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的化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8160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Ar1以及Ar2分别独立地选自苯基、联苯基或萘基;Z选自N或CH。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化合物结构具有较大的共轭结构,基团刚性较强,分子间不易结晶,也使得分子间距离变大,分子间核心之间的互相作用力减弱具有较低的蒸镀温度,使得产品的工业使用窗口变宽;同时,较大的空间结构使得化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大大的提高,这样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及化学稳定性;进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在OLED器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更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好的产业化前景。好的产业化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OLED,Organic Light Emission Diodes)器件技术具有薄、自发光、宽视角、低能耗、高效率、色彩丰富、响应速度快、适用温度广、驱动电压低、可制作柔性可弯曲与透明的显示面板以及环境友好等独特优点,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一般由两个对置的电极和插入在该两个电极之间的至少一层有机发光化合物组成,电荷被注入到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形成的有机层中,以形成电子和空穴对,使具有荧光或磷光特性的有机化合物产生光发射。
[0003]发光材料分为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发光层的形成方法是荧光主体材料中掺杂磷光材料(有机金属)的方法或荧光主体材料掺杂荧光掺杂剂(包含氮的有机物)的方法。为了实现有效的能量传递,通常要求主体材料的能隙大于染料、且三线态能级要高于染料分子的三线态能级,这样才能顺利把T1态能量从主体材料传递至磷光染料或将三线态激子限制于染料分子中,从而实现高效率的磷光发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Ar1以及Ar2分别独立地选自苯基、联苯基或萘基;Z选自N或C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以及Ar2分别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以及Ar2分别独立地选自C1‑
C4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C1‑
C4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或C1‑
C4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选自: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帅翟晓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