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绕包线加工用收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316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薄膜绕包线加工用收线装置,属于薄膜绕包线技术领域。该薄膜绕包线加工用收线装置包括基座组件、收线辊组件和绕包线电磁线圈。弹性折弯板逐渐压紧绕包线电磁线圈内壁,进而达到固定绕包线电磁线圈的目的,随着弹性折弯板变形,可使弹性折弯板压紧不同内径的绕包线电磁线圈,使该薄膜绕包线加工用收线装置可适应不同内径的绕包线电磁线圈使用,提高适用性,通过伸缩驱动杆的拉紧便可快速的安装绕包线电磁线圈,伸缩驱动杆松开后,解除伸缩驱动杆对第一连接管的压紧,解除弹性折弯板对绕包线电磁线圈的压紧,可将加工完后的绕包线电磁线圈抽离收线辊,可快速的完成绕包线电磁线圈的更换。完成绕包线电磁线圈的更换。完成绕包线电磁线圈的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绕包线加工用收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薄膜绕包线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薄膜绕包线加工用收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磁线圈是电机、电器、加点及电子信息、通讯等行业配套的基础材料行业,电磁线圈主要以漆包线为主,漆包线在加工时背后容易产生针孔、出现窄边、且涂覆不均匀、弯折时易开裂,薄膜绕包线正逐渐替代传统的漆包线作为电磁线圈使用,电磁线圈加工时,通过收线设备将薄膜绕包线卷绕于收线盘内,但是相关技术中,收线设备不便于快速的更换收线盘并且不同内径的收线盘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收线机构,不便于提高收线设备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薄膜绕包线加工用收线装置,旨在改善相关技术中的收线设备不便于快速的更换收线盘并且不同内径的收线盘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收线机构,不便于提高收线设备适用性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薄膜绕包线加工用收线装置包括基座组件、收线辊组件和绕包线电磁线圈。
[0006]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底座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绕包线加工用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组件(100),所述基座组件(100)包括底座板(110)、第一支撑板(120)和第二支撑板(130),所述第一支撑板(12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30)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板(110)上侧,所述第二支撑板(130)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20)一侧;收线辊组件(200),所述收线辊组件(200)包括收线件(210)、调节件(220)、两个第一推力球轴承(230)、压板(240)、伸缩驱动杆(250)和驱动件(260),所述收线件(210)包括收线辊(211)、压紧圈(212)和限位板(213),所述压紧圈(212)和所述限位板(213)均固定套接于所述收线辊(211),所述收线辊(211)远离所述限位板(213)一端贯穿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20),所述调节件(220)包括第一连接管(221)、多个弹性折弯板(222)和第二连接管(223),多个所述弹性折弯板(222)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21)端部,所述第二连接管(223)固定连接于多个所述弹性折弯板(222)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管(223)固定套接于所述收线辊(211)靠近所述限位板(213)一端,两个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230)套接于所述收线辊(211),两个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23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20)两侧,所述压板(240)螺纹套接于所述收线辊(211)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120)一端,所述压板(240)带动两个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230)压紧所述第一支撑板(120)两侧,所述伸缩驱动杆(25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30)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120)一侧,所述伸缩驱动杆(250)输出端穿过所述收线辊(211)内,所述伸缩驱动杆(250)输出端的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21)内部,所述驱动件(26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20),所述驱动件(260)输出端被构造成传动连接于所述压紧圈(212);绕包线电磁线圈(300),所述绕包线电磁线圈(300)依次套入所述第一连接管(221)和所述第二连接管(223),所述弹性折弯板(222)外壁能够压紧于所述绕包线电磁线圈(300)内壁。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小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西南电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