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循环脱硝喷淋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136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循环脱硝喷淋塔,包括喷淋塔体、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以及集液组件,其中:集液组件包括布气板以及多个集液槽,布气板开设多个布气孔,以供布气板下方气体透过布气孔进入布气板上方、布气板上方液体经由布气孔进入布气板下方,多个集液槽分别设置在多个布气孔下方,并用于承接由布气孔落下的液体,集液槽与布气板之间设置间隙,以供集液槽下方的气体流入布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第一喷淋层和第二喷淋层依次对喷淋塔体内的气体进行两次喷淋,提高气体脱硝效果,由于布气板开设布气孔以及与布气孔对应的集液槽为多个,可以增加气体透过率,减少因为气体流动通道狭窄带来的严重的扰动气流。通道狭窄带来的严重的扰动气流。通道狭窄带来的严重的扰动气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循环脱硝喷淋塔


[0001]本技术涉及脱硝装置
,具体的涉及一种双循环脱硝喷淋塔。

技术介绍

[0002]焚烧炉、窑炉等炉型工作排放的烟气中含有氮氧化物以及硫化物等多种污染物,直接排放会造成大气污染,需经过脱硫脱硝除尘处理后达标排放。
[0003]一般此类尾气可采用湿式脱硝喷淋塔进行尾气处理,现有申请号为 CN201620428964.0,专利名称为“一种实现近零排放的两段式脱硝装置”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实现近零排放的两段式脱硝装置,包括:一级脱硝装置和二级脱硝装置;所述一级脱硝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一入口烟道,设置于入口烟道内的一喷氨格栅及与所述入口烟道连通的一脱硝反应器;所述二级脱硝装置包括:与所述脱硝反应器连通的一中间烟道,设置于所述中间烟道内的一臭氧格栅,与所述中间烟道连通的一塔体,设置于塔体内的一脱硝喷淋层。通过向烟气中喷入臭氧,将烟气中经过脱硝后剩余的氮氧化物氧化为易于被溶液吸收的高价氮氧化物。最终实现氮氧化物达到零排放水平。同时提供基于上述装置的实现近零排放的两段式脱硝方法。其采用了两段分离式喷淋塔,结构复杂,造价以及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双循环脱硝喷淋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脱硝装置采用分离式结构不利于成本控制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循环脱硝喷淋塔,其包括喷淋塔体、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以及集液组件,其中:所述喷淋塔中空并形成喷淋腔,所述第一喷淋层、所述集液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喷淋层均设置在所述喷淋腔内,且所述第一喷淋层位于所述第二喷淋层下方,所述集液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喷淋层以及所述第二喷淋层之间;所述集液组件包括布气板以及多个集液槽,所述布气板开设多个布气孔,以供所述布气板下方气体透过所述布气孔进入所述布气板上方、所述布气板上方液体经由所述布气孔进入所述布气板下方,多个所述集液槽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布气孔下方,并用于承接由所述布气孔落下的液体,所述集液槽与所述布气板之间设置间隙,以供所述集液槽下方的气体流入所述布气孔。
[0006]优选的,所述双循环脱硝喷淋塔还包括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分别与所述喷淋塔底部以及所述第一喷淋层管道连接,以抽取所述喷淋塔底部液体至所述第一喷淋层。
[0007]优选的,所述双循环脱硝喷淋塔还包括循环池以及第二循环泵,所述集液槽与所述循环池管道连接,以供所述集液槽内液体流向所述循环池,所述第二循环泵分别与所述循环池和所述第二喷淋层管道连接,以抽取所述循环池内液体至所述第二喷淋层。
[0008]优选的,所述集液组件还包括多根集液管,所述集液管一端与所述集液槽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池连通,以供所述集液槽内液体进入所述循环池,所述集液槽与所述
喷淋塔体内侧壁间以所述集液管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布气孔上端为锥形。
[0010]优选的,所述集液槽底部呈圆锥形。
[0011]优选的,所述布气孔均匀布置于所述布气板上。
[0012]优选的,所述双循环脱硝喷淋塔还包括旋流器,所述旋流器的排气端与所述喷淋塔体的进气端管道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双循环脱硝喷淋塔还包括干燥箱,所述旋流器固体排出端与所述干燥箱进料端管道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双循环脱硝喷淋塔还包括平板式除雾器,所述平板式除雾器设置在所述喷淋腔内,且所述平板式除雾器位于在所述第二喷淋层上方。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采用第一喷淋层和第二喷淋层依次对喷淋塔体内的气体进行两次喷淋,提高气体脱硝效果,布气板上方的液体经过布气孔在集液槽中汇聚,而集液槽下方的气体向上经过集液槽和布气板之间的间隙进入布气孔中,由于布气板开设布气孔以及与布气孔对应的集液槽为多个,可以增加气体透过率,减少因为气体流动通道狭窄带来的严重的扰动气流。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双循环脱硝喷淋塔的结构简图;
[0017]附图标记:1

喷淋塔体、2

第一喷淋层、3

第二喷淋层、4

集液组件、5
‑ꢀ
第一循环泵、6

循环池、7

第二循环泵、8

旋流器、9

干燥箱、10

平板式除雾器、11

喷淋腔、41

布气板、42

集液槽、43

集液管、411

布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循环脱硝喷淋塔,其包括喷淋塔体1、第一喷淋层2、第二喷淋层3以及集液组件4,喷淋塔体1用于连接承载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3以及集液组件4,第一喷淋层2和第二喷淋层3对喷淋塔体1 内的气体进行喷淋,集液组件4供气体流动,同时收集第二喷淋层3落下的液体,其中:
[0020]喷淋塔中空并形成喷淋腔11,第一喷淋层2、集液组件4以及第二喷淋层 3均设置在喷淋腔11内,且第一喷淋层2位于第二喷淋层3下方,喷淋塔体1 内气体自下而上流动,因此气体首先经过第一喷淋层2进行喷淋,再经过第二喷淋层3进行喷淋,集液组件4位于第一喷淋层2以及第二喷淋层3之间,集液组件4下方的气体可以向上方流动,而集液组件4上方的液体会被集液组件 4收集。
[0021]具体来说,集液组件4包括布气板41以及多个集液槽42,布气板41开设多个布气孔411,以供布气板41下方气体透过布气孔411进入布气板41上方、布气板41上方液体经由布气孔411进入布气板41下方,多个集液槽42分别设置在多个布气孔411下方,并用于承接由布气孔411落下的液体,集液槽42 与布气板41之间设置间隙,以供集液槽42下方的气体流
入布气孔411。集液组件4还包括多根集液管43,集液管43一端与集液槽42底部连通、另一端与循环池6连通,以供集液槽42内液体进入循环池6,集液槽42与喷淋塔体1 内侧壁间以集液管43固定连接。集液管43除了是将多个集液槽42中的液体汇聚并输送至循环池6,还兼具固定集液槽42的功能,因此集液管43一般采用硬质材料制造,集液管43直接固定在喷淋塔内壁上。
[0022]进一步地,该双循环脱硝喷淋塔还包括第一循环泵5,第一循环泵5分别与喷淋塔底部以及第一喷淋层2管道连接,以抽取喷淋塔底部液体至第一喷淋层2。
[0023]进一步地,该双循环脱硝喷淋塔还包括循环池6以及第二循环泵7,集液槽42与循环池6管道连接,以供集液槽42内液体流向循环池6,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循环脱硝喷淋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塔体、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以及集液组件,其中:所述喷淋塔中空并形成喷淋腔,所述第一喷淋层、所述集液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喷淋层均设置在所述喷淋腔内,且所述第一喷淋层位于所述第二喷淋层下方,所述集液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喷淋层以及所述第二喷淋层之间;所述集液组件包括布气板以及多个集液槽,所述布气板开设多个布气孔,以供所述布气板下方气体透过所述布气孔进入所述布气板上方、所述布气板上方液体经由所述布气孔进入所述布气板下方,多个所述集液槽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布气孔下方,并用于承接由所述布气孔落下的液体,所述集液槽与所述布气板之间设置间隙,以供所述集液槽下方的气体流入所述布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循环脱硝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循环脱硝喷淋塔还包括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分别与所述喷淋塔底部以及所述第一喷淋层管道连接,以抽取所述喷淋塔底部液体至所述第一喷淋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循环脱硝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循环脱硝喷淋塔还包括循环池以及第二循环泵,所述集液槽与所述循环池管道连接,以供所述集液槽内液体流向所述循环池,所述第二循环泵分别与所述循环池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汤凯钟帮贤王路路王腾郑志刚叶源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油优艺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