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盐难降解污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442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盐难降解污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包括: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内由下及上依次设置滤板、承托层、生物活性炭层,滤板上分布有滤帽,承托层内设置曝气单元,生物活性炭层中设置活性炭及生物菌群,位于生物活性炭层的上侧还设置出水单元;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内位于滤板下侧的底部容腔还连接有用于送入污水的进水管;砂滤反应器,砂滤反应器的进口与出水单元连通,砂滤反应器上还设置净化水出口;反洗单元,反洗单元与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底部容腔连通、还与砂滤反应器连通。同时还提供了相应的深度处理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高盐难降解污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及工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优异、能耗低、且操作成本低。且操作成本低。且操作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盐难降解污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涉及一种高盐难降解污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节能减排、零排放的发展趋势,目前在石化、煤化工行业中污水深度处理、中水回用已成为常态。而随着水质排放标准的不断趋严,如:到2023 年底前,中国石化公司外排废水COD、氨氮分别低于30mg/L和2mg/L,难降解污水面临需要进一步深度处理的挑战,高盐难降解污水的深度处理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如反渗透浓水的COD深度降解等。
[0003]以反渗透浓水为例,高盐难降解污水的特点是:

COD含量低,在100~400 mg/L,且为:生化难降解的含苯环、杂环的大分子量有机物,以及超滤反渗透工艺中添加的含氮、磷的大分子量阻垢剂;

盐含量高,TDS为20~100g/L。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201510595972.4公开了一种新型臭氧

生物活性炭一体化废水深度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废水注入臭氧接触氧化区,并通过布气装置从底部向反应区内均匀投加臭氧气体,臭氧气体与废水发生氧化反应;S2、将未反应的臭氧气体和废水送入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区,利用颗粒活性炭负载TiO2催化剂使臭氧与水中污染物进行臭氧催化氧化,进一步消耗向废水中所投加的臭氧气体;S3、将经过臭氧催化氧化后的废水、臭氧尾气以及催化剂送入三相分离区,臭氧尾气通过尾气收集装置排出系统,催化剂沉入催化氧化区重复利用,富含溶解氧的废水则进入生物活性炭反应区。臭氧催化氧化可以在催化作用下氧化部分有机物,达到开环断链,并部分去除COD的作用,由于臭氧催化氧化降解率有限,所以,臭氧催化氧化后,还需串联生物活性炭,对开环断链后的有机物进一步生化。虽然其提供了一种污水深度处理方案,但是一方面臭氧发生器的能耗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催化剂的活性受水中盐分特别是钙镁离子的影响,导致臭氧对污水处理流程末端的难降解组分的降解能力有限,因此该技术方案不适用于高盐难降解污水的深度处理。
[0005]中国专利文献CN201320684438.7公开了一种高级氧化生物活性炭废水深度处理系统,通过射流曝气器将臭氧、氧气两种强氧化剂充分溶入废水中,还利用超声波发生器产生超声波激发废水产生强氧化性的OH

羟基离子,设置多级氧化装置将常规方法难以处理的有机物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进一步在生物活性炭反应器中经附着在活性炭上的微生物处理,从而到达标排放或达到回用水平。该专利通过超声波发生器产生羟基离子处理有机物,但超声氧化技术对难挥发有机物的处理能力较差,而且该技术方案的流程复杂且运行成本较高,不适用于高盐难降解污水的深度处理。
[0006]中国专利文献CN202110092748.9公开了一种电化学/臭氧催化复合装置及有机污染废水处理方法,臭氧发生单元为系统提供含有O3和O2的混合气体,与电化学反应单元产生的H2O2混合,构成O3/H2O2催化氧化反应体系,反应剩余的气体逆向进入电化学反应单元,残余的O3参与污染物的预氧化, O2用于电化学反应单元产生H2O2。但该专利采用电化学和臭氧催化氧化,运行成本很高。
[0007]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处理效果差、运行成本高的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有针对性的开发一种处理效果优异、低能耗、低操作成本的高盐难降解污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及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处理效果优异、低能耗、低操作成本的高盐难降解污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及工艺。具体的,采用具有特定孔径分布和比表面积的活性炭吸附、特定耐盐生物菌群、特定富氧曝气条件相结合的协同作用,使特定微生物在特定的富氧曝气条件下、且在特定活性炭表面形成“微生态系统”,达到持续稳定的生物降解过程,实现对高盐难降解废水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处理。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高盐难降解污水的深度处理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高盐难降解污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包括:
[0011]生物活性炭反应器,所述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内由下及上依次设置滤板、承托层、生物活性炭层,所述滤板上分布有滤帽,所述承托层内设置曝气单元,所述生物活性炭层中设置活性炭及生物菌群,位于生物活性炭层的上侧还设置出水单元;所述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内位于滤板下侧的底部容腔还连接有用于送入污水的进水管;
[0012]砂滤反应器,所述砂滤反应器的进口与所述出水单元连通,所述砂滤反应器上还设置净化水出口;
[0013]反洗单元,所述反洗单元与所述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底部容腔连通,用于由下及上对所述生物活性炭反应器进行反冲洗;所述反洗单元还与所述砂滤反应器连通,用于对砂滤反应器进行反冲洗。
[0014]优选的,所述生物活性炭层采用块状活性炭,且所述块状活性炭的粒径为1~3mm,表面耐磨强度为90~95%;
[0015]所述块状活性炭采用中孔以上的孔径比例大于75%、大孔孔径的孔径比例大于30%,比表面积为800~1200m2/g,孔隙容积为1.2~1.6mL/g,堆积密度为0.45~0.55g/cm3的活性炭,其中,中孔的孔径为2~50nm、大孔的孔径大于50nm。
[0016]优选的,所述生物活性炭层的生物菌群富含蜡状和/或柱状芽孢杆菌和硝化菌;其中,控制芽孢杆菌的含量不低于40%,硝化菌的含量不低于15%。
[0017]优选的,所述曝气单元包括在承托层内均匀分布的微孔曝气器,所述微孔曝气器通过氧气输送管道与外部氧气源连通。
[0018]优选的,所述出水单元包括在所述生物活性炭层上方设置的出水堰,及设于出水堰上方的出水槽,所述出水槽设置一槽顶及位于槽顶下方的槽壁,且所述出水槽罩设于所述出水堰的外周;
[0019]所述出水单元的出水槽通过出水管道连接至中间池;所述中间池与所述砂滤反应器连通,所述砂滤反应器的净化水出口连接至出水池。
[0020]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槽的槽顶通过管道与尾气风机连通。
[0021]进一步的,所述反洗单元包括分别与滤板下侧的容腔连通的第一反洗水管、第一反洗气管、放空管、以及设于所述生物活性炭层上方的第一反洗水外排管、第一反洗气外排
管,所述第一反洗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中间池连通。
[0022]所述反洗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砂滤反应器连通的第二反洗水管、第二反洗气管、第二反洗水外排管、第二反洗气外排管;所述第二反洗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出水池联通。
[0023]优选的,所述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呈圆柱体状,其中所述生物活性炭层的高度占反应器高度的1/3

7/12。
[0024]优选的,所述承托层采用粗砂,厚度为所述生物活性炭层高度的 1/70

1/25。
[0025]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反洗水管、第一反洗气管、第一反洗水外排管、第一反洗气外排管,第二反洗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盐难降解污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活性炭反应器,所述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内由下及上依次设置滤板、承托层、生物活性炭层,所述承托层内设置曝气单元,所述生物活性炭层中设置活性炭及生物菌群,位于生物活性炭层的上侧还设置出水单元;所述生物活性炭反应器内位于滤板下侧的底部容腔还连接有用于送入污水的进水管;砂滤反应器,所述砂滤反应器的进口与所述出水单元连通,所述砂滤反应器上还设置净化水出口;反洗单元,所述反洗单元与所述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底部容腔连通,用于由下及上对所述生物活性炭反应器进行反冲洗;所述反洗单元还与所述砂滤反应器连通,用于对砂滤反应器进行反冲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难降解污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炭层采用块状活性炭,且所述块状活性炭的粒径为1~3mm,表面耐磨强度为90~95%;所述块状活性炭采用中孔以上的孔径比例大于75%、大孔孔径的孔径比例大于30%,比表面积为800~1200m2/g,孔隙容积为1.2~1.6mL/g,堆积密度为0.45~0.55g/cm3的活性炭,其中,中孔的孔径为2~50nm、大孔的孔径大于5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难降解污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炭层的生物菌群含芽孢杆菌和硝化菌;其中,控制芽孢杆菌的含量不低于40%,硝化菌的含量不低于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难降解污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单元包括在承托层内均匀分布的微孔曝气器,所述微孔曝气器通过氧气输送管道与外部氧气源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难降解污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单元包括在所述生物活性炭层上方设置的出水堰,及设于出水堰上方的出水槽,所述出水槽设置一槽顶及位于槽顶下方的槽壁,且所述出水槽罩设于所述出水堰的外周;所述出水单元的出水槽通过出水管道连接至中间池;所述中间池与所述砂滤反应器连通,所述砂滤反应器的净化水出口连接至出水池。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盐难降解污水的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洗单元包括分别与滤板下侧的容腔连通的第一反洗水管、第一反洗气管、放空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媛媛王日彩马洪玺杨秀梅池剑亭朱洪张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蓝科石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