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框架和穿梭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61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框架和穿梭车。支撑框架包括至少一个方形管。方形管具有四个外壁且包括第一折弯件和第二折弯件。第一折弯件至少形成方形管的三个外壁,第二折弯件连接在第一折弯件的内侧且包括与三个外壁中的至少一个外壁平行的加强壁,加强壁设置在至少一个外壁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撑框架的方形管由第一折弯件和第二折弯件组成,且第二折弯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折弯件内部的加强壁,进而可对方形管需要加强的外壁进行定向加强,进而实现在不增大体积的情况下来提高方形管的强度。在不增大体积的情况下来提高方形管的强度。在不增大体积的情况下来提高方形管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框架和穿梭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框架和穿梭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支撑框架一般采用标准型材中的方钢管、矩形钢管、角钢、槽钢和工字钢。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支撑框架包括多个方钢管11a,图中示出连接在同一端的三个方钢管11a,该方钢管11a的四个面壁厚是一样的,若要增大强度则需要将方钢管的型材加大一号,那么就需要加大方钢管的体积。而且如图1所示,在三个方钢管11a连接后,其中一个方钢管11a的端部开口裸露在外,这样需要单独制作方形钢片与该裸露的端部开口焊接来封闭该端部开口。
[0003]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陈述仅提供与本技术有关的
技术介绍
,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撑框架和穿梭车,以在不增大体积的情况下对强度进行加强。
[0005]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支撑框架,包括:
[0006]至少一个方形管,方形管具有四个外壁且包括第一折弯件和第二折弯件,第一折弯件至少形成方形管的三个外壁,第二折弯件连接在第一折弯件的内侧且包括与三个外壁中的至少一个外壁平行的加强壁,加强壁设置在至少一个外壁的内侧。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折弯件包括第一底壁以及相对设置在第一底壁两侧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的远离第一底壁的一端具有与第一底壁平行设置的弯折段,第二折弯件包括第二底壁以及相对设置在第二底壁两侧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三侧壁与第一侧壁平行且间隔设置,第四侧壁与第二侧壁贴合连接,第二底壁和第三侧壁之间的折弯处与弯折段连接。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侧壁的长度大于第四侧壁的长度。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折弯件包括第一底壁以及相对设置在第一底壁两侧的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二折弯件包括第二底壁以及相对设置在第二底壁两侧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二折弯件连接在第一折弯件的内侧,以使得第二底壁与第一折弯件共同围合形成方形管的四个壁面。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方形管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方形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方形管以及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三方形管,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互垂直,第一方形管、第二方形管和第三方形管的端部彼此连接,第二方形管的端部抵接在第一方形管的一侧,第三方形管的端部抵接在第一方形管的上方。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方形管还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第三方形管还包括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拼合以覆盖第一方形
管的端部开口。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均为直角三角形。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折弯件和第二折弯件均为钣金件,且第一折弯件和第二折弯件焊接形成方形管。
[0014]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穿梭车,包括上述支撑框架。
[0015]基于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支撑框架包括至少一个方形管。方形管具有四个外壁且包括第一折弯件和第二折弯件。第一折弯件至少形成方形管的三个外壁,第二折弯件连接在第一折弯件的内侧且包括与三个外壁中的至少一个外壁平行的加强壁,加强壁设置在至少一个外壁的内侧。本技术的支撑框架的方形管由第一折弯件和第二折弯件组成,且第二折弯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折弯件内部的加强壁,进而可对方形管需要加强的外壁进行定向加强,进而实现在不增大体积的情况下来提高方形管的强度。
[0016]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框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穿梭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中的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中第一方形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3中第一方形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3中第二方形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图3中第二方形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图3中第三方形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图3中第三方形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第一方形管、第二方形管和第三方形管的连接示意图。
[0028]图11为第一方形管、第二方形管和第三方形管的另一个角度的连接示意图。
[0029]图12为第一方形管、第二方形管和第三方形管的连接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
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32]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0033]穿梭车是在仓储物流系统中将货物运送到指定地点的设备。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方形管,所述方形管具有四个外壁且包括第一折弯件和第二折弯件,所述第一折弯件至少形成所述方形管的三个外壁,所述第二折弯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折弯件的内侧且包括与所述三个外壁中的至少一个外壁平行的加强壁,所述加强壁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外壁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件包括第一底壁以及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壁两侧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远离第一底壁的一端具有与第一底壁平行设置的弯折段,所述第二折弯件包括第二底壁以及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壁两侧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贴合连接,所述第二底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之间的折弯处与所述弯折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侧壁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件包括第一底壁以及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壁两侧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折弯件包括第二底壁以及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壁两侧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二折弯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折弯件的内侧,以使得所述第二底壁与所述第一折弯件共同围合形成所述方形管的四个壁面。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