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微包裹仪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297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物微包裹仪及其系统,涉及制药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工作台本体、第一微量注射泵和第二微量注射泵;工作台本体一表面固定有气泵和外箱体;外箱体内表面通过固定块装设有内箱体;气泵出气端通过输气管与内箱体内部相连通;内箱体下表面开设有一与内腔相连通的贯通孔;内箱体上部固定穿插有一外针管;外针管下端延伸至内箱体内部并正对于贯通孔;外针管内固定穿插有一内针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基于毛细流动现象,利用内针管和外针管相配合设置,在内针管和外针管下端形成复合锥形并产生复合射流,借于复合射流的不稳定性而破碎成微液滴,从而实现了对药液的包裹,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A Drug Microencapsulation Instrument and Its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物微包裹仪及其系统
本技术属于制药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药物微包裹仪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儿童药物专用剂型十分缺乏。据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3500多个制剂品种,儿童专用的只有60种,比例仅占1.7%。医院只能“酌情”以成人药物和剂型来代替儿童药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项统计表明,国内90%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所谓儿童药,往往只是成人药的减量版。对于儿童口服药物,剂型的尺寸、口味、剂量强度等均是重大的挑战,儿童吞咽能力的不同、口味偏好、剂量要求等等也使得口服药物需要不同的剂型。然而,约50%的儿童药物不具备儿科形式。一些液体儿科制剂在冷藏条件下的保质期仅有3个月,室温下更短,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有效药物成分的活性会下降45%。另外,50%左右6-11岁的儿童吞咽片剂困难,一些临床有效药物的苦涩感难以靠食物或者糖水掩盖,从而被幼龄儿童拒绝。目前国内市场针对儿童用药掩盖苦味采用的技术主要是添加矫味剂法、将药物装微胶囊或对片剂包衣。矫味剂主要包括甜味剂、芳香剂、泡腾剂和胶浆剂等。包衣掩盖药物苦味包衣工艺是在固体药物表面包上适宜材料的衣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物微包裹仪,包括工作台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设有第一注射器(201)的第一微量注射泵(2)和装设有第二注射器(301)的第二微量注射泵(3);所述第一微量注射泵(2)和第二微量注射泵(3)均固定装设在工作台本体(1)一表面上;所述工作台本体(1)一表面还固定装设有一气泵(4)和一外箱体(5);所述外箱体(5)内表面通过固定块(501)装设有一内箱体(6);其中,所述气泵(4)出气端通过一输气管(401)与内箱体(6)内部相连通;所述内箱体(6)下表面开设有一与内腔相连通的贯通孔(601);所述内箱体(6)上部固定穿插有一外针管(7);所述外针管(7)下端延伸至内箱体(6)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微包裹仪,包括工作台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设有第一注射器(201)的第一微量注射泵(2)和装设有第二注射器(301)的第二微量注射泵(3);所述第一微量注射泵(2)和第二微量注射泵(3)均固定装设在工作台本体(1)一表面上;所述工作台本体(1)一表面还固定装设有一气泵(4)和一外箱体(5);所述外箱体(5)内表面通过固定块(501)装设有一内箱体(6);其中,所述气泵(4)出气端通过一输气管(401)与内箱体(6)内部相连通;所述内箱体(6)下表面开设有一与内腔相连通的贯通孔(601);所述内箱体(6)上部固定穿插有一外针管(7);所述外针管(7)下端延伸至内箱体(6)内部并正对于贯通孔(601);所述外针管(7)内固定穿插有一内针管(701);其中,所述第一注射器(201)出液端通过一第一输液管(202)与外针管(7)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注射器(301)出液端通过一第二输液管(302)与内针管(701)上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微包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本体(1)一表面固定装设有一用于控制第一微量注射泵(2)的工作运行速度的第一调速器(203)、一用于控制第二微量注射泵(3)的工作运行速度的第二调速器(303)和一用于控制气泵(4)的工作运行速度的第三调速器(4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科力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