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06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处理设备,包括: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内部设有倒圆锥形的反应腔,所述反应器顶部设有与所述反应腔连通的排水流道;格网,铺设在所述反应腔的锥面上;斜管,安装在所述反应腔内且相切于所述反应腔的锥面上;滤水装置,与所述排水流道连接,所述滤水装置包括若干滤袋;压滤机,与所述反应腔底部连通;采用有效的反应沉淀设计,使混凝剂的用量明显减小,且反应腔于格网、斜管的配合,通过优化设计,具有沉淀效率高,固液分离流畅等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磨边时需要冷却,玻璃废屑混入到冷却水形成原水。原水中浊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悬浮物和微粒而引起的,浊度大小反映了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的含量。水中的悬浮物颗粒径较大,靠自然沉淀就能使其沉降而去除,而水中胶体由于粒径较小,且其巨大的表面积会在其表面吸附一定量的同等电荷,电荷(同性)间由于相互排斥,很难絮凝成较大颗粒,靠常规的自然沉淀及过滤难以去除,需要投加絮凝剂。对于大型企业,生产过程会产出大量的原水,需要对这些原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需要接近于自来水水质标准,以进行回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水处理设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水处理设备,包括:
[0006]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内部设有倒圆锥形的反应腔,所述反应器顶部设有与所述反应腔连通的排水流道;
[0007]格网,铺设在所述反应腔的锥面上;
[0008]斜管,安装在所述反应腔内且相切于所述反应腔的锥面上;
[0009]滤水装置,与所述排水流道连接,所述滤水装置包括若干滤袋;
[0010]压滤机,与所述反应腔底部连通。
[00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处理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有效的反应沉淀设计,使混凝剂的用量明显减小,且反应腔于格网、斜管的配合,通过优化设计,具有沉淀效率高,固液分离流畅等优点。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反应器,各所述反应器的排水流道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集水流道,所述集水流道与所述滤水装置连通。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应腔的内壁顶部向上延伸,与所述反应器的外壁顶部之间形成所述排水流道,且所述反应腔内壁顶部开设有若干呈波浪状的缺口。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滤水装置还包括箱体和抽拉式安装在所述箱体内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若干用于放置所述滤袋的安装位。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收集池和药池,所述收集池与所述药池位于所述反应器外侧下部,所述收集池、所述药池分别通过增压泵将原水、药液抽送到所述反应腔内。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滤机分离出的液体回流到所述收集池中。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反应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反应器100;反应腔110;排水流道120;缺口121;集水流道130;格网200;斜管300;滤水装置400;滤袋410;箱体420;支架430;安装位431;压滤机500;收集池600;药池700;增压泵8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可用于处理吨级的玻璃磨边废水,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反应器100、滤水装置400和压滤机500。
[0025]如图2所示,反应器100可呈圆柱状,上端敞口,如图3所示,反应器100内部为反应腔110,该反应腔110呈倒圆锥形,即反应腔110由上至下口径逐渐缩小。反应器100的顶部设有排水流道120,该排水流道120与反应腔110连通,排水流道120可通过水管连通至滤水装置400。其中,在反应腔110内设有格网200和斜管300,格网200铺设在反应腔110的锥面上,斜管300则相切于反应腔110的锥面上,可呈如图3所示,斜管300沿反应腔110的锥面母线设置。原水投加混凝剂后,进入反应腔110,形成涡流扩散,逐渐上升随着锥体面积不断扩大,反应流速也逐由大变小,并且经过锥体内设置的格网200,使形成带电胶体与原水中的颗粒充分接触,形成许多微小的絮凝物。反应腔110内因存有一定高度的活性泥渣层,所以这些絮状物通过与活性泥渣层撞击、接触、桥联及吸附,逐渐形成较大絮凝物俗称矾花。沿着斜管300往上流动,当斜管300内的絮状颗粒积累到一定数量时,絮状颗粒快速向下滑泻储存于集泥区(即反应腔110底部)内,往斜管300后的水均匀上升到澄清区,澄清后,水通过反应腔110的顶部进入排水流道120,通过排水流道120流入滤水装置400内。滤水装置400内设有若干滤袋410,通过滤袋410对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后排出。反应腔110底部开口,与压滤机500连通,滤渣进入压滤机500内进行压榨。压滤机500可选用现有的压滤设备。本技术水处理设备采用有效的反应沉淀设计,使混凝剂的用量明显减小,且反应腔110于格网200、斜管300的配合,通过优化设计,具有沉淀效率高,固液分离流畅等优点。
[0026]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水处理设备设有至少两个反应器100,如图2所示,两个反应器100并联设置,两个反应器100的上部之间设有集水流道130,各反应器100的排水流道120与集水流道130连通,排水流道120内的水可汇流至集水流道130中,然后集
水流道130通过水管将水排放到滤水装置400中。相当于,当各排水流道120中的水不能及时直接排放到滤水装置400中时,可利用集水流道130作为中转、分流,避免水直接从反应器100顶部溢出。
[0027]具体的,反应腔110的内壁顶部向上延伸,与反应器100的外壁顶部之间形成了一条圆环形的槽,该槽则为排水流道120。且反应腔110内壁顶部的延伸出来的位置上设有若干缺口121,如图2所示,各缺口121形成波浪形,每个缺口121可呈V形。
[0028]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滤水装置400包括箱体420和支架430,如图2所示,箱体420可设置在反应器100外壁下部,排水流道120和集水流道130通过水管连通到箱体420内。支架430上设有若干安装位431,每个安装位431用于放置滤袋410。支架430从箱体420前方抽拉式的安装在箱体420内。以此结构对滤袋410进行清理或更换。可在箱体420底部开设出水口,水从出水口排出。
[002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收集池600和药池700,收集池600和药池7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100),所述反应器(100)内部设有倒圆锥形的反应腔(110),所述反应器(100)顶部设有与所述反应腔(110)连通的排水流道(120);格网(200),铺设在所述反应腔(110)的锥面上;斜管(300),安装在所述反应腔(110)内且相切于所述反应腔(110)的锥面上;滤水装置(400),与所述排水流道(120)连接,所述滤水装置(400)包括若干滤袋(410);压滤机(500),与所述反应腔(110)底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反应器(100),各所述反应器(100)的排水流道(120)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集水流道(130),所述集水流道(130)与所述滤水装置(40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110)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伟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严氏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