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屏蔽线缆及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681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屏蔽线缆及新能源汽车,其中高压屏蔽线缆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导体芯层、绝缘层、屏蔽层和护套层,其中,屏蔽层由内向外依次设为第一铝箔层、金属编织网层和第二铝箔层。通过对屏蔽层进行改进,屏蔽层包括中间的一层金属编织网层和两侧的两层铝箔层,相比传统的线缆,其屏蔽层的层数有所增加,使得屏蔽线缆达到良好的屏蔽效率,从而很好的屏蔽从高压部件本体带出的电磁辐射,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的EMC问题。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的EMC问题。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的EMC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屏蔽线缆及新能源汽车


[0001]本技术属于线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屏蔽线缆及具有该线缆的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动力直接使用电驱动系统,高压部件的使用会使电磁干扰问题更为严重。动力系统由于电流在极短时间内的跳动以及大功率半导体开关的快速移动会发出强烈的辐射以及电磁干扰。因此,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EMC问题更加突出。
[0003]想要从高压部件本体上彻底解决EMC问题很难做到,目前采取的EMC设计方案都是本体抑制加高压线缆屏蔽的措施,而传统的屏蔽方案已经不能有效屏蔽电磁辐射。
[0004]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的适用于新能源车的高压屏蔽线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屏蔽线缆及新能源汽车,通过对屏蔽层的改进,使得屏蔽线缆达到良好的屏蔽效率,从而很好的屏蔽从高压部件本体带出的电磁辐射,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的EMC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屏蔽线缆,所述高压屏蔽线缆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导体芯层、绝缘层、屏蔽层和护套层,其中,所述屏蔽层由内向外依次设为第一铝箔层、金属编织网层和第二铝箔层。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铝箔层和第二铝箔层均为单面导电,且导电面与所述金属编织网层贴合。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铝箔层和第二铝箔层均为铝箔麦拉。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铝箔层和第二铝箔层的厚度一致。
[0011]可选的,所述金属编织网层的编织密度为85%。
[0012]可选的,所述屏蔽层的径向厚度要小于所述绝缘层和/或所述护套层。
[0013]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上述的高压屏蔽线缆。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5]本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屏蔽线缆,通过对屏蔽层进行改进,屏蔽层包括中间的一层金属编织网层和两侧的两层铝箔层,相比传统的线缆,其屏蔽层的层数有所增加,使得屏蔽线缆达到良好的屏蔽效率,从而很好的屏蔽从高压部件本体带出的电磁辐射,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的EMC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屏蔽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屏蔽线缆与接插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现有传统的高压屏蔽线缆的屏蔽效率(转移阻抗)的测试数据图;
[0020]图4为现有传统的高压屏蔽线缆的屏蔽效率(屏蔽衰减)的测试数据图;
[0021]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高压屏蔽线缆的屏蔽效率(转移阻抗)的测试数据图;
[0022]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高压屏蔽线缆的屏蔽效率(屏蔽衰减)的测试数据图。
[0023]其中:1、导体芯层;2、绝缘层;3、第一铝箔层;4、金属编织网层;5、第二铝箔层;6、护套层;7、接插件;8、连接环;81、搭接环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5]实施例:
[0026]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屏蔽线缆,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导体芯层1、绝缘层2、屏蔽层和护套层6。其中,屏蔽层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铝箔层3、金属编织网层4和第二铝箔层5。
[0027]上述技术方案的高压屏蔽线缆,通过对屏蔽层进行改进,屏蔽层包括中间的一层金属编织网层4和两侧的两层铝箔层,相比传统的线缆,其屏蔽层的层数有所增加。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铝箔层3和第二铝箔层5为铝箔麦拉,单面导电,更具体的,导电面与金属编织网层4贴合。金属编织网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铜丝或其他金属材料交叉编织而成,也可以采用铜丝与其他金属材料混合交叉编织而成,编织密度为85%,可以大大加强屏蔽效率。如果再继续增加编织密度,只会增加成本,对辐射发射的屏蔽改善不明显。一个可选的实施例,第一铝箔层3和第二铝箔层5的厚度一致。
[0028]本实施例中,屏蔽层的径向厚度要小于绝缘层2和/或护套层6。如图1所示,屏蔽层的径向厚度既小于绝缘层2也小于护套层6,或者屏蔽层的径向厚度可以小于绝缘层2和护套层6的其中一个。具体厚度不做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比如成本等考虑所需厚度。
[0029]对于绝缘层2和护套层6的材质以及厚度不做特别限定。为现有常规的绝缘材料和护套材料。
[0030]本实施例的高压屏蔽线缆,还包括接插件7,其中接插件7与线缆的屏蔽层之间采用360
°
环接。如图2所示,接插件7与线缆的屏蔽层之间采用连接环8搭接,连接环8包括环本体和外表面为锥面的搭接环部81,使得屏蔽层与接插件7形成360
°
接触,确保电气性能。
[0031]为了验证本实施例线缆的屏蔽效率,申请人采用三同轴法测试,在屏蔽效率的两个重要的参数转移阻抗和屏蔽衰减方面,本申请的线缆相比传统的线缆的屏蔽效率有了很大的改善,具体如下表及图3至6图所示。
[0032][0033]由此可知,本申请的高压屏蔽线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可以保证车辆顺利通过欧盟EMC测试,同时辐射发射符合ECE R10的要求。
[003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高压屏蔽线缆。
[0035]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屏蔽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屏蔽线缆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导体芯层(1)、绝缘层(2)、屏蔽层和护套层(6),其中,所述屏蔽层由内向外依次设为第一铝箔层(3)、金属编织网层(4)和第二铝箔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屏蔽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箔层(3)和第二铝箔层(5)均为单面导电,且导电面与所述金属编织网层(4)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屏蔽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箔层(3)和第二铝箔层(5)均为铝箔麦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屏蔽线缆,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谭福伦聂石启杜卫彬司炎鑫
申请(专利权)人: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