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61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包括:箱型蚕房,所述箱型蚕房内层叠设置有多个抽拉式蚕框;喂蚕平台,所述喂蚕平台设置于所述箱型蚕房的外侧;所述喂蚕平台可升降地设置于底座上;升降驱动装置,其连接至所述喂蚕平台,以驱动所述喂蚕平台升降。基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操作人员可以将喂蚕平台上升至合适的高度,然后将相应的蚕框拉出,进行养蚕作业,待操作结束后,再将蚕框推回箱型蚕房内,操作人员不再需要依靠人力将蚕框搬上搬下,极大地提高了操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减轻了劳动强度。减轻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小蚕共育是广西主推的养蚕技术,目前主要有2种运营模式,一种是传统人工操作为主的小蚕共育室,一种是流水线式机械传输的小蚕共育室。
[0003]传统人工操作为主的小蚕共育室主要使用叠式蚕框养蚕,由于人身高的限制,叠放的高度一般是1.7米左右,蚕房的空间利用率不高。依靠人力把蚕框搬上搬下,劳动强度很大,劳动效率比较低。而且由于蚕房空间太大,密封性和保温性都不好,加温非常困难,会导致小蚕生长缓慢及整齐度差。
[0004]流水线式机械传输的小蚕共育室也存在加温补湿困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该设备还很不成熟,故障率高,不能稳定运行。投资太大,小蚕房加上设备,投资动辄超过百万元。蚕框叠放也就12

15层左右,传输设备占地面积也很大,总体的空间利用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其可以提高养蚕操作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0007]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包括:
[0008]箱型蚕房,所述箱型蚕房内层叠设置有多个抽拉式蚕框;
[0009]喂蚕平台,所述喂蚕平台设置于所述箱型蚕房的外侧;所述喂蚕平台可升降地设置于底座上;
[0010]升降驱动装置,其连接至所述喂蚕平台,以驱动所述喂蚕平台升降。
[0011]优选的是,所述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中,所述喂蚕平台包括高度可调的操作台和高度可调的座椅。
[0012]优选的是,所述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中,所述箱型蚕房的底部设置有电动轮。
[0013]优选的是,所述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中,所述箱型蚕房内设置有温度检测元件、湿度检测元件、温度调节装置和湿度调节装置;其中,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连接至所述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湿度调节装置连接至所述湿度检测元件。
[0014]优选的是,所述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中,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两个电热水器以及分别与所述两个电热水器连通的两条热水管道,其中,所述两个电热水器设置于所述箱型蚕房的底部,所述两条热水管道分别设置于所述箱型蚕房的后壁板和箱门上。
[0015]优选的是,所述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中,所述箱型蚕房的外立面覆盖保温材料。
[0016]优选的是,所述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中,所述湿度调节装置包括四个加湿器,所
述四个加湿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箱型蚕房的底部的四个顶角处。
[0017]优选的是,所述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中,所述箱型蚕房设置有排气扇,所述排气扇设置于所述箱型蚕房的顶部。
[0018]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包括:箱型蚕房,所述箱型蚕房内层叠设置有多个抽拉式蚕框;喂蚕平台,所述喂蚕平台设置于所述箱型蚕房的外侧;所述喂蚕平台可升降地设置于底座上;升降驱动装置,其连接至所述喂蚕平台,以驱动所述喂蚕平台升降。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操作人员可以将喂蚕平台上升至合适的高度,然后将相应的蚕框拉出,进行养蚕作业,待操作结束后,再将蚕框推回箱型蚕房内,操作人员不再需要依靠人力将蚕框搬上搬下,极大地提高了操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由于配备了可升降的喂蚕平台,箱型蚕房可以设计成高达3~4米以上,相同的面积中养蚕的数量可提高几倍,极大地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此外,在箱型蚕房内部设置温度检测元件、湿度检测元件、温度调节装置和湿度调节装置,可以对箱型蚕房内的湿度、温度进行有效控制,改善加温补湿的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A

A剖面视图;
[0023]图3为图1的B

B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包括:箱型蚕房3,所述箱型蚕房3内层叠设置有多个抽拉式蚕框4;喂蚕平台1,所述喂蚕平台1设置于所述箱型蚕房3的外侧;所述喂蚕平台1可升降地设置于底座2上;升降驱动装置13,其连接至所述喂蚕平台1,以驱动所述喂蚕平台1升降。
[0026]具体地,升降驱动装置13可以采用液压驱动装置。喂蚕平台1可以通过液压缸设置于底座2上,并且通过液压缸的驱动实现升降。箱型蚕房3的尺寸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设定,具有良好的灵活性。箱型蚕房3内在对应每个抽拉式蚕框4的位置,在两侧壁板上对应设置有一对搁板,抽拉式蚕框的两侧边缘部分放置在一对搁板上。
[0027]进行养蚕作业时,操作人员登上喂蚕平台1,利用升降驱动装置13将喂蚕平台1上升至合适的高度,例如达到箱型蚕房的某一层蚕框处,然后将相应的蚕框拉出,即可进行养蚕的各项操作;待操作完成,操作人员可以将蚕框4推回到箱型蚕房3内,操作人员再利用升降驱动装置13调整喂蚕平台1的高度,达到下一层蚕框处。
[0028]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操作人员不再需要依靠人力将蚕框搬上搬下,极大地提高了操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由于配备了可升降的喂蚕平
台,箱型蚕房可以设计成高达3~4米以上,相同的面积中养蚕的数量可提高几倍,极大地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此外,使用箱型蚕房后,不再需要修建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小蚕房,可以节省建设费用。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中,所述喂蚕平台1包括高度可调的操作台5和高度可调的座椅6。
[0030]进行养蚕作业时,操作人员可以将抽出的蚕框放置于操作台上,坐在座椅上对蚕框内的小蚕进行处理,从而降低劳动强度。为了进一步提高操作人员养蚕作业的方便性和舒适性,优选将操作台和座椅设置成高度可调的结构。例如升降操作台,升降座椅。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中,所述箱型蚕房3的底部设置有电动轮7。箱型蚕房3可以通过电动轮7实现自由移动。
[0032]进行养蚕作业时,可以将箱型蚕房3移动至喂蚕平台1附近。基于该设计,可以设置多个箱型蚕房,当需要对某一个箱型蚕房进行养蚕作业时,则可将该箱型蚕房移动至喂蚕平台附近,其他不需要进行养蚕作业的箱型蚕房可以放置在喂蚕平台较远的位置。
[0033]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中,所述箱型蚕房3内设置有温度检测元件、湿度检测元件、温度调节装置和湿度调节装置;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型蚕房,所述箱型蚕房内层叠设置有多个抽拉式蚕框;喂蚕平台,所述喂蚕平台设置于所述箱型蚕房的外侧;所述喂蚕平台可升降地设置于底座上;升降驱动装置,其连接至所述喂蚕平台,以驱动所述喂蚕平台升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喂蚕平台包括高度可调的操作台和高度可调的座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型蚕房的底部设置有电动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蚕共育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型蚕房内设置有温度检测元件、湿度检测元件、温度调节装置和湿度调节装置;其中,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连接至所述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湿度调节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良文韦伟梁贵秋林强乐波灵陆春霞李乙卢德黎书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