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隔热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10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5
本专利申请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磨隔热无纺布,包括第一无纺布层,与第一无纺布层相对设置的第二无纺布层,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之间的隔热层,隔热层呈网状结构,使得隔热层将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之间的空间分隔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隔热腔,每一隔热腔内均填充有隔热介质,其具有隔热效果好的特点。其具有隔热效果好的特点。其具有隔热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隔热无纺布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纺布
,尤其涉及一种耐磨隔热无纺布。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针刺无纺布等,无纺布没有经线及纬线,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纱线交织、编结在一起的,而是将纤维利用针刺或者水刺等物理方式,得到无编织的布料,可做出不同的厚度、手感、硬度的布料。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轻薄、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各向性能一致性高等特点,可用于不同的行业。然而现有的无纺布,隔热效果差,难以满足隔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耐磨隔热无纺布,其具有隔热效果好的特点。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本方案如下:
[0005]一种耐磨隔热无纺布,包括
[0006]第一无纺布层;
[0007]第二无纺布层,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相对设置;
[0008]以及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固定连接于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之间,所述隔热层呈网状结构,使得所述隔热层将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之间的空间分隔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隔热腔,每一所述隔热腔内均填充有隔热介质。
[0009]进一步地,每一所述隔热腔内还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在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之间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在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上出现塌陷等缺陷,使得无纺布能够呈现出平整的外观与手感。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设置为弹性件,弹性件的设置使得无纺布具备一定弹性,当挤压无纺布时,无纺布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并且撤去外力后无纺布还能够回复原状。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设置为空心结构,空心结构的设置为支撑件的弹性形变流出了富裕的形变空间,使得无纺布在具备弹性的同时还能够具备一定的柔软性。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纺布层远离隔热层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吸热层,所述吸热层内嵌有若干吸热块,各个所述吸热块内均填充有冷凝胶,冷凝胶能够起到吸热的作用,能够吸收传递到吸热层上的热量,并且冷凝胶具备良好的吸热性,能够吸收大部分热量。
[0013]进一步地,所述吸热层远离所述隔热层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耐磨层,所述第二无纺布层远离所述隔热层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耐磨层,第一耐磨层和第二耐磨层的设置使得无纺布具备较好的耐磨性能,以延长无纺布的使用寿命,减小磨损的产生。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耐磨层内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各个所述凸起向背离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方向凸出第二耐磨层的表面,凸起的设置用于增大粗糙程度,以增大摩擦。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耐磨层远离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表面上涂覆有防水涂料,使得无纺布具备防水性能。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7]通过在隔热层上设置多个隔热腔以及隔热介质,利用隔热介质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并利用隔热层的的网状结构,使隔热介质能够均匀、稳定的分布在各个隔热腔内,避免隔热介质产生滑移错位等情况,并且多个隔热腔的设置不会影响无纺布的裁切,裁切后的无纺布仍然能够相同的隔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0021]1、第一耐磨层;2、吸热层;21、吸热块;211、冷凝胶;3、第一无纺布层;4、隔热层;401、隔热腔;41、支撑件;5、第二无纺布层;6、第二耐磨层;61、凸起;62、防水涂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实施例:
[0024]一种耐磨隔热无纺布,如图1所示,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耐磨层1、吸热层2、第一无纺布层3、隔热层4、第二无纺布层5以及第二耐磨层6。
[0025]第一耐磨层1和第二耐磨层6的设置用于提高无纺布的耐磨性能,在第一耐磨层1和第二耐磨层6中混合聚酰胺纤维以及聚氨酯弹性纤维,以达到耐磨性能的要求。聚氨酯弹性纤维属于线型嵌段共聚物,其分子结构中包含两种链段,一种是软链段,赋予纤维弹性,一种是硬链段,赋予纤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保证纤维具有一定使用强度,使得聚氨酯弹性纤维具备超强的拉伸和回复能力,能够牵伸到自身长度的5

8倍,弹性回复率达98%,使得无纺布在具备耐磨性能的同时还能够获得较好的弹性。
[0026]如图2所述,吸热层2的上表面与第一耐磨层1固定连接,吸热层2的下表面和第一无纺布层3固定连接,散热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吸热,减少热量在无纺布上的传递,从而避免使用者的烫伤。吸热层2内嵌有若干吸热块21,避免吸热块21外露,便于制造,各个所述吸热块21均匀分布于吸热层2内,从而使得无纺布的各个位置均具备均匀的吸热性能。各个吸热块21内均填充有冷凝胶211,冷凝胶211能够起到吸热的作用,能够吸收传递到吸热层2上的热量,并且冷凝胶211具备良好的吸热性,能够吸收大部分热量。
[0027]如图2所述,第一无纺布层3的上表面和吸热层2固定连接,第一无纺布层3的下表面与隔热层4固定连接。第一无纺布层3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起连接作用,便于连接隔热层4。
[0028]如图2所述,隔热层4上的上表面与第一无纺布层3固定连接,隔热层4的下表面和与第二无纺布层5固定连接。隔热层4的设置为了阻隔热量的传播,从而起到隔热的效果。隔热层4呈网状结构,使得隔热层4将第一无纺布层3和第二无纺布层5之间的空间分隔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隔热腔401,每一隔热腔401内均填充有隔热介质。利用隔热层4的的网状结构,使隔热介质能够均匀、稳定的分布在各个隔热腔401内,避免大面积的隔热介质产生滑移错位等情况,并且多个隔热腔401的设置不会影响无纺布的裁切,裁切后的无纺布仍然能够相同的隔热效果。隔热介质一般采用轻质、疏松、多孔的纤维材料,其能够起到良好的保
温性能。隔热介质按其成分可分为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两种。有机材料的保温隔热性优于无机材料,但无机材料的耐久性优于有机材料。其中导热系数是衡量隔热介质性能优劣的主要指标。导热系数越小,则通过材料传送的热量越小,保温隔热性能就越好,材料的导热系数决定于材料的成分、内部结构、容重等,也决定传热时的平均温度和材料的含水率。一般说容重越轻,导热系数越小。在本实施例中,隔热介质设置为隔热棉。在隔热层4中还设置有若干支撑件41,每一隔热腔401内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件41,支撑件41在第一无纺布层3和第二无纺布层5之间起到支撑作用,从而避免无纺布在各个隔热腔401的位置上产生凹陷、塌陷等缺陷。支撑件41设置为弹性件,当挤压无纺布时,隔热层4内的弹性件相应的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使得无纺布具备弹性,使其具备更佳的手感。支撑件41的外形设置为椭球状,且支撑件41的内部设置为空心结构,空心结构赋予支撑件41更大程度的形变量,为其产生弹性形变预留出充足的空间,使得无纺布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隔热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无纺布层(3);第二无纺布层(5),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3)相对设置;以及隔热层(4),所述隔热层(4)固定连接于第一无纺布层(3)和第二无纺布层(5)之间,所述隔热层(4)呈网状结构,使得所述隔热层(4)将所述第一无纺布层(3)和第二无纺布层(5)之间的空间分隔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隔热腔(401),每一所述隔热腔(401)内均填充有隔热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隔热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隔热腔(401)内还设置有支撑件(41),所述支撑件(41)在所述第一无纺布层(3)和第二无纺布层(5)之间起到支撑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隔热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1)设置为弹性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磨隔热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1)设置为空心结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常青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兴农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