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横管降膜-满液蒸发的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343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横管降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横管降膜

满液蒸发的制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系统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横管降膜

满液蒸发的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横管降膜蒸发器和满液式蒸发器都可作为制冷用蒸发器,其中横管降膜蒸发器传热系数高,即使在传热温差比较小时,传热过程也能够顺利进行;降膜式蒸发器可比满液式蒸发器节省30%的制冷剂量,不仅可降低制冷剂的初投入和维护成本,又可降低制冷剂泄漏几率,使替代制冷剂的选择范围扩大;横管降膜蒸发器管外制冷剂流体的压力降小,并且无由液位产生的静压头,使得管外的制冷剂的温差损失小、沸点稳定,便于参数的控制和实验的操作;另外,横管降膜蒸发器也具有良好的回油性;但是制冷用的横管降膜蒸发器由于其传热机制复杂、制冷剂分配困难、容易造成“蒸发管干斑”等缺点限制了它的应用。
[0003]而满液式蒸发器因蒸发管表面为液体润湿,因此表面传热系数高,管程走水,壳程为相变状态的液态制冷剂,换热形式为液体与液体换热,传热温差小,但是满液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充灌量大,且满液式蒸发器回油难。
[0004]综合横管降膜蒸发器和满液式蒸发器的优缺点,设计一种可实现降膜蒸发和满液蒸发之间的切换的制冷系统,以便适用不同的应用环境。
[0005]如公开号为CN20983860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多效发生器及吸收式动力

抽气喷射制冷发电循环系统,包括壳体、入口、回流口、稀溶液出口、温水管和布液器,入口和回流口和稀溶液出口均设置在壳体上,入口包括降膜蒸发入口、升膜蒸发入口和满液蒸发入口,降膜蒸发入口和升膜蒸发入口、回流口和气体出口设置在壳体的顶部表面,满液蒸发入口和稀溶液出口设置在壳体的底部表面,温水管和布液器设置在壳体内,壳体内从上至下间隔设置数层布液器,每层布液器的上方均设有温水管,最后一层布液器的下方设有至少议程温水管;所述专利利用海洋温差能这种广泛存在的低品位热能,驱动吸收式工质进行冷

电联供循环,不需要太阳能,废热、余热就可独立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但是,所述专利整体系统设置复杂,使用不便,且无法对未蒸发的制冷剂液体进行循环蒸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现有的制冷系统采用单一的蒸发器,无法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系统设置复杂,使用不便,且无法对未蒸发的制冷剂液体进行循环蒸发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设置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实现降膜蒸发和满液蒸发之间的切换,能够适用多种不同的应用环境,且可对未蒸发的制冷剂液体进行循环蒸发的基于横管降膜

满液蒸发的制冷系统。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横管降膜

满液蒸发的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和水路循环系统,所述水路循环系统与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相连接;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顺次闭环连接汽液分离器、的压缩机、油分离器、冷凝器、
干燥过滤器、节流阀及蒸发器;所述节流阀和所述蒸发器之间设有切换阀;所述蒸发器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切换阀的不同出口端相连的降膜蒸发入口和满液蒸发入口。
[0008]本技术低压制冷剂蒸汽经压缩机压缩后,变为高压的过热蒸汽经过油分离器后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放热后,通过干燥过滤器后进入节流阀节流降压,节流后的两相工质进入蒸发器中吸热蒸发,再进入汽液分离器进行分离,最后低压的制冷剂蒸汽回到压缩机,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所述蒸发器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切换阀的不同出口端相连的降膜蒸发入口和满液蒸发入口;整体系统设置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实现蒸发器的降膜蒸发和满液蒸发的切换,能够适用多种不同的应用环境。
[0009]优选的,所述蒸发器包括外套管、换热管及布液器;所述换热管和布液器均设于所述外套管内;所述外套管底部连接有用于将未蒸发的制冷剂液体循环输送至所述蒸发器中继续蒸发的再循环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布液器包括设于所述外套管内的喷淋管和用于调节喷淋管高度的高度调节阀;所述高度调节阀与所述喷淋管相连接;所述喷淋管上间隔均匀设有若干个喷淋孔;所述降膜蒸发入口位于设于所述喷淋管上。
[0011]优选的,所述喷淋孔的孔径为1.5mm~2.5mm,相邻喷淋孔的间距为15mm~25mm。
[0012]优选的,所述再循环结构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截止阀、第一流量计及泵体;所述截止阀、第一流量计及泵体均设置在循环管上;所述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外套管底部相连通,另一端与喷淋管相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喷淋管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回液口;所述循环管与所述回液口相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降膜蒸发入口设置两个;两个降膜蒸发入口对称设于所述回液口的两侧。
[0015]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阀位于回液口和降膜蒸发入口之间。
[0016]优选的,所述水路循环系统包括与所述蒸发器相连接的冷冻水系统和用于冷却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汽的冷却水系统,所述冷却水系统与所述冷凝器相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冷冻水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水箱、水泵、流量计及流量调节阀;所述水箱的出水口和所述换热管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出水端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相连通。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整体制冷系统设置合理,蒸发器可进行降膜蒸发或满液蒸发的切换应用,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环境;
[0020]2)本技术相比较单一的降膜蒸发器或满液蒸发器,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降膜蒸发或满液蒸发,不仅可提高换热效率,同时可节约资源,减少能耗。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布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喷淋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冷冻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中:10

汽液分离器;11

压缩机;12

油分离器;13

冷凝器;14

干燥过滤器;15

节流阀;16

电磁阀;17

第二流量计;2

蒸发器;21

外套管;22

换热管;221

进水端;222

出水端;23

降膜蒸发入口;24

满液蒸发入口;25

制冷剂出口端;26

可视窗口;27

排液口;3

切换阀;4

布液器;41

喷淋管;42

高度调节阀;43

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横管降膜

满液蒸发的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和水路循环系统,所述水路循环系统与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顺次闭环连接的汽液分离器(10)、压缩机(11)、油分离器(12)、冷凝器(13)、干燥过滤器(14)、节流阀(15)及蒸发器(2);所述节流阀(15)和所述蒸发器(2)之间设有切换阀(3);所述蒸发器(2)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切换阀(3)的不同出口端相连的降膜蒸发入口(23)和满液蒸发入口(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横管降膜

满液蒸发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2)包括外套管(21)、换热管(22)及布液器(4);所述换热管(22)和布液器(4)均设于所述外套管(21)内;所述外套管(21)底部连接有用于将未蒸发的制冷剂液体循环输送至所述蒸发器(2)中继续蒸发的再循环结构(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横管降膜

满液蒸发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液器(4)包括设于所述外套管(21)内的喷淋管(41)和用于调节喷淋管(41)高度的高度调节阀(42);所述高度调节阀(42)与所述喷淋管(41)相连接;所述喷淋管(41)上间隔均匀设有若干个喷淋孔(43);所述降膜蒸发入口(23)位于设于所述喷淋管(4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横管降膜

满液蒸发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孔(43)的孔径为1.5mm~2.5mm,相邻喷淋孔(43)的间距为15mm~25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横管降膜

满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