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2273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包括:上筒体,所述上筒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加注待过滤溶液的入液管;下筒体,设置于所述上筒体下方,所述下筒体的顶部与所述上筒体密封连接,所述下筒体底部为出液口;核孔膜,为平面构型,固定于所述下筒体中,在过滤时,所述核孔膜与竖直方向形成预设角度,使得滤前溶液在经过所述入液管后沿所述核孔膜表面流动以实现错流过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在过滤时核孔膜与竖直方向成预设角度,以使待过滤溶液在经过核孔膜时会沿核孔膜上表面流动,以冲刷核孔膜表面附着的固体物质,避免了死端过滤,提高了固液分离通量。提高了固液分离通量。提高了固液分离通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分离
,特别涉及一种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核孔膜又称核径迹蚀刻膜,是一种微孔滤膜。核孔膜在电子、食品、化学、制药等工业和生物、医药、环境科学、分析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0003]核孔膜通常采用电介质薄膜为基材,经高能射线照射,使电介质薄膜中的化学键断裂,而后进行腐蚀,就可得到圆柱形孔,孔径可控制在0.01微米至几十微米的范围内。由于核孔膜的制作特点,使得核孔膜具有孔径均一、直通微孔、膜表面光滑等优点,且核孔膜的机械强度高,柔韧性好,能忍受反复洗涤,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因此十分适合用于物质的精确分离以及从液相中分离回收固相物质。
[0004]核孔膜的微孔分布服从泊松分布,受微孔重叠概率影响,为获得特定物质的高截留效率,孔隙率通常控制在10%,因此在进行固液分离时,膜易堵塞,导致固液分离通量低,分离速度慢。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采用锥形过滤器,或圆柱形过滤器,将锥形过滤膜套在过滤器支架上,用卡环密封固定过滤膜,然后将上盖套设在锥形过滤膜外侧并固定在过滤器支架上,向上盖上端的管路注入待过滤溶液进行过滤,以增加核孔膜面积的方式改善堵塞状况,提升分离速度,但增加膜面积一方面会增加产品成本,另一方面在将分离后得到的固相物质回收入特定溶液时,需要的特定溶液体积大,固相含量被过量稀释,不利于后续物质分析等工作。
[0005]因此,如何在不增大核孔膜面积的前提下,提高核孔膜过滤时的固液分离通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r/>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以提高核孔膜过滤时的固液分离通量。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包括:
[0009]上筒体,所述上筒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加注待过滤溶液的入液管;
[0010]下筒体,设置于所述上筒体下方,所述下筒体的顶部与所述上筒体(10)密封连接,所述下筒体的底部为出液口;
[0011]核孔膜,为平面构型,所述核孔膜固定于所述下筒体中,在过滤时,所述核孔膜与竖直方向形成预设角度,使得待过滤溶液在经过所述入液管(11)后沿所述核孔膜表面流动以实现错流过滤。
[0012]优选地,在上述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中,所述核孔膜与所述下筒体的底壁平行设置。
[0013]优选地,在上述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中,所述入液管的下端伸入所述上筒体,且靠
近所述上筒体的底部。
[0014]优选地,在上述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中,所述核孔膜与所述入液管形成的夹角大于90
°
,所述入液管在所述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使用时保持竖直状态。
[0015]优选地,在上述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中,所述核孔膜与所述入液管形成的夹角为120
°
~150
°
之间的任一角度。
[0016]可选地,在上述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中,所述核孔膜与所述下筒体的底壁具有大于0
°
的夹角,且所述入液管靠近所述核孔膜在竖直方向上高度较高的一侧。
[0017]优选地,在上述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中,所述核孔膜与所述入液管形成的夹角大于90
°
,所述入液管垂直于所述下筒体的底壁。
[0018]优选地,在上述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中,所述核孔膜与所述下筒体的底壁之间的夹角为30
°
~60
°
之间的任一角度。
[0019]优选地,在上述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中,所述核孔膜焊接或者用胶粘剂粘接于所述下筒体顶部。
[0020]优选地,在上述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中,所述上筒体与所述下筒体均为圆柱体,所述核孔膜为圆形。
[0021]优选地,在上述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中,所述下筒体内设置有下流道,经所述核孔膜过滤后的溶液沿所述下流道内壁流动后直接流出所述下筒体的出液口。
[0022]优选地,在上述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中,所述下流道为圆台形流道,且直径较大的一端靠近所述核孔膜,并贴合所述下筒体的内壁。
[0023]优选地,在上述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中,所述上筒体与所述入液管整体注塑成型;所述下筒体注塑成型。
[0024]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使用平面构型的核孔膜,并使核孔膜在过滤时与竖直方向形成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可以使待过滤溶液流经核孔膜时,由于重力方向与核孔膜上表面方向不垂直,全部或部分待过滤溶液会沿核孔膜上表面流动,冲刷核孔膜上表面的固体附着物,达到错流过滤的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平面过滤器,避免了待过滤溶液垂直经过核孔膜而导致的死端过滤,从而导致堵塞核孔膜、分离速度低、固液分离通量低等问题;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立体过滤器,本技术以更小的核孔膜面积实现了错流过滤的效果,且平面构型核孔膜过滤装置成本更低,更易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锥形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过滤状态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流道剖面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流道俯视图;
[0031]其中,10为上筒体,11为入液管,20为下筒体,21为下流道,30为核孔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以在不增大核孔膜面积的前提下,提高核孔膜过滤时的固液分离通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0033]参见图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包括上筒体10、下筒体20和核孔膜30。其中,上筒体10的一侧设置有加注待过滤溶液的入液管11,待过滤溶液由前端仪器排出后沿入液管11流入上筒体10。下筒体20设置于上筒体10下方,下筒体20的顶部与上筒体10密封连接,以避免在过滤时上筒体10与下筒体20的连接位置发生待过滤溶液的渗漏。下筒体20的底壁为出液口,经过核孔膜30过滤后的溶液从下筒体20底部出液口直接排出装置外部。
[0034]核孔膜30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筒体(10),所述上筒体(1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加注待过滤溶液的入液管(11);下筒体(20),设置于所述上筒体(10)下方,所述下筒体(20)的顶部与所述上筒体(10)密封连接,所述下筒体(20)的底部为出液口;核孔膜(30),为平面构型,所述核孔膜(30)固定于所述下筒体(20)中,在过滤时,所述核孔膜(30)与竖直方向形成预设角度,使得待过滤溶液在经过所述入液管(11)后沿所述核孔膜(30)表面流动以实现错流过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孔膜(30)与所述下筒体(20)的底壁平行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液管(11)的下端伸入所述上筒体(10),且靠近所述上筒体(10)的底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孔膜(30)与所述入液管(11)形成的夹角大于90
°
,所述入液管(11)在所述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使用时保持竖直状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孔膜(30)与所述入液管(11)形成的夹角为120
°
~150
°
之间的任一角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孔膜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孔膜(30)与所述下筒体(20)的底壁具有大于0
°
的夹角,且所述入液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兰齐佳
申请(专利权)人:邻得膜厦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