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RRT热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3856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RRT热循环系统,包括:机台,所述机台的底部安装有底座,且机台的下侧位置安装有挂钩,同时加热袋通过挂钩安装在底座上方,并且加热袋内部放置有置换液袋;热循环结构,所述热循环结构安装在机台的顶部,且机台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放置架,同时热循环结构的置换液连通管与置换液袋的出液口连通设置。该CRRT热循环系统,为避免患者体温降低的情况发生,首先通过加热袋对置换液袋进行初步的升温工作,可通过对加热袋内部温度的设置,来控制对加热袋的加热温度,可对置换液袋在接入前加热至36度左右,通过热循环结构的设置,可将置换液袋维持温度在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RRT热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CRRT热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连续性血液净化是指通过模拟自然肾脏生理功能进行连续、缓慢清除溶质和水分,从而对脏器功能起到支持作用的所有血液净化技术的总称,该治疗已发展为多脏器功能支持的有力武器;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大量置换液的输入和体外循环热量丧失等原因,会导致患者有寒冷不适甚至低体温的情况,可造成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凝血功能障碍,降低免疫力和药物代谢能力。
[0003]经检索,在现有技术中,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于2018年11月7日申请了一件名称为一种CRRT滤器加热装置,申请号为201821830375.0的中国专利,该专利于2019年8月23日公开,公开号为209286297U,在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CRRT滤器加热装置,技术方案中提出:“控制首先通过进液温度传感器5获取进入加热管道3的血液初始温度,然后控制器2根据预设的算法计算加热片的加热时间和加热功率,并输出控制指令控制电加热片4将血液加热到目标温度,出液温度传感器6检测加热管道3末端的血液温度向控制器2进行反馈,控制器2根据反馈的加热管道3的末端的血液温度修正电加热片4的加热功率和时间,使出液温度达到设定值。”这种技术方案,液体在加热管道内部的停留时间短,这就使得电加热片对加热管道内部的加热效果不好,往往会发生液体还没加热完全已经进入体内。
[0004]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RRT热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缺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CRRT热循环系统,包括:
[0007]机台,所述机台的底部安装有底座,且机台的下侧位置安装有挂钩,同时加热袋通过挂钩安装在底座上方,并且加热袋内部放置有置换液袋;
[0008]热循环结构,所述热循环结构安装在机台的顶部,且机台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放置架,同时热循环结构的置换液连通管与置换液袋的出液口连通设置,并且热循环结构的置换液输出管与机台的输液管连通设置,热循环结构的右侧分别安装有热水出管和热水进管。
[0009]优选的,所述热循环结构和置换液连通管、热水出管、热水进管、外框、顶换热板、底换热板、流出管、置换液输出管和中换热板。
[0010]优选的,所述外框的右上侧安装有置换液连通管,且外框的左上侧安装有置换液输出管,同时置换液输出管端部通过流出管与底换热板连通设置,并且热水进管与外界的热水管连通设置,热水出管与外界的热水回收管连通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顶换热板通过支架安装在外框内部上侧,且底换热板通过支架安装
在外框内部下侧,同时中换热板通过支架安装在外框内部中间位置,中换热板层状设置为五组,置换液连通管依次通过顶换热板、五组中换热板、底换热板、流出管与置换液输出管连通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顶换热板包括上通管、金属板、换热腔、开槽和下通管,且金属板的上、下两面均开设有开槽,同时金属板的右上侧通过上通管与置换液连通管连通,金属板的左下侧通过下通管与外框内部最上侧的中换热板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金属板内部开设有换热腔,且换热腔为“S”形设置,同时上通管通过换热腔与下通管连通设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为避免患者体温降低的情况发生,首先通过加热袋对置换液袋进行初步的升温工作,可通过对加热袋内部温度的设置,来控制对加热袋的加热温度,可对置换液袋在接入前加热至36度左右,通过热循环结构的设置,可将置换液袋维持温度在35

37度,避免患者的体温发生降低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结构热循环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结构顶换热板的俯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结构图3中的A

A剖面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结构图4的俯视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结构底换热板的俯视图。
[0021]图中标号:1、机台;2、底座;3、加热袋;4、置换液袋;5、放置架;6、热循环结构;60、置换液连通管;61、热水出管;62、热水进管;63、外框;64、顶换热板;641、上通管;642、金属板;643、换热腔;644、开槽;645、下通管;65、底换热板;66、流出管;67、置换液输出管;68、中换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CRRT热循环系统,包括:机台1和热循环结构6;
[0024]机台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2,且机台1的下侧位置安装有挂钩,同时加热袋3通过挂钩安装在底座2上方,并且加热袋3内部放置有置换液袋4;
[0025]热循环结构6安装在机台1的顶部,且机台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放置架5,同时热循环结构6的置换液连通管60与置换液袋4的出液口连通设置,并且热循环结构6的置换液输出管67与机台1的输液管连通设置,热循环结构6的右侧分别安装有热水出管61和热水进管62。
[0026]为避免患者体温降低的情况发生,首先通过加热袋3对置换液袋4进行初步的升温工作,可通过对加热袋3内部温度的设置,来控制对加热袋3的加热温度,加热袋3选用的是
tengcang品牌,型号为3001的恒温袋,可对置换液袋4在接入前加热至36度左右,通过热循环结构6的设置,可将置换液袋4维持温度在35

37度,避免患者的体温发生降低的情况发生。
[0027]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热循环结构6和置换液连通管60、热水出管61、热水进管62、外框63、顶换热板64、底换热板65、流出管66、置换液输出管67和中换热板68。
[0028]如图1

2所示:热循环结构6的一侧分别安装有热水出管61和热水进管62,热水进入到热水进管62内部,并进入到外框63的内部,对外框63内部的顶换热板64、底换热板65和中换热板68进行加热,使得在顶换热板64、底换热板65和中换热板68内部进行流通的液体进行加热工作,通过控制加入到热水进管62内部的热水温度,来调节对换热板内部流通的液体温度,同时可在与置换液输出管67相连通的输液管上安装温度传感器,以实现对即将进入到患者体内的液体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
[0029]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外框63的右上侧安装有置换液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RRT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所述机台(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2),且机台(1)的下侧位置安装有挂钩,同时加热袋(3)通过挂钩安装在底座(2)上方,并且加热袋(3)内部放置有置换液袋(4);热循环结构(6),所述热循环结构(6)安装在机台(1)的顶部,且机台(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放置架(5),同时热循环结构(6)的置换液连通管(60)与置换液袋(4)的出液口连通设置,并且热循环结构(6)的置换液输出管(67)与机台(1)的输液管连通设置,热循环结构(6)的右侧分别安装有热水出管(61)和热水进管(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RRT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循环结构(6)和置换液连通管(60)、热水出管(61)、热水进管(62)、外框(63)、顶换热板(64)、底换热板(65)、流出管(66)、置换液输出管(67)和中换热板(6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RRT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63)的右上侧安装有置换液连通管(60),且外框(63)的左上侧安装有置换液输出管(67),同时置换液输出管(67)端部通过流出管(66)与底换热板(65)连通设置,并且热水进管(62)与外界的热水管连通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燕屠秋娣胡霄林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