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联电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容器
,具体为一种并联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并联电容器,原称移相电容器。主要用于补偿电力系统感性负荷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单相并联电容器主要由心子、外壳和出线结构等几部分组成。
[0003]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电容器装置:
[0004](1)并联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电容器在安装后,由于电容器内部的电器元件较多,电容器底部的压力较大,由于电容器向下固定时,也会对底部造成压力,现有的装置无法对磨损最大的底部进行防护;
[0005](2)并联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容器内部电子模板较多,并联电容器在移动时内部的电子模板容易松动,现有装置不便于对内部的电子模板进行更加牢固的使用。
[0006]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并联电容器,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联电容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电容器,包括并联电容器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电容器外壳(1)顶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正负极连接套管(2),所述并联电容器外壳(1)底部的两端对称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并联电容器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6),所述底板(6)的顶部粘连有橡胶垫(8);所述并联电容器外壳(1)的内底壁对称设置有多个卡接板(14),每个所述卡接板(14)的顶部均开设有进料口(17),每两个所述卡接板(14)的一侧壁对称开设有透气孔(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电容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4)的两端对称开设有通孔(5);所述底板(6)的顶部开设有与每个通孔(5)位置相对应的螺纹孔(7);所述底板(6)的底部设置有与每个螺纹孔(7)相适配的连接柱(11);每个所述连接柱(11)的顶部贯穿通孔(5)并延伸到连接板(4)的顶部;每个所述连接柱(1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帽(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12);每个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2)的底部分别与底板(6)的顶部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培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川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