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松软土质绿化带补植的定向出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170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松软土质绿化带补植的定向出土装置,包括竖向布置的转轴,转轴与电机传动连接,在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转轴的底部呈锥形结构,在螺旋叶片的外侧设置有外筒,外筒与螺旋叶片同轴设置;所述外筒包括筒体,筒体竖向布置,筒体的底部敞口,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在盖板的中心处设置有轴孔,所述转轴从轴孔中穿过;在筒体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排土口;所述转轴从筒体的底部伸出,螺旋叶片的中上部螺旋外径小于筒体的内径,螺旋叶片的下部螺旋外径大于筒体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螺旋叶片的外侧增加一个外筒,一方面可避免螺旋叶片在挖土时对坑壁的撞击,另一方面可使挖出的土定向从排土口溢出,避免对周围植物的破坏。的破坏。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松软土质绿化带补植的定向出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绿化带种植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松软土质绿化带补植的定向出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化带的覆盖面积也越来越广。在绿化带维护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未成活的育苗区进行补种。这就需要重新在相应位置挖坑,然后补种树苗等植被。现有挖坑的机械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一臂架,在臂架的末端设置电机,通过电机带动竖向布置的转轴旋转,在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在随转轴旋转行进过程中,可刨开松软土质,进行逐步挖坑。采用该挖坑的机械设备虽然可替代人力,并提高挖坑效率,但仍存在以下缺陷:
[0003]1、螺旋叶片旋转挖坑工作时对坑壁产生冲击,使坑壁十分坚硬,影响根系生长,进而导致此类设备的推广使用率低;
[0004]2、螺旋叶片旋转挖坑工作时甩出的泥土四处飞扬,产生不安全因素,同时导致临近已栽植物易受损,而且回填土量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松软土质绿化带补植的定向出土装置。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7]一种用于松软土质绿化带补植的定向出土装置,包括竖向布置的转轴,转轴与电机传动连接,在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转轴的底部呈锥形结构,在螺旋叶片的外侧设置有外筒,外筒与螺旋叶片同轴设置;
[0008]所述外筒包括筒体,筒体竖向布置,筒体的底部敞口,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在盖板的中心处设置有轴孔,所述转轴从轴孔中穿过;在筒体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排土口;
[0009]所述转轴从筒体的底部伸出,螺旋叶片的中上部螺旋外径小于外筒的内径,螺旋叶片的下部螺旋外径大于外筒的内径。
[0010]优选的,在排土口处设置有活动挡板,活动挡板的顶部与筒体外壁或盖板边缘处铰接。
[0011]优选的,所述筒体的侧壁底部呈下窄上宽的尖锐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轴孔处设置有轴承,转轴通过轴承与盖板连接,轴承固定在盖板上;在盖板对应设置排土口处设置有外延段,排土口形成于外延段与筒体顶部之间,所述活动挡板与外延段铰接。
[0013]优选的,所述电机固定在支撑臂架的一端,所述支撑臂架与用于带动其上下移动的液压缸的缸杆连接,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车体上。
[0014]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15]本技术通过在螺旋叶片的外侧增加一个外筒,转轴和外筒用轴承链接在一起,从而一方面可避免螺旋叶片在挖土时对坑壁的撞击,另一方面可使挖出的土从排土口溢出,以定向漏到某一位置,而不是旋到四周,即避免了对周围已栽植物的破坏,又解决了回填土量不够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现有挖坑机械设备的旋转转轴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定向出土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外筒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外筒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定向出土装置与车体部分连接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结合附图,一种用于松软土质绿化带补植的定向出土装置,包括竖向布置的转轴1,转轴1与电机2传动连接,在转轴1上设置有螺旋叶片3,转轴1的底部呈锥形结构101。在螺旋叶片3的外侧设置有外筒4,外筒4与螺旋叶片3同轴设置。所述外筒4包括筒体401,筒体401竖向布置,筒体的底部敞口,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402,在盖板的中心处设置有轴孔,所述转轴1从轴孔中穿过。所述轴孔处设置有轴承7,转轴1通过轴承7与盖板402连接,轴承7固定在盖板402上。在筒体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排土口5。在排土口5处设置有活动挡板6,活动挡板6的顶部与筒体外壁或盖板边缘处铰接。所述转轴1从筒体401的底部伸出,螺旋叶片的中上部301螺旋外径小于筒体401的内径,螺旋叶片的下部302螺旋外径大于筒体401的内径。
[0023]本技术通过在螺旋叶片3的外侧增加一个外筒4,转轴和外筒用轴承链接在一起,从而一方面可避免螺旋叶片在挖土时对坑壁的撞击,即挖坑时甩出的泥土通过外筒4阻挡积累;另一方面可使挖出的土从排土口5溢出,以定向漏到某一位置,即外筒设置排土口5处的一侧,而不是旋到四周,即避免了对周围已栽植物的破坏,又解决了回填土量不够的问题。
[0024]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设计,如图4所示,所述筒体的侧壁底部呈下窄上宽的尖锐结构11。通过在筒体401的底部设置尖锐结构11,可便于筒体401能够顺利随着转轴1向下运动,降低松软土质对筒体401下移的阻力。
[0025]更进一步的,如图2、图4所示,在盖板402对应设置排土口5处设置有外延段403,排土口形成于外延段与筒体顶部之间,所述活动挡板6与外延段铰接。该结构设置方式简洁,即避免了直接在筒体401侧壁上开口,又方便了活动挡板6的安装。活动挡板6的设置可起到防止挖坑时土壤直接从排土口5处高速甩出的作用,且不会对筒体内部积累满的土壤从排土口5处溢出造成影响。
[0026]上述转轴1的底部呈锥形结构101,锥形结构101方便了转轴的下移挖坑动作。转轴1上的螺旋叶片3的结构形式可进行相应变化,能实现随转轴1旋转时刨土挖坑功能即可。
[0027]更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电机2固定在支撑臂架8的一端,所述支撑臂架8与用
于带动其上下移动的液压缸9的缸杆连接,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车体10上。这样通过车体10可携带定向出土装置移动至相应位置,进行刨土挖坑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可通过液压缸9调整支撑臂架8的倾斜角度,以较好适应现场作业环境。
[0028]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0029]当绿化带某处植物需要挖坑补种时,通过车体10携带定向出土装置至相应位置,并根据现场作业环境,通过液压缸9调整支撑臂架8的倾斜角度。启动电机2,电机2带动转轴1旋转,转轴1转动过程中,其上的螺旋叶片3随着高速旋转,并可实现刨土挖坑动作。在挖坑过程中,定向出土装置也可根据液压缸对支撑臂架8的动作控制,进行陆续下移。在定向出土装置下移的过程中,外筒4随螺旋叶片3同步移动。但通过轴承7的设置,外筒并不随转轴1进行旋转。由于外筒4的设置,可避免螺旋叶片在挖土时对坑壁造成撞击,避免导致坑壁坚硬,影响根系生长;另一方面可使挖出的土从排土口5溢出,以定向漏到某一位置,即外筒1设置排土口5处的一侧,而不是旋到四周,即避免了对周围已栽植物的破坏,又解决了回填土量不够的问题。外溢到外筒1一侧的土壤可作为栽种植物的回填土使用。本技术还提高了植被栽种效率。
[0030]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部分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00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松软土质绿化带补植的定向出土装置,包括竖向布置的转轴,转轴与电机传动连接,在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转轴的底部呈锥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螺旋叶片的外侧设置有外筒,外筒与螺旋叶片同轴设置;所述外筒包括筒体,筒体竖向布置,筒体的底部敞口,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在盖板的中心处设置有轴孔,所述转轴从轴孔中穿过;在筒体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排土口;所述转轴从筒体的底部伸出,螺旋叶片的中上部螺旋外径小于筒体的内径,螺旋叶片的下部螺旋外径大于筒体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松软土质绿化带补植的定向出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排土口处设置有活动挡板,活动挡板的顶部与筒体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华刘永军姜海燕郝晗光张兴龙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