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裹仪的制备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19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裹仪的制备喷头,涉及包裹仪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从上至下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及第三支撑块;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竖直开设有一第一进液孔;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一内腔与第一进液孔相连通的输液管;第二支撑块的一侧面垂直开设有一第二进液孔;第二支撑块的上下两表面分别开设有一与输液管相对应的定位孔和一输液孔;第二进液孔、定位孔及输液孔之间连通设置;输液管穿过定位孔并插接于输液孔内;输液管与输液孔之间形成一输液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结构设计合理、使用便捷,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对液体的包裹效果,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裹仪的制备喷头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裹仪
,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裹仪的制备喷头。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市场针对儿童用药掩盖苦味采用的技术主要是添加矫味剂法、将药物装微胶囊或对片剂包衣。包衣掩盖药物苦味包衣工艺是在固体药物表面包上适宜材料的衣层,达到较好的掩盖药物苦味及不良气味的目的。另外还有用微囊或微球来掩盖药物苦味,微囊、微球化是近年药物应用新工艺、新技术的一个突出代表。将药物微囊化后,不但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而且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等作用。现有技术中的包裹仪的制备喷头结构密封性较差,容易造成包裹液与药液混合,降低了药物的包裹效果及效率,对药液的包裹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且,现有技术中的制备喷头在使用时不能观察到其内部情况,这使得无法了解药物包裹成型过程,容易药物包裹出现问题。因此,亟待研究一种包裹仪的制备喷头,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包裹仪的制备喷头,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包裹仪的制备喷头,包括从上至下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及第三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竖直开设有一第一进液孔;所述第一进液孔的上端口螺纹配合有一第一进液接头;所述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一内腔与第一进液孔相连通的输液管;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一侧面垂直开设有一第二进液孔;所述第二进液孔的外端口螺纹配合有一第二进液接头;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上下两表面分别开设有一与输液管相对应的定位孔和一输液孔;所述第二进液孔、定位孔及输液孔之间连通设置;所述输液管穿过定位孔并插接于输液孔内;所述输液管与输液孔之间形成一输液通道;所述第三支撑块的上表面开设有一气腔;所述第三支撑块的一侧面垂直开设有一与气腔相连通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外端口螺纹配合有一进气接头;所述气腔内固定有一外针头;所述外针头具有一与输液孔相连通的第一腔室以及一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的出液孔;所述出液孔设置于第一腔室的下方,且所述出液孔与输液管同轴设置;所述外针头内竖直设置有一内针头;所述内针头的上端螺纹配合于输液管的下端口内;所述内针头具有一与输液管内腔相连通的第二腔室以及与第二腔室相连通的排液孔;所述排液孔设置于第二腔室的下方;所述内针头的下端插入出液孔内,且所述内针头的下端与出液孔之间形成一输液间隙;所述第三支撑块的下表面开设有一与气腔相连通的排料孔;所述排料孔与出液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三支撑块的一相对两侧壁均开设有一与气腔相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固定有一透明玻璃片;所述透明玻璃片用于在频闪灯照射下观察外针头与内针头之间是否形成稳定的锥形射流以及检测气腔内是否有残留杂质。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开设有一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设置于输液管的外周;所述第一环槽内置有一第一硅胶圈;所述第一硅胶圈的外壁与第二支撑块的上表面相切合。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下表面开设有一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设置于输液孔的外周;所述第二环槽内置有一第二硅胶圈;所述第二硅胶圈的外壁与第三支撑块的上表面相切合。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下表面开设有一第三环槽;所述第三环槽设置于第二环槽与输液孔之间;所述第三环槽内置有一第三硅胶圈;所述第三硅胶圈的上表面与外针头的上表面相切合。
[000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及第三支撑块,利用第一进液接头向第一进液孔内供液并经过输液管送至内针头中,并利用第二进液接头向第二进液孔内供液并经过输液孔送至外针头中,同时利用进气接头向进气孔内供气,不仅结构设计合理、使用便捷,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对液体的包裹效果,同时也避免了包裹液与药液出现混合等技术缺陷,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0011]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三支撑块的一相对两侧壁均开设一与气腔相连通的安装孔并在安装孔内固定一透明玻璃片,利用频闪灯照射透明玻璃,以观察外针头与内针头之间是否形成稳定的锥形射流,同时也可检测气腔内是否有残留杂质,从而可以实时了解药物包裹成型过程。
[0012]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包裹仪的制备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结构主视图;
[0016]图3为图1的结构侧视图;
[0017]图4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9]1‑
第一支撑块,2

第二支撑块,3

第三支撑块,4

第一进液接头,5

第二进液接头,6

进气接头,7

外针头,8

内针头,9

透明玻璃片,10

第一硅胶圈,11

第二硅胶圈,12

第三硅胶圈,101

第一进液孔,102

输液管,201

第二进液孔,202

定位孔,203

输液孔,301

气腔,302

进气孔,303

排料孔,304

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具体实施例一:
[0022]请参阅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包裹仪的制备喷头,包括从上至下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撑块1、第二支撑块2及第三支撑块3;第一支撑块1与第二支撑块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第一支撑块1的下表面与第二支撑块2的上表面相贴合;第二支撑块2与第三支撑块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第二支撑块2的下表面与第三支撑块3的上表面相贴合;第一支撑块1的上表面竖直开设有一第一进液孔101;第一进液孔101的上端口螺纹配合有一第一进液接头4;第一支撑块1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一内腔与第一进液孔101相连通的输液管102;
[0023]第二支撑块2的一侧面垂直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裹仪的制备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撑块(1)、第二支撑块(2)及第三支撑块(3);所述第一支撑块(1)的上表面竖直开设有一第一进液孔(101);所述第一进液孔(101)的上端口螺纹配合有一第一进液接头(4);所述所述第一支撑块(1)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一内腔与第一进液孔(101)相连通的输液管(102);所述第二支撑块(2)的一侧面垂直开设有一第二进液孔(201);所述第二进液孔(201)的外端口螺纹配合有一第二进液接头(5);所述第二支撑块(2)的上下两表面分别开设有一与输液管(102)相对应的定位孔(202)和一输液孔(203);所述第二进液孔(201)、定位孔(202)及输液孔(203)之间连通设置;所述输液管(102)穿过定位孔(202)并插接于输液孔(203)内;所述输液管(102)与输液孔(203)之间形成一输液通道;所述第三支撑块(3)的上表面开设有一气腔(301);所述第三支撑块(3)的一侧面垂直开设有一与气腔(301)相连通的进气孔(302);所述进气孔(302)的外端口螺纹配合有一进气接头(6);所述气腔(301)内固定有一外针头(7);所述外针头(7)具有一与输液孔(203)相连通的第一腔室以及一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的出液孔;所述出液孔设置于第一腔室的下方,且所述出液孔与输液管(102)同轴设置;所述外针头(7)内竖直设置有一内针头(8);所述内针头(8)的上端螺纹配合于输液管(102)的下端口内;所述内针头(8)具有一与输液管(102)内腔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海瑞庞臻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科力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