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蓄电池充放电的测试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26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蓄电池充放电的测试工装,涉及电池测试领域。该测试工装包括底座、夹紧结构和两个支架结构,夹紧结构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紧固件,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间隔设置形成容置空间,紧固件分别与第一夹板、第二夹板连接;第一夹板的内侧安装有温度检测元件,温度检测元件电连接有温度采集线,温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蓄电池单体的表面温度,并通过温度采集线向测试装置发出温度电信号;两个支架结构可调安装于底座上,两个支架结构相对布置于夹紧结构的外侧,支架结构的上部设有导电件,导电件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端子连接部,导电件用于与蓄电池单体的电极导电连接,至少两个端子连接部用于与不同的测试采集线电连接。线电连接。线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蓄电池充放电的测试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测试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蓄电池充放电的测试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普及,蓄电池作为核心动力装置,其各项参数直接影响了整车的安全性、动力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对蓄电池的充放电测试必不可少。
[0003]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1579994A、申请公布日为2020.08.2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尺寸规格的电池充放电测试装置及方法,并具体公开了该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柱体,能够沿柱体上下移动的横梁、用于夹持待测试电池的夹持机构、用于接通导线和待测试电池的连接件,以及用于将连接件挤顶在待测试电池表面的挤顶件;挤顶件连接在横梁上,且挤顶件在横梁上的位置可调,连接件上设置有温度测量元件。
[0004]使用时,调整挤顶件将连接件挤顶在测试电池正负电极柱上,将连接件一侧与电池充放电设备的电压和电流测试导线连接,实时记录电池端电压和测试电流,连接件另一侧的温度测量元件与数据采集卡连接,记录电池极柱温度数据。
[0005]在测试过程中,由于蓄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大,充放电的电流大,测试设备的单通道不能满足检测需求,但是,当测试设备并联多通道时,多通道的采集线缆无法有效连接到位,电池测试时的拓展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蓄电池充放电的测试工装,以解决当测试设备并联多通道时,多通道的采集线缆无法有效连接到位,电池测试时的拓展性差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蓄电池充放电的测试工装的技术方案为:
[0008]用于蓄电池充放电的测试工装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夹紧结构和两个支架结构,所述夹紧结构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紧固件,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间隔设置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紧固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连接;
[0009]所述第一夹板的内侧安装有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电连接有温度采集线,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蓄电池单体的表面温度,并通过所述温度采集线向测试装置发出温度电信号;
[0010]两个所述支架结构可调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两个所述支架结构相对布置于所述夹紧结构的外侧,所述支架结构的上部设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端子连接部,所述导电件用于与蓄电池单体的电极导电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端子连接部用于与不同的测试采集线电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导电件为U形导电件,所述U形导电件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竖直段、第二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第一竖直段与所述第二竖直段平行间隔布置,所述水平段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竖直段和所述第二竖直段之间,所述第一竖直段、所述第二竖直段分别构
成所述端子连接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栓,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分别开设有穿孔,所述紧固螺栓穿装设于所述第一夹板的穿孔和所述第二夹板的穿孔中,所述紧固螺栓的穿出段螺纹安装有螺母。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第一夹板的外侧设有限位凸起。
[0014]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定位槽,两个所述定位槽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一夹板的端部外侧,两个所述定位槽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一夹板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支架结构活动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槽中。
[0015]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定位槽的结构相同,所述定位槽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插孔,多个所述插孔沿所述定位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架结构的下部设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下端与所述插孔插装配合。
[0016]进一步的,所述支杆的下部固定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槽凹凸配合,且所述定位板与所述插孔的上部挡止配合。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板的中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中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板的内侧壁凹陷设置,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与蓄电池单体的表面之间形成容置间隙。
[0018]进一步的,所述容置间隙的宽度为2mm至5mm之间的任意大小,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与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之间设有硅橡胶层。
[0019]有益效果:该用于蓄电池充放电的测试工装采用了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夹紧结构和两个支架结构的结构设计,利用夹紧结构将蓄电池单体夹紧安装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的容置空间中,并通过紧固件对蓄电池单体起到固定作用;第一夹板的内侧安装有温度检测元件,利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蓄电池单体的表面温度,并产生温度电信号通过温度采集线发送至测试设备,以监测充放电过程中电池温度的变化。
[0020]其中,两个支架结构设置于夹紧结构的外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支架结构的位置,以适应不同蓄电池单体的尺寸大小和正负极位置;由于支架结构的导电件设有至少两个端子连接部,设计导电件作为额外的导电转接部件,可供多通道采集线缆接通于端子连接部上,而且,至少两个端子连接部间隔布置能够有效地避免相互干涉,可满足测试设备并联多通道的线缆连接到位,对电池测试的拓展性更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蓄电池充放电的测试工装的具体实施例中用于蓄电池充放电的测试工装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蓄电池充放电的测试工装的具体实施例中用于蓄电池充放电的测试工装(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蓄电池充放电的测试工装的具体实施例中用于蓄电池充放电的测试工装的主视示意图。
[0024]图中:1-底座、10-定位槽、11-插孔、12-限位凸起;
[0025]2-夹紧结构、21-第一夹板、22-第二夹板、23-紧固螺栓、24-螺母、25-固定
板;
[0026]3-支架结构、30-支杆、31-U形导电件、310-水平段、311-第一竖直段、312-第二竖直段、32-定位板;
[0027]4-温度检测元件、40-温度采集线、5-蓄电池单体、50-电极铜片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9]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蓄电池充放电的测试工装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用于蓄电池充放电的测试工装包括底座1、安装于底座1上的夹紧结构2和两个支架结构3,夹紧结构2包括第一夹板21、第二夹板22和紧固件,第一夹板21与第二夹板22间隔设置形成容置空间,紧固件分别与第一夹板21、第二夹板22连接;第一夹板21的内侧安装有温度检测元件4,温度检测元件4电连接有温度采集线40,温度检测元件4用于检测蓄电池单体5的表面温度,并通过温度采集线40向测试装置发出温度电信号;两个支架结构3活动安装于底座1上,两个支架结构3相对布置于夹紧结构2的外侧,支架结构3的上部设有导电件,导电件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端子连接部,导电件用于与蓄电池单体5的电极导电连接,至少两个端子连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蓄电池充放电的测试工装,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夹紧结构和两个支架结构,所述夹紧结构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紧固件,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间隔设置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紧固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连接;所述第一夹板的内侧安装有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电连接有温度采集线,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蓄电池单体的表面温度,并通过所述温度采集线向测试装置发出温度电信号;两个所述支架结构可调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两个所述支架结构相对布置于所述夹紧结构的外侧,所述支架结构的上部设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端子连接部,所述导电件用于与蓄电池单体的电极导电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端子连接部用于与不同的测试采集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蓄电池充放电的测试工装,其特征是,所述导电件为U形导电件,所述U形导电件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竖直段、第二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第一竖直段与所述第二竖直段平行间隔布置,所述水平段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竖直段和所述第二竖直段之间,所述第一竖直段、所述第二竖直段分别构成所述端子连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蓄电池充放电的测试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栓,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分别开设有穿孔,所述紧固螺栓穿装设于所述第一夹板的穿孔和所述第二夹板的穿孔中,所述紧固螺栓的穿出段螺纹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向雯谭成宁董志敏施佳能丘云燕吴钟豪韦磊岑霁霖符思彦陆千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