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穴镜片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55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穴镜片模具,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模组件、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上模板、上模仁,下模组件包括下模仁、下模板、下模座,该上模仁具有模腔,该下模仁具有型芯凸部,该模腔具有四个上镜片型腔,该型芯凸部具有四个下镜片型腔,该型芯凸部具有流道,该流道包括主流道及四个副流道,四个副流道分别为左侧第一副流道、左侧第二副流道、右侧第一副流道、右侧第二副流道;该左侧第一副流道、左侧第二副流道两者构成第一“Z”字形副流道,该右侧第一副流道、右侧第二副流道两者构成第二“Z”字形副流道;借此,其实现了一模多穴结构,提高了产能和生产效率,且具备“Z”字流道结构,具备一定的缓冲流入能力。具备一定的缓冲流入能力。具备一定的缓冲流入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穴镜片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镜片模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多穴镜片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镜片通常采用注塑成型模具加工制成,使用注塑成型模具制作镜片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现有技术中的镜片注塑成型模具,其通常包括上模座、上模板、上模仁、下模仁、下模板、下模座,于上模仁、下模仁中分别设置一个型腔和一个型芯,这样的一模一穴结构,一次只能生产一个产品,产能低下,生产效率较低,以及,其流道通常为直型结构,缺乏缓冲能力,不利于熔液的流入控制。
[0003]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穴镜片模具,其实现了一模多穴结构,提高了产能和生产效率,且具备“Z”字流道结构,具备一定的缓冲流入能力。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多穴镜片模具,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模组件、下模组件;该上模组件包括自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模板、上模仁,该上模仁嵌设于上模板的下表面,该下模组件包括自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下模仁、下模板、下模座,该下模仁嵌设于下模板的上表面;该上模仁具有模腔,该下模仁具有型芯凸部,该型芯凸部适配于模腔;
[0007]该模腔具有四个上镜片型腔,四个上镜片型腔围绕模腔的中心依次沿环形间距布置,该型芯凸部具有四个下镜片型腔,四个下镜片型腔围绕型芯凸部的中心依次沿环形间距布置,该上镜片型腔与下镜片型腔相适配以构成镜片型腔;
[0008]该型芯凸部具有流道,该流道包括主流道及四个副流道,四个副流道分别为左侧第一副流道、左侧第二副流道、右侧第一副流道、右侧第二副流道;该左侧第一副流道、左侧第二副流道分别连通于主流道的左侧的前后两侧,该左侧第一副流道、左侧第二副流道两者构成第一“Z”字形副流道,该右侧第一副流道、右侧第二副流道分别连通于主流道的右侧的前后两侧,该右侧第一副流道、右侧第二副流道两者构成第二“Z”字形副流道。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流道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左侧弧形过渡段、右侧弧形过渡段,所述左侧第一副流道、左侧第二副流道分别连通于左侧弧形过渡段的中部两侧,所述右侧第一副流道、右侧第二副流道分别连通于右侧弧形过渡段的中部两侧。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侧第一副流道、左侧第二副流道分别具有左侧第一流入口、左侧第二流入口,所述左侧第一流入口、左侧第二流入口分别连通于相应的位于型芯凸部左侧的两下镜片型腔。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右侧第一副流道、右侧第二副流道分别具有右侧第一流入口、右侧第二流入口,所述右侧第一流入口、右侧第二流入口分别连通于相应的位于型芯
凸部右侧的两下镜片型腔。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模板与下模座之间设置有支撑板组件,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有两竖直板、两横向板、支撑柱;两竖直板竖直前后间距对称设置;两横向板上下层叠式设置,并位于两竖直板的前后间距之间;两横向板通过定位螺丝锁固在一起;所述支撑柱的一端抵接于下模板下方,另一端抵接于横向板上方。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模板、下模座、两竖直板之间围构形成一缓冲空间,所述两横向板位于缓冲空间内;所述两横向板分别为上层横向板、下层横向板;所述支撑柱的一端抵接于下模板下方,另一端抵接于上层横向板的上方。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模仁、下模仁均呈方形结构,所述上模仁的底部四角部位均向下凸设有定位凸块,所述下模仁的底部四角部位均向下凹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凸块适配于相应的定位槽内。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镜片型腔的外侧于上模仁上设置有辅助成型凸部,所述下镜片型腔的外侧于下模仁上设置有辅助成型凹部,所述辅助成型凸部与辅助成型凹部相适配以构成辅助成型部。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于上模仁的模腔设置四个上镜片型腔,于下模仁的型芯凸部设置四个下镜片型腔,上镜片型腔与下镜片型腔相适配以构成镜片型腔,如此,具备四个镜片型腔,从而使其实现了一模多穴结构,提高了产能和生产效率;以及,通过左侧第一副流道、左侧第二副流道两者构成第一“Z”字形副流道,右侧第一副流道、右侧第二副流道两者构成第二“Z”字形副流道,使其具备“Z”字流道结构,从而具备一定的缓冲流入能力。
[00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下模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下模仁的俯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上模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识说明:
[0023]10、上模座
ꢀꢀꢀꢀꢀꢀꢀꢀꢀꢀꢀꢀꢀꢀ
20、上模板
[0024]30、上模仁
ꢀꢀꢀꢀꢀꢀꢀꢀꢀꢀꢀꢀꢀꢀ
31、模腔
[0025]32、上镜片型腔
ꢀꢀꢀꢀꢀꢀꢀꢀꢀꢀ
33、定位凸块
[0026]34、辅助成型凸部
ꢀꢀꢀꢀꢀꢀꢀꢀ
40、下模仁
[0027]41、型芯凸部
ꢀꢀꢀꢀꢀꢀꢀꢀꢀꢀꢀꢀ
42、下镜片型腔
[0028]43、主流道
ꢀꢀꢀꢀꢀꢀꢀꢀꢀꢀꢀꢀꢀꢀ
44、左侧第一副流道
[0029]45、左侧第二副流道
ꢀꢀꢀꢀꢀꢀ
46、右侧第一副流道
[0030]47、右侧第二副流道
ꢀꢀꢀꢀꢀꢀ
401、左侧弧形过渡段
[0031]402、右侧弧形过渡段
ꢀꢀꢀꢀꢀ
403、左侧第一流入口
[0032]404、左侧第二流入口
ꢀꢀꢀꢀꢀ
405、右侧第一流入口
[0033]406、右侧第二流入口
ꢀꢀꢀꢀꢀ
407、定位槽
[0034]408、辅助成型凹部
ꢀꢀꢀꢀꢀꢀꢀ
50、下模板
[0035]60、下模座
ꢀꢀꢀꢀꢀꢀꢀꢀꢀꢀꢀꢀꢀꢀ
70、支撑板组件
[0036]71、竖直板
ꢀꢀꢀꢀꢀꢀꢀꢀꢀꢀꢀꢀꢀꢀ
72、支撑柱
[0037]73、缓冲空间
ꢀꢀꢀꢀꢀꢀꢀꢀꢀꢀꢀꢀ
74、上层横向板
[0038]75、下层横向板
ꢀꢀꢀꢀꢀꢀꢀꢀꢀꢀ
80、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9]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0040]一种多穴镜片模具,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模组件、下模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穴镜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模组件、下模组件;该上模组件包括自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模板、上模仁,该上模仁嵌设于上模板的下表面,该下模组件包括自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下模仁、下模板、下模座,该下模仁嵌设于下模板的上表面;该上模仁具有模腔,该下模仁具有型芯凸部,该型芯凸部适配于模腔;该模腔具有四个上镜片型腔,四个上镜片型腔围绕模腔的中心依次沿环形间距布置,该型芯凸部具有四个下镜片型腔,四个下镜片型腔围绕型芯凸部的中心依次沿环形间距布置,该上镜片型腔与下镜片型腔相适配以构成镜片型腔;该型芯凸部具有流道,该流道包括主流道及四个副流道,四个副流道分别为左侧第一副流道、左侧第二副流道、右侧第一副流道、右侧第二副流道;该左侧第一副流道、左侧第二副流道分别连通于主流道的左侧的前后两侧,该左侧第一副流道、左侧第二副流道两者构成第一“Z”字形副流道,该右侧第一副流道、右侧第二副流道分别连通于主流道的右侧的前后两侧,该右侧第一副流道、右侧第二副流道两者构成第二“Z”字形副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穴镜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左侧弧形过渡段、右侧弧形过渡段,所述左侧第一副流道、左侧第二副流道分别连通于左侧弧形过渡段的中部两侧,所述右侧第一副流道、右侧第二副流道分别连通于右侧弧形过渡段的中部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穴镜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第一副流道、左侧第二副流道分别具有左侧第一流入口、左侧第二流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鹃胡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星添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