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侧三种换热介质的紧凑型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60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壳侧三种换热介质的紧凑型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冷却芯组组件,所述壳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固定连接有进出端盖和回程端盖,且所述进出端盖和回程端盖与壳体两端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进出端盖垫片和回程端盖垫片,所述壳体内壁两端分别用螺栓组装固定有管板,所述壳体内排布有若干个换热管,每个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管板焊接固定,所述外筒体、中间筒体、内筒体依次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由普通的管壳式换热器壳侧需要三个单独的冷却芯组单元串联结构,设计成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流体介质的并联,芯组只有一个单元,换热效率提高,体积小,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侧三种换热介质的紧凑型换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壳侧三种换热介质的紧凑型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市面上流通的换热器管侧、壳侧各为一种流体介质,共二种流体介质,冷、热介质通过换热管的管壁进行热交换,达到热量交换的目的,普通的管壳式换热器只有冷、热二种流体介质的热量交换,很少有三种及以上不同流体介质同时换热的,普通的管壳式换热器要实现壳侧三种不同流体介质的换热需要单独的三台换热器串联,这样体积大,成本高,普通的管壳式换热器管侧有二、三种流体介质的,通过管箱隔开,此时壳侧只有一种流体介质的,但壳侧二种及以上流体介质的没有这种结构,若采用普通的管壳式换热器冷却壳侧三种不同流体介质,存在如下问题和缺点:(1)壳侧需要三个单独的冷却芯组单元串联,每一种壳侧介质流通一个单独的单元。冷却芯组需要三个;管板也需要三套,共六件,这样体积大。
[0003](2)壳侧是三个单独的冷却芯组单元,壳侧三种介质相互没有热量传递,不能利用筒体相互传热。
[0004](3)壳侧的三个单独的冷却芯组单元,筒体直径必须一致,换热管长度不一致。
[0005](4)成本高,相当于三个单独的换热器芯组,导致成本高。
[0006]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种壳侧三种换热介质的紧凑型换热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侧三种换热介质的紧凑型换热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壳侧三种换热介质的紧凑型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冷却芯组组件,所述壳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固定连接有进出端盖和回程端盖,且所述进出端盖和回程端盖与壳体两端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进出端盖垫片和回程端盖垫片,所述冷却芯组组件包括外筒体、中间筒体、内筒体、管板和若干个换热管,所述壳体内壁两端分别用螺栓组装固定有管板,所述壳体内排布有若干个换热管,每个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管板焊接固定,所述外筒体、中间筒体、内筒体依次设置在壳体的内部。
[0009]作为优选,所述外筒体、中间筒体、内筒体的每层筒体之间排布有若干个换热管。
[0010]作为优选,所述外筒体、中间筒体、内筒体体内分布有扰流的折流板,且每个所述换热管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部。
[0011]作为优选,所述外筒体、中间筒体、内筒体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外层介质输入管道、中层介质输入管道和内层介质输入管道。
[0012]作为优选,所述外筒体、中间筒体、内筒体的每层筒体之间形成一个独立的腔体且相互不泄漏,所述外筒体、中间筒体、内筒体的腔体内部流通有不同的介质流体。
[0013]作为优选,每个所述换热管的内部流通有冷却水。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以实现管侧流体介质同时与壳侧三种不同流体介质的换热。
[0015](2)由普通的管壳式换热器壳侧需要三个单独的冷却芯组单元串联结构,设计成管壳式换热器壳侧流体介质的并联,芯组只有一个单元,换热效率提高,体积小,成本降低。
[0016](3)利用筒体换热,把筒体当作为换热管。壳侧三种流体介质之间可以利用筒体的传热面相互传热。有利于温度高的介质将热量传递给温度低的介质。
[0017](4)成本低。冷却芯组的管板共用,降低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壳侧三种换热介质的紧凑型换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壳侧三种换热介质的紧凑型换热器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壳侧三种换热介质的紧凑型换热器的冷却芯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壳侧三种换热介质的紧凑型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进出端盖;2、进出端盖垫片;3、冷却芯组组件;301、折流板;302、外筒体;303、中间筒体;304、内筒体;305、管板;306、外层介质输入管道;307、中层介质输入管道;308、内层介质输入管道;309、换热管;4、回程端盖垫片;5、回程端盖;6、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21]如图1至4所示,一种壳侧三种换热介质的紧凑型换热器,包括壳体6,壳体6的内壁设置有冷却芯组组件3,壳体6的入口和出口分别固定连接有进出端盖1和回程端盖5,且进出端盖1和回程端盖5与壳体6两端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进出端盖垫片2和回程端盖垫片4,冷却芯组组件3包括外筒体302、中间筒体303、内筒体304、管板305和若干个换热管309,壳体6内壁两端分别用螺栓组装固定有管板305,壳体6内排布有若干个换热管309,每个换热管309的两端分别与管板焊接固定,外筒体302、中间筒体303、内筒体304依次设置在壳体6的内部。
[0022]在本实施例中,外筒体302、中间筒体303、内筒体304的每层筒体之间排布有若干个换热管309。
[0023]在本实施例中,外筒体302、中间筒体303、内筒体304体内分布有扰流的折流板301,且每个换热管309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壳体6的内部。
[0024]在本实施例中,外筒体302、中间筒体303、内筒体304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外层介质输入管道306、中层介质输入管道307和内层介质输入管道308。
[0025]在本实施例中,外筒体302、中间筒体303、内筒体304的每层筒体之间形成一个独立的腔体且相互不泄漏,外筒体302、中间筒体303、内筒体304的腔体内部流通有不同的介质流体。
[0026]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换热管309的内部流通有冷却水。
[0027]该一种壳侧三种换热介质的紧凑型换热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外层介质输入管道306、中层介质输入管道307和内层介质输入管道308分别向外筒体302、中间筒体303、内筒体304内部输入三种不同的流体介质,并且通过内部设有的折流板301具有扰流的作用,且外筒体302、中间筒体303、内筒体304的每层筒体之间形成一个独立的腔体且相互不泄漏进而的提高了不同介质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热传递效率,从而使该设备具有可以实现管侧流体介质同时与壳侧三种不同流体介质的换热,并且本设备通过壳式换热器壳侧流体介质的并联,芯组只有一个单元,换热效率提高,体积小,成本降低,进而的利用筒体换热,把筒体当作为换热管。壳侧三种流体介质之间可以利用筒体的传热面相互传热。有利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侧三种换热介质的紧凑型换热器,包括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的内壁设置有冷却芯组组件(3),所述壳体(6)的入口和出口分别固定连接有进出端盖(1)和回程端盖(5),且所述进出端盖(1)和回程端盖(5)与壳体(6)两端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进出端盖垫片(2)和回程端盖垫片(4),所述冷却芯组组件(3)包括外筒体(302)、中间筒体(303)、内筒体(304)、管板(305)和若干个换热管(309),所述壳体(6)内壁两端分别用螺栓组装固定有管板(305),所述壳体(6)内排布有若干个换热管(309),每个所述换热管(309)的两端分别与管板焊接固定,所述外筒体(302)、中间筒体(303)、内筒体(304)依次设置在壳体(6)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侧三种换热介质的紧凑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302)、中间筒体(303)、内筒体(304)的每层筒体之间排布有若干个换热管(309)。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卢于亮叶水平陈金火余辉袁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迪峰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