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漏诊断装置、发动机系统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379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3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泄漏诊断装置、发动机系统及车辆。泄漏诊断装置包括壳体、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泵气设备、压力传感器、隔板、封堵部和驱动部。壳体设有与大气连通的第一通孔及与待诊断设备连通的第二通孔;壳体设有收容腔、主通道及参考通道;收容腔分别与主通道及参考通道连通,参考通道的排气量小于待诊断设备的最大允许泄漏量。泵气设备包括与第一通孔连通第一气口和与收容腔连通的第二气口。压力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收容腔。隔板与壳体围合形成与第二通孔、参考通道及主通道连通的腔室;隔板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开孔。驱动部在第一状态,开孔打开,封堵部将主通道封堵;驱动部在第二状态,封堵部将开孔封堵,主通道打开。主通道打开。主通道打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泄漏诊断装置、发动机系统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泄漏诊断
,尤其涉及一种泄漏诊断装置、发动机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普遍的代步工具。汽车的油箱在发生泄漏时,油箱内的汽油挥发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不利于环保,因而需要检测油箱是否发生超出允许范围的泄漏。
[0003]一种方案中通过向油箱泵气的气泵的电流变化,来计算油箱泄漏量,进而判断泄漏量是否超出允许范围。但是该方案中计算得到的油箱泄漏量受到电压波动以及车辆的停车坡度的影响,影响检测的油箱泄漏量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泄漏诊断装置、发动机系统及车辆。
[00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泄漏诊断装置。所述泄漏诊断装置包括:
[0006]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与大气连通的第一通孔及用于与待诊断设备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壳体设有收容腔、主通道及参考通道;所述收容腔分别与所述主通道及所述参考通道连通,所述参考通道的排气量小于所述待诊断设备的最大允许泄漏量;r/>[0007]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泄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诊断装置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设有与大气连通的第一通孔(11)及用于与待诊断设备连通的第二通孔(12);所述壳体设有收容腔(13)、主通道(14)及参考通道(15);所述收容腔分别与所述主通道及所述参考通道连通,所述参考通道的排气量小于所述待诊断设备的最大允许泄漏量;泵气设备(20),位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泵气设备包括连通的第一气口(21)和第二气口(22),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气口与所述收容腔连通;压力传感器(60),固定设置在所述收容腔内;隔板(30),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隔板(30)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腔室(31),所述参考通道及所述主通道分别与所述腔室(31)连通,且所述腔室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隔板(30)上设有开孔(32),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开孔与所述腔室连通;封堵部(40),位于所述腔室内;驱动部(50),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封堵部与所述驱动部相连;所述驱动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驱动部带动所述封堵部向背离所述开孔的方向移动,所述开孔打开,所述封堵部将所述主通道封堵;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驱动部带动所述封堵部朝向所述开孔移动,所述封堵部将所述开孔封堵,所述主通道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漏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50)包括电磁线圈(51)、第一磁性件(52)和第二磁性件(53);所述电磁线圈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磁性件固定在所述电磁线圈内;所述第二磁性件可移动地位于所述电磁线圈内,且与所述封堵部相连;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为可在磁场中被磁化的磁性件;所述电磁线圈通电时,所述第一磁性件对第二磁性件产生磁吸力,带动所述第二磁性件移动,所述第二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逗沈晶姜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创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