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全景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249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全景摄像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全景摄像装置,包括全景摄像头和全景摄像头上端设置有支架,支架上端设置有顶杆,顶杆顶端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上端设置有感应座,感应座内腔设置有雨量传感器,感应座内腔设置有中央控制器,支架内腔上端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扇叶,防护罩内腔设置有分隔板,通过分隔板分隔出排风槽,扇叶旋转产生的气流通过排风槽排出,使全景摄像头周边形成一个气流屏障,防止雨水滴落至全景摄像头表面,造成观看不清。造成观看不清。造成观看不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全景摄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全景摄像装置
,具体为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全景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全景摄像机可以独立实现大范围无死角监控的摄像机,其概念与初级成品诞生已久,但成熟商用产品直到70年才正式出现。又因为国内安防方面的标准大多围绕模拟摄像机与网络摄像机展开,故此对于全景摄像机还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定义,使得在具体到某些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会存在认同度方面的问题。总的说来,当下主流全景摄像机采用吊装与壁装方式可分别达到360
°
与180
°
的监控效果,而某些只有120
°
到130
°
视场角的摄像机,因为能达到客户对一个较为开阔面积的监控诉求,亦可被称为全景摄像机。
[0003]现在的全景摄像装置在使用时,会通过全景摄像装置的镜头拍摄和监控四周的景象,但是全景摄像装置雨天使用时,由于雨水会沾附于全景摄像装置的表面,进而影响全景摄像装置的拍摄的画面。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全景摄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全景摄像装置,在全景摄像头使用时,此时使用环境出现下雨时,雨量传感器感受到雨水时,雨量传感器发出信号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随后控制驱动电机进行运转,进而使扇叶被驱动电机驱动旋转,从而使扇叶旋转产生的气流通过排风槽排出,使全景摄像头周边形成一个气流屏障,防止雨水滴落至全景摄像头表面,造成观看不清,从而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全景摄像装置,包括全景摄像头和全景摄像头上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有顶杆,顶杆顶端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上端设置有感应座,感应座内腔设置有雨量传感器,感应座内腔设置有中央控制器,支架内腔上端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扇叶,防护罩内腔设置有分隔板,通过分隔板分隔出排风槽。
[0007]优选的,所述排风槽内腔底面向下延伸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腔设置有定位杆,定位杆外表面套接有滑块,滑块上端设置有撞针。
[0008]优选的,所述移动槽底面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正面轴接有旋转叶片,移动槽上端一侧设置有导风板。
[0009]优选的,所述旋转叶片正面与滑块外表面一侧之间轴接有连杆。
[0010]优选的,所述撞针一端呈圆锥状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支架下端设置有旋转座,旋转座下端与全景摄像头连接,支架一端设置有安装板。
[0012]优选的,所述防护罩呈雨伞状结构设置,且排风槽呈倾斜状。
[0013]优选的,所述全景摄像头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补光灯。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全景摄像装置,在全景摄像头使用时,此时使用环境出现下雨时,雨量传感器感受到雨水时,雨量传感器发出信号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随后控制驱动电机进行运转,进而使扇叶被驱动电机驱动旋转,从而使扇叶旋转产生的气流通过排风槽排出,使全景摄像头周边形成一个气流屏障,防止雨水滴落至全景摄像头表面,造成观看不清。
[0016]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全景摄像装置,在排风槽内腔的气流排出时,此时气流吹动旋转叶片进行旋转,旋转叶片旋转后通过连杆即可使滑块不断的往复伸缩移动,在滑块往复移动后从而使滑块上端设置的撞针不断的撞击排风槽一端开口处,进而起到清堵的效果,防止排风不畅。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全景摄像头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罩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防护罩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全景摄像头;11、补光灯;2、支架;21、旋转座;3、安装板;4、防护罩;41、分隔板;42、排风槽;421、移动槽;422、支撑杆;423、旋转叶片;424、定位杆;425、滑块;426、撞针;427、连杆;428、导风板;43、感应座;44、雨量传感器;45、中央控制器;46、驱动电机;47、扇叶;48、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为了解决全景摄像头使用防雨的技术问题,如图1

4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0025]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全景摄像装置,包括全景摄像头1和全景摄像头1上端设置有支架2,支架2上端设置有顶杆48,顶杆48顶端设置有防护罩4,防护罩4上端设置有感应座43,感应座43内腔设置有雨量传感器44,感应座43内腔设置有中央控制器45,支架2内腔上端设置有驱动电机46,驱动电机46输出端设置有扇叶47,防护罩4内腔设置有分隔板41,通过分隔板41分隔出排风槽42,支架2下端设置有旋转座21,旋转座21下端与全景摄像头1连接,支架2一端设置有安装板3,防护罩4呈雨伞状结构设置,且排风槽42呈倾斜状,全景摄像头1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补光灯11。
[0026]具体的,在全景摄像头1使用时,此时使用环境出现下雨时,雨量传感器44感受到雨水时,雨量传感器44发出信号至中央控制器45,中央控制器45随后控制驱动电机46进行
运转,进而使扇叶47被驱动电机46驱动旋转,从而使扇叶47旋转产生的气流通过排风槽42排出,使全景摄像头1周边形成一个气流屏障,防止雨水滴落至全景摄像头1表面,造成观看不清。
[0027]为了解决排风槽防堵的技术问题,如图4

5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0028]排风槽42内腔底面向下延伸开设有移动槽421,移动槽421内腔设置有定位杆424,定位杆424外表面套接有滑块425,滑块425上端设置有撞针426,移动槽421底面一侧设置有支撑杆422,支撑杆422正面轴接有旋转叶片423,移动槽421上端一侧设置有导风板428,旋转叶片423正面与滑块425外表面一侧之间轴接有连杆427,撞针426一端呈圆锥状结构。
[0029]具体的,在排风槽42内腔的气流排出时,此时气流吹动旋转叶片423进行旋转,旋转叶片423旋转后通过连杆427即可使滑块425不断的往复伸缩移动,在滑块425往复移动后从而使滑块425上端设置的撞针426不断的撞击排风槽42一端开口处,进而起到清堵的效果,防止排风不畅。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全景摄像装置,包括全景摄像头(1)和全景摄像头(1)上端设置有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上端设置有顶杆(48),顶杆(48)顶端设置有防护罩(4),防护罩(4)上端设置有感应座(43),感应座(43)内腔设置有雨量传感器(44),感应座(43)内腔设置有中央控制器(45),支架(2)内腔上端设置有驱动电机(46),驱动电机(46)输出端设置有扇叶(47),防护罩(4)内腔设置有分隔板(41),通过分隔板(41)分隔出排风槽(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全景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槽(42)内腔底面向下延伸开设有移动槽(421),移动槽(421)内腔设置有定位杆(424),定位杆(424)外表面套接有滑块(425),滑块(425)上端设置有撞针(42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全景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421)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飞屈海朋牛庆丽罗雪张懋楠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