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控制方法、服务器、移动设备和打印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456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打印控制方法、服务器、移动设备和打印控制系统,打印控制方法用于服务器,包括:接收移动设备上传的打印设备选择信息和待打印数据等打印请求数据;根据打印设备选择信息选择打印设备,将待打印数据发送至所选择的打印设备,以供所选择的打印设备打印待打印数据。该种方案,服务器能够根据用户在移动设备输入的打印请求完成打印,这样在打印作业时可摆脱电脑限制,直接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进行快捷打印,减少了将打印文件手动传输至电脑端再进行打印这一繁琐步骤,可极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同时,该种打印方式,对打印设备的打印方式没有特殊限制,即无线的或者有线的均可以,使得打印成本更低,更利于推广实施。更利于推广实施。更利于推广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印控制方法、服务器、移动设备和打印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印机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打印控制方法、服务器、移动设备和打印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老式有线打印机与无线打印机的区别在于:有线打印机需要通过网线连接网络,并且大多数只能通过电脑端进行文档打印,不支持移动设备(安卓、ios)打印。围绕着汽车行业售后服务车间来看,很多经销商4S店的售后服务车间在进行车辆检修时,需要通过预先检查确认维修项目,并打印出来交予客户确认。伴随着车间信息化的发展,技师需要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远程打印,减少客户等待时间,提升车间效率。目前多数汽车售后部门的打印机依旧在使用老式有线打印机,升级无线打印机需要一定成本,并且无线打印机有其缺点,不能适用所有业务场景。因此如何保证在不升级硬件的前提下,实现利用老式有线打印机打印来自移动设备的文档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打印控制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服务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移动设备。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打印控制系统。
[0008]有鉴于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打印控制方法,用于服务器,包括:接收移动设备上传的打印请求数据,打印请求数据包括打印设备选择信息和待打印数据;根据打印设备选择信息选择打印设备,将待打印数据发送至所选择的打印设备,以供所选择的打印设备打印待打印数据。其中,打印设备包括有线打印设备和/或无线打印设备。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的打印控制方法,用于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移动设备上传的打印请求数据后,上传打印设备选择信息,用户通过选择打印设备选择信息选择打印设备,服务器在接收到打印设备选择信息后将带打印数据发送至所选择的打印设备上,以供所选择的打印设备打印待打印数据。
[0010]具体而言:在本申请中,服务器能够接收到移动设备上传的打印请求数据,包括有打印设备选择信息和待打印数据。服务器会根据打印设备选择信息来选择需要的打印设备,并将待打印数据发送给选择出的打印设备,使得打印设备将待打印数据打印出来,其中,打印端设备信息包括有用户ID、打印端的物理地址、打印端IP地址、打印端名称等多项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信息。
[0011]其中,在本申请中,需要打印时,移动设备上会显示能够执行打印的打印端设备信息给用户挑选,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指定的打印端,生成对应的打印设备选择信息,并将打印设备选择信息和待打印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中,服务器接收到移动设备上传的打印请求数
据,并根据打印请求数据中的打印设备选择信息选择对应的打印设备,将待打印数据发送至对应的打印设备上,并控制对应的打印设备执行打印程序,将待打印信息打印出来。通过在移动设备获取打印设备信息,来选择需要的打印设备,并通过在移动设备上获取的打印请求,控制打印设备直接将待打印数据打印出来,无需用户先将待打印数据上传至打印端设备上,再通过操作打印端设备进行打印。在该技术方案中,服务器能够根据用户在移动设备输入的打印请求完成打印,这样在打印作业时可摆脱电脑限制,直接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进行快捷打印,减少了将打印文件手动传输至电脑端再进行打印这一繁琐步骤,可极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同时,该种打印方式,服务器可直接控制用户选择的打印设备进行打印,并不需要移动设备与打印设备进行关联,因此,对打印设备并没有特殊要求,因此,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打印设备,也适用于有线和无线打印设备。该种打印方式,适合于4S店等具有多种打印需求,且多用户均需要打印的场合。也即该种打印控制方法,将不同的移动设备和不同的打印设备均关联到了服务器上,构成了一个打印控制系统,以此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操控不同类型的打印设备进行打印,同时,对各种类型的打印设备的打印方式也没有特殊限制,即无线的或者有线的,均可以接入该系统,以接收用户的移动终端操控,进而实现远程打印。
[0012]举例来说,在现有的汽车行业售后服务车间来看,在检修时需要预先检查并确认维修项目并打印出来交于客户确认,但在现有的汽车售后部门的打印机依旧使用有线打印机,在使用有线打印机时需要用户将打印的文件上传至电脑端,再通过电脑端进行打印,这就使得打印步骤十分的繁琐,使得客户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且现有的无线打印机也有其缺点,并不能适用所有的业务场景,如无线打印机反应速度慢,在多人同时使用时,打印时长可能要长于上传电脑打印时长。而本申请中通过转换打印思路,将不同的售后服务人员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以及车间内的不同类型或者不同连接方式(有线或无线)的打印设备通过一个服务器进行关联,以此就通过服务器实现了移动设备和打印端的数据共享,这样汽车经销商企业在售后车间办公作业时只需要设置一个服务器,然后让售后服务人员都安装上对应的app即可,而现有的打印设备也不需要更换,只需要将打印设备的电脑和服务器连接上即可,以此就使得整个车间的工作人员可摆脱电脑限制,直接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进行快捷打印,减少了将打印文件手动传输至电脑端再进行打印这一繁琐步骤,可极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且不受打印机限制,业务文档、多连单发票等均可通过移动设备远程打印,解决了多类型文档、多打印方式、多移动场景下的移动打印需求。同时充分的利用了现有的打印设备,无需提升设备硬件即可实现远程移动打印,且相对于现有的无线打印机而言,处理速度更快,等待时间更短,能够充分的适应汽车维修车间的业务。
[0013]在该技术方案中,移动设备内预先储存有可使用的打印设备信息。即可提前将所有可用的打印设备信息提前储存在移动设备,在需要打印时,用户可直接调用储存的打印设备信息然后进行选择即可。以此便可实现在移动设备上对打印设备的选择。
[0014]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服务器内预先储存有可使用的打印设备选择信息。打印控制方法还包括:将可使用的打印设备选择信息发送至移动设备。即打印设备信息,储存在服务器,移动设备联网后,服务器便可将打印设备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然后储存在移动终端;
[00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将可使用的打印设备信息发送至移动设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至少一个打印设备反馈的状态信息,基于所有的状态信息确定至少一个打印
设备的状态,打印设备的状态包括可使用和不可使用,将可使用的打印设备信息发送至移动设备。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可在将使用打印设备信息发送到移动设备之前还包括获取至少一个打印设备的反馈信息,基于反馈的打印信息确定打印设备的状态,打印设备的状态包括可使用和不可使用,将判断为可使用的打印设备的信息上传至移动设备,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对应的打印设备信息进行打印。该种设置使得服务器能够根据需要将打印设备信息发送至移动设备而不需要实时的将打印机信息发送至移动设备上,仅在移动设备上需要打印设备信息时,才对移动设备上的打印设备信息进行更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服务器,包括:接收移动设备上传的打印请求数据,所述打印请求数据包括打印设备选择信息和待打印数据;根据所述打印设备选择信息选择打印设备,将所述待打印数据发送至所选择的所述打印设备,以供所选择的所述打印设备打印所述待打印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内预先储存有可使用的打印设备信息;或所述服务器内预先储存有可使用的打印设备信息,所述打印控制方法还包括:将可使用的打印设备信息发送至移动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可使用的打印设备信息发送至移动设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至少一个打印设备反馈的状态信息,基于所有的状态信息选择至少一个所述打印设备的状态,所述打印设备的状态包括可使用和不可使用,将可使用的打印设备信息发送至移动设备;或打印控制方法还包括:接收移动设备的打印请求指令,在接收到所述打印请求指令后,将可使用的打印设备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所述移动设备,或在接收到所述打印请求指令后,根据所述打印请求指令选择出对应的所述移动设备的设备信息,基于所述设备信息选择出所述移动设备可使用的打印设备信息,然后将所述移动设备可使用的打印设备信息发送至对应的移动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设备包括电脑端和打印端,将所述待打印数据发送至所选择的所述打印设备,以供所选择的所述打印设备打印所述待打印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将所述待打印数据发送至所选择的所述打印设备的电脑端,所述电脑端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全陈小庆
申请(专利权)人:用友汽车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