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框车门的B柱加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33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框车门的B柱加强结构,包括B柱外板和B柱内板,B柱外板和B柱内板相扣,B柱外板下部设置有补强板,B柱外板中部分朝向B柱内板方向中部分设置有短式支撑板,B柱内板上部设置有高调器安装板,高调器安装板往下延伸并和短式支撑板重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撑板只覆盖安装在B柱上受力最多,强度最低的中段部分,在不减弱关键部位强度的同时可以减轻B柱整体重量,高调器安装板往下延伸并和短式支撑板重叠,利用高调器安装板来进一步增强B柱的结构强度,提高防侧撞的性能,减小碰撞侵入量。撞侵入量。撞侵入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框车门的B柱加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车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无框车门的B柱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的发展,安全性问题最近也成为车企和社会的关注点,尤其是对于侧面碰撞的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0003]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采用无框车门结构较多。无框车门采用玻璃压紧门洞密封胶条来实现密封,导致B柱加强板上部Y向截面很小,B柱外板及内板的上部和下部截面深度差别大,导致中间过渡区域抗弯性能差。在侧面碰撞中,B柱中部容易折弯变形,导致侵入量和侵入速度大,不利于乘员保护。
[0004]现有技术多为针对传统车型所设计的车身结构,少数针对无框车门的B柱结构设计,则在结构上不够紧凑,不利于轻量化,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无框车门汽车B柱侧碰结构”,其公告号CN112776893A,包括B柱加强板和B柱内板,B柱加强板和B柱内板围成闭合空腔结构,闭合空腔结构内设有B柱支撑板和B柱支撑封板,B柱支撑板与B柱加强板固定,B柱支撑板与B柱支撑封板围成内封闭空腔,闭合空腔结构和内封闭空腔形成回字形腔体,增加B柱支撑板及B柱支撑封板,整体B柱上部结构呈现为回字形腔体,双重腔体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大大提高抗变形能力,但是B柱支撑板及支撑封板等,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轻量化和提高新能源车型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框车门的B柱强度与轻量化无法兼得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的B柱加强结构,在满足侧面碰撞性能要求的同时,满足车辆轻量化要求。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无框车门的B柱加强结构,包括B柱外板和B柱内板, B柱外板和B柱内板相扣,B柱外板下部设置有补强板,B柱外板中部分朝向B柱内板方向中部分设置有短式支撑板,B柱内板上部设置有高调器安装板,高调器安装板往下延伸并和短式支撑板重叠。
[0007]本方案中采用的支撑板结构长度更短,安装在B柱上受力最多,强度最低的中段部分,在不减弱关键部位强度的同时可以减轻B柱整体重量,高调器安装板往下延伸并和短式支撑板重叠,可有效的利用高调器安装板来增强B柱的结构强度,提高防侧撞的性能,减小碰撞侵入量。
[0008]作为优选,所述短式支撑板轴向截面呈“几”字型结构,提高短式支撑板侧撞方向的抗弯性能,提升碰撞安全性能。
[0009]作为优选,所述短式支撑板开口朝B柱外板,朝向B柱内板,通过焊接两者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结合B柱内外板之间的腔体形成双腔体结构,进一步增强B柱中部的抗弯能力。
[0010]作为优选,所述短式支撑板边缘设置有焊接边,方便短式支撑板焊接到B柱外板
上。
[0011]作为优选,所述B柱内板由B柱上内板和B柱下内板组成,其中B柱上内板为热成型材料,B柱下内板为普通高强钢,通过分段设计,可以匹配B柱上下段的强度的同时,减少B柱重量,有利于侧面碰撞中B柱变形模式优化,减小碰撞侵入量,提升碰撞安全性能。
[0012]作为优选,所述短式支撑板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布置的“几”字形加强筋,加强短式支撑板强度。
[0013]作为优选,所述高调器安装板轴向截面为边较短的“几”字形,开口朝向朝向B柱外板,提高高调器的结构强度。
[0014]作为优选,所述高调器安装板轴向截面呈“W”形,开口朝向B柱外板,在提高高调器的结构强度的同时,避免高调器安装板与短式支撑板相对的面互相干扰影响侧碰时的结构强度。
[0015]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支撑板只覆盖安装在B柱上受力最多,强度最低的中段部分,在不减弱关键部位强度的同时可以减轻B柱整体重量,高调器安装板往下延伸并和短式支撑板重叠,利用高调器安装板来进一步增强B柱的结构强度,提高防侧撞的性能,减小碰撞侵入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短式支撑板立体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高调器安装板立体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安装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1]图中:B柱外板1、补强板11、B柱内板2、B柱上内板21、B柱下内板22、短式支撑板3、加强筋31、焊接边32、高调器安装板4、A柱外板5、门槛6。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无框车门的B柱加强结构,包括B柱外板1和B柱内板2, B柱外板1和B柱内板2相扣,B柱外板1下部设置有补强板11,B柱外板1中部分朝向B柱内板2方向中部分设置有短式支撑板3,B柱内板2上部设置有高调器安装板4,高调器安装板4往下延伸并和短式支撑板3重叠。
[0025]短式支撑板3轴向截面呈“几”字型结构,提高短式支撑板3侧撞方向的抗弯性能,沿长度方向布置“几”字形加强筋31,加强短式支撑板3强度,提升碰撞安全性能。边缘设置有焊接边32,方便短式支撑板3焊接到B柱外板1上。
[0026]短式支撑板3开口朝B柱外板1,朝向B柱内板2,通过焊接两者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结合B柱内外板之间的腔体形成双腔体结构,进一步增强B柱中部的抗弯能力。
[0027]B柱内板2由B柱上内板21和B柱下内板22组成,其中B柱上内板21为热成型材料,B柱下内板22为普通高强钢,通过分段设计,可以匹配B柱上下段的强度的同时,减少B柱重量,有利于侧面碰撞中B柱变形模式优化,减小碰撞侵入量,提升碰撞安全性能。
[0028]高调器安装板4轴向截面为边较短的“几”字形,开口朝向朝向B柱外板1,提高高调器的结构强度。
[0029]实施例二,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无框车门的B柱加强结构,包括B柱外板1和B柱内板2, B柱外板1和B柱内板2相扣,B柱外板1下部设置有补强板11,B柱外板1中部分朝向B柱内板2方向中部分设置有短式支撑板3,B柱内板2由B柱上内板21和B柱下内板22组成,B柱内板2上部设置有高调器安装板4,高调器安装板4往下延伸并和短式支撑板3重叠,高调器安装板4轴向截面呈“W”形,开口朝向B柱外板1,在提高高调器的结构强度的同时,避免高调器安装板4与短式支撑板3相对的面互相干扰影响侧碰时的结构强度。
[0030]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框车门的B柱加强结构,包括B柱外板和B柱内板,其特征在于,B柱外板和B柱内板相扣,B柱外板下部设置有补强板,B柱外板中部分朝向B柱内板方向中部分设置有短式支撑板,B柱内板上部设置有高调器安装板,高调器安装板往下延伸并和短式支撑板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框车门的B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式支撑板轴向截面呈“几”字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框车门的B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式支撑板开口朝B柱外板,朝向B柱内板。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框车门的B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式支撑板边缘设置有焊接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生田王昌胜彭海波王宏瑞王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