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的转子和包括马达的转子的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1367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的转子和包括马达的转子的马达,该马达的转子包括:磁体,联接到轴以围绕轴的外周面并且极性相反的磁力部沿周向交替布置;第一固定环,固定到轴以围绕轴的外周面,被设置成与磁体的上部接触,并且在与磁体的上表面接触的下端部形成有第一联接部以阻止与磁体的相对旋转;以及第二固定环,固定到轴以围绕轴的外周面,被设置成与磁体的下部接触,并且在与磁体的底部接触的上端部形成有第二联接部以阻止与磁体的相对旋转。部形成有第二联接部以阻止与磁体的相对旋转。部形成有第二联接部以阻止与磁体的相对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马达的转子和包括马达的转子的马达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马达的转子和包括马达的转子的马达,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在马达转子中的磁体联接到轴的结构以及包括该结构的马达。

技术介绍

[0002]BLDC马达的转子是永磁体,定子是线圈(电磁体)。电流在彼此相对的线圈之间流动。当电流在相对线圈之间沿相同方向流动时形成N极和S极。转子的N极和S极被定子吸引,定子形成相反方向的磁场,从而排斥转子。由于线圈之间彼此连接,因此可以通过仅对一个线圈施加电流来使电流更有效地流动。
[0003]在现有技术中,将几种保护器方法应用于BLDC马达以组装包括在转子中的磁体。例如,包括在转子中的磁体通过模制件、罐(can)、管等被保护和阻止脱离。特别地,通过利用粘合剂将杯形罐联接到磁体的外周面来联接磁体。
[0004]然而,由于在磁体的外周面设置罐,转子和定子之间的磁隙因罐的厚度而增加,因此存在马达的扭矩减小的问题。此外,由于添加了罐的部件,因此存在作业工序增加和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0005]以上作为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所提供的描述只是为了帮助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不应解释为包含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中。
[0006]作为与此相关的现有技术有KR10

2017

0140715A。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技术问题
[0008]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没有罐的情况下将磁体固定到轴的同时保护磁体的马达的转子和包括马达的转子的马达。
[0009]技术方案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马达的转子包括:磁体,联接到轴以围绕轴的外周面并且极性相反的磁力部沿周向交替布置;第一固定环,固定到轴以围绕轴的外周面,被设置成与磁体的上部接触,并且在与磁体的上表面接触的下端部形成有第一联接部以阻止与磁体的相对旋转;以及第二固定环,固定到轴以围绕轴的外周面,被设置成与磁体的下部接触,并且在与磁体的底部接触的上端部形成有第二联接部以阻止与磁体的相对旋转。
[0011]第一联接部或第二联接部可以向磁体侧突出或者可以向第一固定环或第二固定环的内侧凹入而形成,并且在磁体的上端部或下端部形成第一锁定部或第二锁定部,第一锁定部或第二锁定部凹入或突出以对应于第一联接部或第二联接部的形状以锁定到第一联接部或第二联接部。
[0012]第一联接部和第一锁定部或第二联接部和第二锁定部可以形成为弯曲表面,该弯曲表面连接成使得倾斜度连续变化。
[0013]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可以形成为分别对应于磁体中设置的的极性相反的磁力部的数量,并且可以沿周向交替布置。
[0014]极性相反的磁力部之间的边界可以位于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之间。
[0015]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可以分别形成在极性相反的磁力部的中心。
[0016]在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的每一个中,从第一固定环或第二固定环突出的突起和向第一固定环或第二固定环的内侧凹入的支撑台可以交替布置,第一联接部的突起可以布置在在周向上对应于第二联接部的支撑台的位置,并且第一联接部的支撑台可以布置在在周向上对应于第二联接部的突起的位置。
[0017]在磁体的上端部或下端部可以形成分别对应于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的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并且磁体的高度可以沿周向保持在预定水平。
[0018]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内径可以形成为等于或小于轴的外径,并且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可以压配合在轴上。
[0019]磁体的内径可以形成为等于或大于轴的外径,并且轴可以穿过磁体。
[0020]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可以由具有与磁体的密度相同的密度的材料形成。
[0021]第一联接部或第二联接部可以通过连接向磁体侧突出的多个彼此间隔开的突起或向第一固定环或第二固定环的内侧凹入的多个支撑台而形成。
[002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包括马达的转子的马达进一步包括:中间壳体,以与磁体间隔开的状态围绕磁体的外侧;上壳体,覆盖中间壳体的上部并固定地联接到中间壳体;下壳体,设置在中间壳体的外部,围绕中间壳体以在下壳体和中间壳体之间形成内部空间,并且固定地联接到中间壳体或上壳体;以及定子,设置在中间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空间中并在转子的外侧围绕转子。
[0023]在磁体的上端部或下端部形成向第一固定环或第二固定环侧突出或向第一固定环或第二固定环的内侧凹入的第一锁定部或第二锁定部,定子可以包括定子芯和缠绕在定子芯上的线圈,并且定子芯可以形成在磁体的上端部的最下端和磁体的下端部的最上端之间。
[0024]有益效果
[0025]根据本技术的马达的转子和包括马达的转子的马达,磁体在磁体的上部和下部固定以与轴同时旋转,并且防止由于高速旋转而引起的离心力对磁体的损坏。
[0026]特别地,由于磁体的相反极性之间的应力集中而损坏磁体的可能性减小。
[0027]此外,根据磁体、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周向位置的形状变化引起的轴的振动最小化。
附图说明
[0028]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马达的转子。
[0029]图2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马达的转子的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与磁体结合的状态。
[0030]图3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马达的转子的第一固定环。
[0031]图4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马达的转子的磁体。
[0032]图5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马达的转子的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
与磁体结合的状态。
[0033]图6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马达的转子的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与磁体结合的状态。
[0034]图7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马达的转子的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与磁体结合的状态。
[0035]图8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包括马达的转子的马达的内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本技术或申请中公开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特定的结构或功能描述仅用于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本技术或申请中描述的实施例。
[0037]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并可以具有各种形式,因此在附图中示出特定实施例并且在本说明书或申请中对其进行详细描述。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根据本技术构思的实施例不限于在下文描述的实施例,而是所有修改、等同形式和替换都包括在本技术的范围和思想中。
[0038]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和/或“第二”等来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组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来。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权利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类似地,第二组件也可以称为第一组件。
[0039]将理解的是,当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马达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磁体,联接到轴以围绕所述轴的外周面并且极性相反的磁力部沿周向交替布置;第一固定环,固定到所述轴以围绕所述轴的外周面,被设置成与所述磁体的上部接触,并且在与所述磁体的上表面接触的下端部形成有第一联接部以阻止与所述磁体的相对旋转;以及第二固定环,固定到所述轴以围绕所述轴的外周面,被设置成与所述磁体的下部接触,并且在与所述磁体的底部接触的上端部形成有第二联接部以阻止与所述磁体的相对旋转;所述第一联接部或所述第二联接部向所述磁体侧突出或者向所述第一固定环或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侧凹入而形成,并且在所述磁体的上端部或下端部形成第一锁定部或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一锁定部或所述第二锁定部凹入或突出以对应于所述第一联接部或所述第二联接部的形状以锁定到所述第一联接部或所述第二联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部和所述第一锁定部或所述第二联接部和所述第二锁定部形成为弯曲表面,所述弯曲表面连接成使得倾斜度连续变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部和所述第二联接部形成为分别对应于所述磁体中设置的极性相反的磁力部的数量,并且沿周向交替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相反的磁力部之间的边界位于所述第一联接部和所述第二联接部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部和所述第二联接部分别形成在所述极性相反的磁力部的中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径形成为等于或小于所述轴的外径,并且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压配合在所述轴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的内径形成为等于或大于所述轴的外径,并且轴穿过所述磁体。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由具有与所述磁体的密度相同的密度的材料形成。9.一种马达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磁体,联接到轴以围绕所述轴的外周面并且极性相反的磁力部沿周向交替布置;第一固定环,固定到所述轴以围绕所述轴的外周面,被设置成与所述磁体的上部接触,并且在与所述磁体的上表面接触的下端部形成有第一联接部以阻止与所述磁体的相对旋转;以及第二固定环,固定到所述轴以围绕所述轴的外周面,被设置成与所述磁体的下部接触,并且在与所述磁体的底部接触的上端部形成有第二联接部以阻止与所述磁体的相对旋转;在所述第一联接部和所述第二联接部的每一个中,从所述第一固定环或所述第二固定环突出的突起和向所述第一固定环或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侧凹入的支撑台交替布置;所述第一联接部的突起布置在周向上对应于所述第二联接部的支撑台的位置,并且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桉熙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凯菲克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