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磨削的轨枕磨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238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磨削的轨枕磨轮,包括磨轮本体;所述磨轮本体的中部具有对轨枕的倾斜面进行磨削的第一磨削体,磨轮本体的一端具有对轨枕一侧的弧形面和侧壁面进行磨削的第二磨削体,磨轮本体的另一端具有对轨枕另一侧的弧形面和侧壁面进行磨削的第三磨削体;所述第一磨削体的外表面沿着轴向方向间距设置有若干条第一钎焊条,相邻两所述第一钎焊条之间形成第一开槽,所述第一钎焊条与轴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能够提升对轨枕的磨削效率,进而提升磨削加工的效率,同时能够提升磨轮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提升磨轮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提升磨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磨削的轨枕磨轮


[0001]本技术涉及磨削刀具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磨削的轨枕磨轮。

技术介绍

[0002]轨枕是铁路的一种重要配件。轨枕既要支承钢轨,又要保持钢轨的位置,还要把钢轨传递来的巨大压力再传递给道床。传统轨枕都采用木材制作而成,随着森林资源的日渐减少、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铁路轨道中,尤其是高铁轨道的轨枕都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作而成,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0003]铁路轨道中的部分轨枕需要在线修磨,修磨需要使用到与轨枕的形面相匹配的轨枕磨轮进行加工;但现有轨枕磨轮的磨削效率低,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磨削的轨枕磨轮,解决现有轨枕磨轮的磨削效率低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磨削的轨枕磨轮,包括磨轮本体;所述磨轮本体的中部具有对轨枕的倾斜面进行磨削的第一磨削体,磨轮本体的一端具有对轨枕一侧的弧形面和侧壁面进行磨削的第二磨削体,磨轮本体的另一端具有对轨枕另一侧的弧形面和侧壁面进行磨削的第三磨削体;所述第一磨削体的外表面沿着轴向方向间距设置有若干条第一钎焊条,相邻两所述第一钎焊条之间形成第一开槽,所述第一钎焊条与轴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磨削体的外表面沿着径向方向间距设置有若干条第二钎焊条,相邻两所述第二钎焊条之间形成第二开槽,且所述第二钎焊条与第二磨削体的端面的中间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
[0007]所述第三磨削体的外表面沿着径向方向间距设置有若干条第三钎焊条,相邻两所述第三钎焊条之间形成第三开槽,且第三钎焊条与第三磨削体的端面的中间线之间形成第三夹角。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钎焊条、第二钎焊条和第三钎焊条由下至上均依次包括第一胶水层、布撒于所述第一胶水层上的第一金刚石颗粒、覆盖所述第一金刚石颗粒的第一钎焊粉层、第二胶水层、布撒于所述第二胶水层上的第二金刚石颗粒、覆盖所述第二金刚石颗粒的第二钎焊粉层。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角、第二夹角和第三夹角均为10

15
°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刚石颗粒为50目或者60目,所述第二金刚石颗粒为70目或者80目;所述第一钎焊粉层的钎焊粉为60目或者70目,所述第二钎焊粉层的钎焊粉为100目或者120目。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钎焊条、第二钎焊条和第三钎焊条的宽度为8

10mm;所述第一
开槽、第二开槽和第三开槽的宽度为1

3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角、第二夹角和第三夹角均为65

70
°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刚石颗粒为30目或者35目,所述第二金刚石颗粒为50目或者60目;所述第一钎焊粉层的钎焊粉为40目或者50目,所述第二钎焊粉层的钎焊粉为80目或者100目。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钎焊条、第二钎焊条和第三钎焊条的宽度为7

9mm;所述第一开槽、第二开槽和第三开槽的宽度为12

15mm。
[0015]通过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通过设计第一磨削体的外表面沿着轴向方向间距设置若干第一钎焊条,相邻两个第一钎焊条之间形成第一开槽,并且使第一钎焊条与轴线形成第一夹角,使得在具体磨削时,磨轮上的第一钎焊条能够更好地与轨枕的倾斜面接触,实现对轨枕的倾斜面进行高效磨削,两个第一钎焊条31之间的第一开槽能够有效进行排屑,从而提升磨削加工的效率。
[0017]2、通过设计第一钎焊条、第二钎焊条和第三钎焊条均具有两层金刚石结构,使得在具体使用时,第一钎焊条、第二钎焊条和第三钎焊条不容易快速损耗,可以提升磨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高效磨削的轨枕磨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中第二磨削体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中第三磨削体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中钎焊条的层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一种高效磨削的轨枕磨轮的使用状态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
磨轮本体,11

第一磨削体,111

大端,112

小端,12

第二磨削体,121

第一弧形磨削凸部,122

第一磨削斜面,123

第一凹陷部,124

第一轴安装孔,13

第三磨削体,131

第二弧形磨削凸部,132

第二磨削斜面,133

第二凹陷部,134

第二轴安装孔;
[0026]2‑
轨枕,21

倾斜面,22

弧形面,23

侧壁面;
[0027]31

第一钎焊条,32

第二钎焊条,33

第三钎焊条;
[0028]41

第一开槽,42

第二开槽,43

第三开槽;
[0029]51

第一胶水层,52

第一金刚石颗粒,53

第一钎焊粉层,54

第二胶水层,55

第二金刚石颗粒,56

第二钎焊粉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高效磨削的轨枕磨轮,包括磨轮本体1;所述磨轮本体1的中部具有对轨枕2的倾斜面21进行磨削的第一磨削体11,磨轮本体1的一端
具有对轨枕2一侧的弧形面22和侧壁面23进行磨削的第二磨削体12,磨轮本体1的另一端具有对轨枕2另一侧的弧形面22和侧壁面23进行磨削的第三磨削体13;所述第一磨削体11的外表面沿着轴向方向间距设置有若干条第一钎焊条31,相邻两所述第一钎焊条31之间形成第一开槽41,用于实现排屑,所述第一钎焊条31与轴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α,即第一钎焊条31是倾斜设置的。
[0033]本技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磨削的轨枕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磨轮本体;所述磨轮本体的中部具有对轨枕的倾斜面进行磨削的第一磨削体,磨轮本体的一端具有对轨枕一侧的弧形面和侧壁面进行磨削的第二磨削体,磨轮本体的另一端具有对轨枕另一侧的弧形面和侧壁面进行磨削的第三磨削体;所述第一磨削体的外表面沿着轴向方向间距设置有若干条第一钎焊条,相邻两所述第一钎焊条之间形成第一开槽,所述第一钎焊条与轴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磨削的轨枕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磨削体的外表面沿着径向方向间距设置有若干条第二钎焊条,相邻两所述第二钎焊条之间形成第二开槽,且所述第二钎焊条与第二磨削体的端面的中间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三磨削体的外表面沿着径向方向间距设置有若干条第三钎焊条,相邻两所述第三钎焊条之间形成第三开槽,且第三钎焊条与第三磨削体的端面的中间线之间形成第三夹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磨削的轨枕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钎焊条、第二钎焊条和第三钎焊条由下至上均依次包括第一胶水层、布撒于所述第一胶水层上的第一金刚石颗粒、覆盖所述第一金刚石颗粒的第一钎焊粉层、第二胶水层、布撒于所述第二胶水层上的第二金刚石颗粒、覆盖所述第二金刚石颗粒的第二钎焊粉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磨削的轨枕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第二夹角和第三夹角均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师铭潘志鑫吴白纯余前旺柯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泉州市华钻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