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沸锅内加热器区的蒸汽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4496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煮沸锅内加热器区的蒸汽加热系统,涉及啤酒生产技术领域,包括锅体容器和位于锅体容器中心的内加热器,所述内加热器分为内圈和外圈两个高低不同可分可合的分区结构,所述锅体容器外部设有蒸汽进入管路系统,包括一路总进汽管,分二路可以通过各自管路上的阀门切换,分别进入外圈和内圈两个内加热器的蒸汽进口,所述总进汽管上设计安装了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蒸汽流量计三个测量参数,通过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计算来反馈给管路上的蒸汽调节阀,调节时间维度上的开度和煮沸终点的时间判断。对进入两个内加热器区的蒸汽加热系统采取控制系统数学模型,能准确控制蒸汽挥发量达到工艺规定的麦汁浓度。汽挥发量达到工艺规定的麦汁浓度。汽挥发量达到工艺规定的麦汁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煮沸锅内加热器区的蒸汽加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啤酒生产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煮沸锅内加热器区的 蒸汽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煮沸系统中控制蒸汽挥发量达到工艺规定的麦汁浓度,这个控制目前国 内外全部采取对蒸汽压力的控制,通过人工或在线的糖度检测的方法,来判 断煮沸麦汁是否达到工艺要求的定型麦汁浓度指标。这样以来由于换热器在 使用过程中,由于换热列管表面的结焦恶化,其导热系数不断降低,使得每 一批次同样容积的麦汁所用的蒸发时间逐步延长就不一致,这样以来由于“美 拉德反应”加剧及长时间氧化产物的增加,就影响产品的风味一致性。同时 人工测糖度导致时间滞后,不容易实现全线自动化控制;而在线检测其传感 器投资较大,而且其探头容易受到糖及其它杂物的附着干扰其检测精度。这 二种方法在大生产中使用缺陷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煮沸锅内加热器区的蒸汽加热系统,以解决 或缓解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煮沸锅内加热器区的蒸汽加热系统,包括锅体容器和位于锅体容器中心 的内加热器,所述内加热器分为内圈和外圈两个高低不同可分可合的分区结 构,所述锅体容器外部设有蒸汽进入管路系统,包括一路总进汽管,分二路 可以通过各自管路上的阀门切换,分别进入外圈和内圈两个内加热器的蒸汽 进口,所述总进汽管上设计安装了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蒸汽流量计三 个测量参数,通过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计算来反馈给管路上的蒸汽调节阀, 调节时间维度上的开度和煮沸终点的时间判断。
[000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
[0007]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包括:
[0008]麦汁蒸发所需要的热量
[0009](1)、麦汁中糖的含量在全煮沸过程中始终不变,其蒸发前后关系式
[0010]G
麦始
×
η

=G
麦定
×
η

[0011]→
G
麦定
=G
麦始
×
η



[0012]G
麦始
——麦汁起始蒸发质量(kg,已知值)
[0013]G
麦定
——蒸发结束定型麦汁质量(kg,工艺给定值)
[0014]η

——麦汁起始蒸发质量浓度(%,已知值)
[0015]η

——蒸发结束定型麦汁质量浓度(%,工艺给定值)
[0016](2)、麦汁中水分蒸发量
[0017]G
蒸水
=G
麦始

G
麦定
[0018]→
G
蒸水
=G
麦始
×
(1

η



)
[0019](3)、麦汁蒸发掉的水分所需要的汽化潜热(1at

常压下)
[0020]R
麦汁
=G
蒸水
×
r
汽常
=G
麦始
×
(1

η



)
×
r
汽常
[0021]=2258G
麦始
×
(1

η



)
[0022]R
麦汁
——麦汁水分蒸发的汽化潜热(kj)
[0023]r
汽常
——蒸发的汽化潜热(kj/kg,常压下数值为2258kj/kg)
[0024]蒸汽加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
[0025](1)、蒸汽换热总放热公式
[0026]R

=G

×
r
压汽
[0027]R

——蒸汽液化放出的汽化潜热(kj)
[0028]G

——蒸汽的质量(kg)
[0029]r

——蒸汽的汽化潜热(kj/kg,对应温度下)
[0030](2)、蒸汽的质量对应的体积量和密度的关系式
[0031]G

=V

×
ρ
压汽
[0032]G

——蒸汽消耗的总质量(kg)
[0033]V

——蒸汽消耗的总体积(m3,由体积流量计在线测出)
[0034]ρ
压汽
——蒸汽的密度(kg/m3,与压力对应)
[0035](3)、蒸汽密度与压力的关系式(0.15~0.51MPa,麦汁蒸发使用范围)
[0036]ρ

=1.29+5.18(P


0.20)
[0037]ρ

——蒸汽的密度(kg/m3,与压力对应)
[0038]P

——蒸汽的压力(MPa,由压力传感器在线测出)
[0039](4)、蒸汽汽化潜热与温度的关系式(0.15~0.51MPa,麦汁蒸发使用范 围)
[0040]r

=2202+2.935(t


120.23)
[0041]r

——蒸汽的汽化潜热(kj/kg,对应温度下)
[0042]t

——蒸汽的温度(℃,由温度传感器在线测出)
[0043]换热的总关系式
[0044](1)、蒸汽的总放和麦汁蒸发所需的汽化潜热关系式
[0045]R
麦汁
=R

[0046](2)、从上述分步骤公式推导出,蒸汽总体积与麦汁起始蒸发浓度及蒸 发量的如下关系式:
[0047]①
麦汁水分蒸发量公式(上述已经推导出的公式)
[0048]G
蒸水
=G
麦始
×
(1

η



)
[0049]②
麦汁蒸发需要的热量关系式(上述已经推导出的公式)
[0050]R
麦汁
=2258G
麦始
×
(1

η



)
[0051]③
蒸汽放出的潜热
[0052]R
压汽
=G

×
r
压汽
[0053]=V

×
ρ
压汽
×
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煮沸锅内加热器区的蒸汽加热系统,包括锅体容器和位于锅体容器中心的内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热器分为内圈和外圈两个高低不同可分可合的分区结构,所述锅体容器外部设有蒸汽进入管路系统,包括一路总进汽管,分二路可以通过各自管路上的阀门切换,分别进入外圈和内圈两个内加热器的蒸汽进口,所述总进汽管上设计安装了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蒸汽流量计三个测量参数,通过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计算来反馈给管路上的蒸汽调节阀,调节时间维度上的开度和煮沸终点的时间判断。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煮沸锅内加热器区的蒸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包括:麦汁蒸发所需要的热量(1)、麦汁中糖的含量在全煮沸过程中始终不变,其蒸发前后关系式G
麦始
×
η

=G
麦定
×
η


G
麦定
=G
麦始
×
η



G
麦始
——麦汁起始蒸发质量(kg,已知值)G
麦定
——蒸发结束定型麦汁质量(kg,工艺给定值)η

——麦汁起始蒸发质量浓度(%,已知值)η

——蒸发结束定型麦汁质量浓度(%,工艺给定值)(2)、麦汁中水分蒸发量G
蒸水
=G
麦始

G
麦定

G
蒸水
=G
麦始
×
(1

η



)(3)、麦汁蒸发掉的水分所需要的汽化潜热(1at

常压下)R
麦汁
=G
蒸水
×
r
汽常
=G
麦始
×
(1

η



)
×
r
汽常
=2258G
麦始
×
(1

η



)R
麦汁
——麦汁水分蒸发的汽化潜热(kj)r
汽常
——蒸发的汽化潜热(kj/kg,常压下数值为2258kj/kg)蒸汽加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1)、蒸汽换热总放热公式R

=G

×
r
压汽
R

——蒸汽液化放出的汽化潜热(kj)G

——蒸汽的质量(kg)r

——蒸汽的汽化潜热(kj/kg,对应温度下)(2)、蒸汽的质量对应的体积量和密度的关系式G

=V

×
ρ
压汽
G

——蒸汽消耗的总质量(kg)V

——蒸汽消耗的总体积(m3,由体积流量计在线测出)ρ
压汽
——蒸汽的密度(kg/m3,与压力对应)(3)、蒸汽密度与压力的关系式(0.15~0.51MPa,麦汁蒸发使用范围)ρ

=1.29+5.18(P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安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艺不锈钢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