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效双模生态湿地沉床系统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河湖生态水质净化提升及生态修复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多效双模生态湿地沉床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加大,各地受污染河湖治理迫在眉睫。受雨水径流、农业面源污染及河道内源污染的影响,河湖水质日趋恶化,水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传统的河湖治理技术,多从河道疏浚、硬质河底及护岸、化学除磷等手段,措施粗暴,治标不治本,违背了河湖生态系统的的自然发展规律。
[0003]20世纪70年代以来,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理论提出河流治理需赋予植物化和生命化,并将其应用于河流生态治理工程实践中。许多植物的耐污及治污能力被发现,水生植物的净化效能备受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因此也开发出了以植物为主体的各种生物
‑
生态水体修复技术。然而对于水域面积较大、水深较大、透明度较低的重污染水体,由于受水体水深阳光照射水体条件的影响,许多沉水植物栽种难于施工,且难于成活,后期更难于维护管理。面源污染的影响以及死亡的植物在水底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效双模生态湿地沉床,包括有主体(1)和浮筒(2),所述主体(1)中部漂浮放置有浮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两侧嵌合设置有固定桩(3)连接浮筒(2),所述浮筒(2)之间连接有底端设置有仿生人工水草(11)的浮式湿地床(4),所述浮式湿地床(4)通过中部种植孔(401)底端嵌合槽(4011)与圆弧板(402)上嵌合环(4022)活动连接一起,所述圆弧板(402)背面活动连接有贯穿嵌合环(4022)同时凸出部分在流动槽(4024)的限定轴(4023),所述浮筒(2)通过一侧顶端沉床升降绞索(7)连接有底端设置沉床配重块(10)的生态湿地沉床(9),所述浮筒(2)一侧顶端嵌合设置有连接一起的光伏板(5)和太阳能曝气机(6),所述太阳能曝气机(6)通过曝气管道(8)连接生态湿地沉床(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效双模生态湿地沉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筒(2)为环保PE材料的塑料桶,抗氧化、韧性好,形状可选用方形、圆形、长方形、圆柱形等多种形式;本设计采用方形筒,组合连接形成结构主体,具有抗凤、抗洪水冲击等特点,设置与岸边连接固定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效双模生态湿地沉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式湿地床(4),采用高分子纤维材料为浮动床载体材料,透水透气性好,纤维填料的强度、韧性、延展性保证湿地床平台构建的基材稳定,填料的孔隙度设计在保证透气、透水和氧气传导的同时,能够有效消减水流、波浪对床体的影响,保护植物根芽的孕育生长,为微生物、水生生物提供生息环境;本发明采用2.0*3.0*0.16m厚的高分子床体,按设计拼接为载体,上面均布种植孔,并辅以基质填料,栽种挺水植物;挺水植物栽种密度为16
‑
25株/m2,本设计为25株/m2;基质填料采用黏土、煤渣、生物炭、沸石、火山岩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本设计采用黏土、生物炭、火山岩组合,比例为1;1:1;挺水植物选用菖蒲、千屈菜、美人蕉、蒲草、水芹、香蒲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本设计采用菖蒲、千屈菜、美人蕉三种组合栽种,在中比例为1: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效双模生态湿地沉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水草(11)填料为绳状纤维丝材料编织而成;布置密度为16条/m2;长度根据水深及河床坡度,距离河底15
‑
30cm;每条水草填料上部与高分子纤维床连接固定,下部配置配重块;配重块可选用水泥制品块或者钢渣块体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效双模生态湿地沉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沉水沉床(9),采用高分子纤维材料为沉水沉床载体材料,透水透气性好;本设计采用2.0*3.0*0.16m厚的高分子床体,按设计拼接为载体,上面均布种植孔,并辅以基质填料,栽种挺水植物;进一步的,所述的沉水植物栽种密度为25株/m2;沉水植物选用狐尾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宗玉,杨亚楠,徐岩新,张瑞光,王慧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恒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