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有害生物活性的环胺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74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38
具有式(I)的化合物——其中取代基是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以及那些化合物的农用化学上可接受的盐、立体异构体、对映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和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杀有害生物活性的环胺化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杀有害生物活性(特别是杀昆虫活性)的环胺(优选氮杂环丁烷基

、吡咯烷基

、哌啶基

和哌嗪基

吡啶基羰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包含那些化合物的组合物、以及它们用于控制动物有害生物(包括节肢动物并且特别是昆虫或蜱螨目的代表)的用途。
[0002]WO 2015032280、CN 106316931、WO 2017195703、WO2019039429、WO 2019082808、JP 2019077618、和JP 2019085371描述了某些氮杂环丁烷基

、吡咯烷基

、哌啶基

或哌嗪基

吡啶基羰基化合物用于控制损害植物的有害生物。
[0003]现在已经发现新颖的杀有害生物的氮杂环丁烷基

、吡咯烷基

、哌啶基

和哌嗪基

吡啶基羰基化合物。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具有式(I)的化合物其中R1是CN、C(=S)NH2或C1‑
C6‑
卤代烷基;R2是H、OH、卤素、C1‑
C6‑
烷氧基或C1‑
C6‑
卤代烷氧基;R3是H、OH、卤素、C1‑
C6‑
烷基、C1‑
C6‑
卤代烷基、C2‑
C6‑
烯基、C2‑
C6‑
卤代烯基、C2‑
C6‑
炔基、C2‑
C6‑
卤代炔基、C3‑
C6‑
环烷基、C3‑
C6‑
卤代环烷基、C1‑
C6‑
烷氧基或C1‑
C6‑
卤代烷氧基;R4是C1‑
C6‑
卤代烷基、C2‑
C6‑
烯基、C2‑
C6‑
卤代烯基、C3‑
C6‑
环烷基、C3‑
C6‑
卤代环烷基、苯基、被1至3个独立地选择的取代基R5取代的苯基、杂芳基(其是5或6元单环的或9或10元二环的)、被1至3个独立地选择的取代基R6取代的杂芳基(其是5或6元单环的或9或10元二环的)、苯基

C1‑
C3‑
烷基、或被1至3个独立地选择的取代基R7取代的苯基

C1‑
C3‑
烷基;Z是氧或硫;Q是由式IIa表示的环胺或由式IIb表示的环胺,其中箭头指示与羰基的连接;p1是0、1或2并且指示亚甲基数;p2是0、1或2并且指示亚甲基数;q1是1或2并且指示亚甲基数;q2是1或2并且指示亚甲基数;X是氢、羟基、烷氧基或卤素;Y是氰基、C1‑
C6‑
烷基、C1‑
C6‑
烷氧基

C1‑
C6‑
烷基、C1‑
C6‑
烷基硫烷基

C1‑
C6‑
烷基、C1‑
C6‑
烷基亚磺酰基

C1‑
C6‑
烷基、C1‑
C6‑
烷基磺酰基

C1‑
C6‑
烷基、C3‑
C6‑
烯基硫烷基

C1‑
C6‑
烷基、C3‑
C6‑
烯基亚磺酰基

C3‑
C6‑
烷基、C3‑
C6‑
烯基磺酰基

C1‑
C6‑
烷基、C3‑
C6‑
炔基硫烷基

C1‑
C6‑
烷基、C3‑
C6‑
炔基亚磺酰基

C1‑
C6‑
烷基、C1‑
C6‑
炔基磺酰基

C1‑
C6‑
烷基、R
a
R
b
NC(O)、R
c
C(O)NR
d
、R
e
SO2NR
f
、R
g
O

N=CR
h
、4至6元非芳香族杂环环体系——其中一个或两个碳独立地被氮、氧、硫或磺酰基替代、苯基、被1至3个独立地选择的取代基R8取代的苯基、5或6元单环杂芳基、或被1至3个独立地选择的取代基R9取代的5或6元单环杂芳基;
A是氰基、C1‑
C6‑
氰基烷基、C2‑
C6‑
氰基烯基、C3‑
C6‑
氰基环烷基、C1‑
C6‑
卤代烷基、C1‑
C6‑
卤代烯基、C3‑
C6‑
卤代环烷基、C1‑
C6‑
烷氧基羰基、C2‑
C6‑
烯氧基羰基、C2‑
C6‑
炔氧基羰基、C1‑
C6‑
烷基硫烷基

C1‑
C6‑
烷基、C1‑
C6‑
烷基亚磺酰基

C1‑
C6‑
烷基、C1‑
C6‑
烷基磺酰基

C1‑
C6‑
烷基、R
i
SO2、R
j
R
k
NSO2、苯基、被1至3个独立地选择的取代基R
10
取代的苯基、杂芳基(其是5或6元单环的或9或10元二环的)、或被1至3个独立地选择的取代基R
11
取代的杂芳基(其是5或6元单环的或9或10元二环的);R
a
、R
b
、R
c
、R
d
、R
f
、R
g
、R
h
、R
j
和R
k
独立地选自氢、C1‑
C6‑
烷基、C1‑
C6‑
卤代烷基、C2‑
C6‑
烯基、C2‑
C6‑
卤代烯基、C2‑
C6‑
炔基、C2‑
C6‑
卤代炔基、C3‑
C6‑
环烷基和C3‑
C6‑
卤代环烷基;R
e
和R
i
独立地选自C1‑
C6‑
烷基、C1‑
C6‑
卤代烷基、C2‑
C6‑
烯基、C2‑
C6‑
卤代烯基、C2‑
C6‑
炔基、C2‑
C6‑
卤代炔基、C3‑
C6‑
环烷基和C3‑
C6‑
卤代环烷基;R5独立地选自卤素、氰基、C1‑
C6‑
烷基、C1‑
C6‑
卤代烷基、C2‑
C6‑
烯基、C2‑
C6‑
卤代烯基、C2‑
C6‑
炔基、C2‑
C6‑
卤代炔基、C3‑
C6‑
环烷基、C3‑
C6‑
卤代环烷基、C1‑
C6‑
烷氧基、C1‑
C6‑
卤代烷氧基、C1‑
C6‑
烷基磺酰基、和C1‑
C6‑
卤代烷基硫烷基;并且如果两个C1‑
C3‑
卤代烷氧基在相邻的原子上取代,则它们可以与所述苯基环的碳一起形成5

或6

元环(如

OC1‑
C2‑
卤代烷基O

);并且R6、R7、R8、R9、R
10
、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O
申请(专利权)人:先正达农作物保护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