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模型与中间件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解耦架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461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系统软硬件解耦架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模型与中间件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解耦架构。其包括通信与硬件和OS解耦模块、通用数学计算与硬件解耦模块、功能代码的调度与OS解耦模块以及存储读写与硬件解耦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嵌入式软件设计领域,彻底抛弃由“文件、函数、变量”组合、扩展构成代码的结构化编程思路,引入面向对象的“模型”概念,抽象并设计各种模型,为软硬件解耦奠定了坚实基础。“功能实现”与“控制”、IO、通信解耦,“功能实现”中不再夹杂上述功能的代码。能够以模型的形式高效复用。将嵌入式系统复杂的通信形式(片内/片间、多种通信链路、多种通信协议)以统一接口为应用层服务,且与硬件和OS解耦。且与硬件和OS解耦。且与硬件和OS解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模型与中间件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解耦架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系统软硬件解耦架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模型与中间件 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解耦架构。

技术介绍

[0002]嵌入式处理系统主要特点如下:处理芯片种类繁多且与计算机CPU的架 构差别较大,有其独特的指令集。常见的处理芯片有:DSP(TIC6x系列)、 PowerPC、FPGA、FT6678(国产DSP)、ARM、飞腾系列(国产CPU,ARM内核)、 华为海思等。操作系统种类繁多且与芯片有一定的关联。常见的有SYSBIOS (DSP)、OSE(DSP、PowerPC)、VxWorks(PowerPC)、睿华(DSP、国产)、天 脉(PowerPC、飞腾等,国产)。操作系统实时性较高,主要体现在中断响应、 线程间通信等方面,时延通常为微秒级。处理器间互联种类及通信协议多样。 常见的互联方式有以太网(UDP或TCP/IP协议)、SRIO(RapidIO、RocketIO 协议)、PCI

E等。存储形式与计算机CPU不同,比如DSP片内存储空间有限, 但读写带宽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模型与中间件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解耦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与硬件和OS解耦模块、通用数学计算与硬件解耦模块、功能代码的调度与OS解耦模块以及存储读写与硬件解耦模块;架构步骤如下:S1、抽象并设计各种模型,由模型及其互联构成软件代码,为软硬件彻底解耦奠定坚实基础;S2、以模型抽象为支撑,构建通信、计算、操作系统接口、存储读写等四种中间件,形成基于资源配置与映射的嵌入式系统中间件体系;S3、通过模型抽象与通信中间件、OS同一接口服务中间件支撑,实现通信与硬件和OS解耦;S4、通过模型的控制中枢及配套中间件支撑,实现功能代码的调度与OS解耦;S5、通过模型抽象与计算中间件支撑,实现通用数学计算与硬件解耦;S6、通过模型抽象与存储读写中间件支撑,实现存储读写与硬件解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型与中间件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解耦架构,其特征在于,S1的步骤如下:S11、抽象并定义模型,I/O负责收发数据,具体是由端口实现的,每个模型都有若干输入和输出端口;S12、进行模型的运转:输入端口感知外部数据传递;当数据传输结束,向模型控制中枢发出信号;控制中枢接收到端口释放的信号后,解析并查找信号

功能表,获得应该被启动的功能;控制中枢启动功能列表里找到对应的功能入口并启动;功能处理结束后,通知输出端口并由其发送处理结果;S13、模型的互联:将模型间信息传递的信道或者链路抽象为“通道”;通道可根据实际物理的通信链路进行配置;将通道与需要互联的两个模型的输出和输入端口互联;通道为端口发送数据提供接口,本质是调用了通信中间件提供的服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型与中间件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解耦架构,其特征在于,S2的步骤如下:S21、描述处理硬件资源,包括互联关系、模型与硬件的部署关系:通过模型集成开发工具描述功能模型互联及部署关系,形成硬件配置及路由关系表,;通过IDE描述系统所需硬件及其互联关系,形成硬件配置(含OS)及路由关系表;S22、构建基于资源配置与映射的通信中间件:确立通信中间件的层次架构;为应用层提供统一的通信“收发”接口;在硬件解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鸣刚
申请(专利权)人:数字源生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