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管锚
[0001]本技术涉及油田采油领域中所用的井下作业工具,具体为一种油管锚。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0820076542.7的一种新型油管锚,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底端穿插安装有插接管,所述插接管的顶端穿插安装有异径管,所述异径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扣接管,所述管体的底端且位于插接管的外壁设置有缓冲座
……
可有效的将管体底部受到的冲击力度进行吸收,提高了油管锚的抗冲击效果,同时,保护结构从异径管的侧面可起到抗冲击保护的作用,油管锚的抗冲击效果佳,也有利于防止异径管与管体的接口处受到冲击断裂;但是本技术中缓冲座与管体是通过铁片与磁铁的配合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一旦磁铁的磁性减弱或者失去磁性,磁铁就无法吸附铁片,从而无法将缓冲座与管体固定连接在一起,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管锚,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油管锚,包括管体和缓冲座,管体的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管锚,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和缓冲座(6),管体(1)的底端穿插安装有插接管(2),插接管(2)的顶端穿插安装有异径管(3),异径管(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扣接管(4),异径管(3)的外壁上套接有保护结构(5),插接管(2)上固定安装挡盘(7),挡盘(7)顶面与管体(1)底端接触,插接管(2)外周开设外螺纹,外螺纹位于挡盘(7)下方,缓冲座(6)顶面中部开设螺纹通孔I(8),插接管(2)底端穿过螺纹通孔I(8),且插接管(2)外周开设的外螺纹能够与螺纹通孔I(8)螺纹配合,缓冲座(6)顶面左前方和右后方均固定安装弧形插板I(9),两个弧形插板I(9)对称分布,弧形插板I(9)两侧靠近上方处分别开设凹槽(10),凹槽(10)内设有弧形插板II(11),弧形插板II(11)两端为楔面,弧形插板II(11)内侧与对应凹槽(10)内壁之间通过弹簧I(12)连接,管体(1)底端左后方和右前方均固定安装弧形板(13),两个弧形板(13)对称分布,弧形板(13)位于插接管(2)外侧,位于左后方的弧形板(13)前端中部以及位于右前方的弧形板(13)后端中部分别开设弧形插槽I(14),位于左后方的弧形插槽I(14)后端以及位于右前方的弧形插槽I(14)前端均封闭,弧形插槽I(14)内左右两侧靠近上方处分别开设弧形插槽II(15),位于左后方的弧形插槽II(15)前端以及位于右后方的弧形插槽II(15)后端开口,弧形插板I(9)与弧形插槽I(14)相对应,且弧形插板I(9)能够插入对应的弧形插槽I(14)内,弧形插板II(11)与弧形插槽II(15)相对应,且弧形插板II(11)能够插入对应的弧形插槽II(15)内,位于左后方的弧形插槽I(14)前端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卫海,尚兴宾,刘春兴,赵磊,王学用,张培涛,王蓉,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百华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