温至1250

1360℃,恒温20

25分钟,加入配比量的稀土元素搅拌,保温20

26分钟;S4:搅拌完成后立即进行砂型铸造浇铸成型;S5:对成型的铜合金进行退火和冷加工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耐磨铜合金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搅拌时间为10

2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耐磨铜合金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横梁(101)、支撑架(103)、夹爪(104)和圆整件,横梁(101)上固定有两个支撑架(103),两个支撑架(103)之间铰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爪(104)用于弹性夹持铜管,圆整件设置有两个,两个圆整件分别安装在横梁(101)的两端,用于对铜管进行圆整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高耐磨铜合金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爪(104)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槽杆(105),两个槽杆(105)内分别活动连接一个拨杆(106),两个拨杆(106)皆固定在插架(107)上,插架(1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秀杨莉萍
申请(专利权)人:刘立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