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储气库气井的储层温度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110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地下储气库气井的储层温度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气井的产能方程,计算近井的压力分布,进行压力分布预测;S2:根据近井的压力分布,确定压力梯度;S3:计算流体的比热、焦耳汤姆森系数、综合传热参数和热容项系数;S4:采用压力与温度的解耦方式求储层能量方程,进行储层温度场预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温度、压力解耦方式进行储层温度预测,解决储气库的水合物堵塞预判问题;储气库在采气期降压吸热、井底流动温度下降,影响井温剖面及井筒水合物预判;在注气期注入温度低、在井周储层降压形成低温区,可能产生水合物冰堵;这类不利因素,将作为储气库的注采能力设计、合理配产的限制条件。合理配产的限制条件。合理配产的限制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储气库气井的储层温度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气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储气库气井的储层温度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储气库是保障天然气供给、维持管网平稳运行的重要设施,具有季节调峰和应急供气功能,受市场需求因素影响,储气库的日注采气量波动较大、峰值产量高,注采周期一般是注气7个月、采气4个月、注采转换1个月。常规气藏开发一般不太关注储层温度变化,工程上通常假设井底温度等于地层静温。储气库的注采强度是常规气藏的10~20倍,注采过程中近井带储层的压力梯度大,天然气在运移过程中体积膨胀吸热,导致储层温度显著变化,而高压低温条件容易形成天然气水合物。
[0003]储气库在采气期因降压吸热,导致井底流动温度下降,影响井温剖面及井筒水合物的预判;在注气期因注入温度低,在井周储层降压形成低温区,可能产生水合物冰堵。要规避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需要预测井周储层的温度变化,判断出现水合物的注采条件,作为储气库的注采能力设计、合理配产的附加限制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下储气库气井的储层温度预测方法,用于规避不利因素的影响,预测井周储层的温度变化,判断出现水合物的注采条件,作为储气库的注采能力设计、合理配产的附加限制条件。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地下储气库气井的储层温度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利用气井的产能方程,计算近井的压力分布P(r),进行压力分布预测;
[0008]S2:根据近井的压力分布P(r),确定压力梯度dP/dr;
[0009]S3:计算流体的比热c
p
、焦耳汤姆森系数c
J
、综合传热参数L
r
和热容项系数E
r

[0010]S4:采用压力与温度的解耦方式求储层能量方程,进行储层温度场预测。
[0011]优选的,所述S1中计算近井的压力分布P(r),进行压力分布预测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0012]S11:由产能系数A、B计算渗透率k、非达西流动系数D;
[0013]S12:以井底流压P
wf
为已知条件,推算地层压力P
e

[0014]S13:用地层压力P
e
计算井周的压力分布P(r)。
[0015]优选的,所述S3中:
[0016]热容项系数E
r
定义为:
[0017]综合传热参数L
r
定义为:
[0018]其中,c
p
为天然气的定压比热,J/(kg.K);r为以井筒中心为原点的径向坐标,m;h为储层厚度,m;ρ
e
为储层岩石密度,kg/m3;c
e
为储层岩石比热,J/(kg.K);ρ
g
为天然气密度,
kg/m3; U
to
为总传热系数,W/m2;φ为储层孔隙度。
[0019]优选的,所述S4中,假设:储层水平等厚均质,气体在井周径向稳态流动;从高压向低压区的流动过程中,气体膨胀吸热降温,同时盖层隔层向储层及流体传热,温度变化处于不稳定过程;以井筒中心为原点的径向坐标r下的能量方程为:
[0020][0021]天然气质量流量w为:
[0022]w=416.7
×
q
sc
γ
g
ꢀꢀꢀꢀꢀꢀꢀꢀꢀ
(4)
[0023]其中,T
f
为地层流体温度,K;T
e
为地层静温,K;c
J
为天然气的焦耳汤姆森系数,K/MPa;w 为天然气质量流量,kg/hour;q
sc
为标准状态下天然气体积流量,104m3/d;γ
g
为天然气的相对密度,无因次;t为注采时间,hour;P为储层的流体压力,MPa;
[0024]采用角点网格形式,i=1对应井筒网格,i=n对应供给半径r
e
处网格,网格i的半径为r
i
、压力为P
i
、温度为T
f,i
、天然气焦耳汤姆森系数为c
J,i
、天然气定压比热为c
p,i
、天然气密度为ρ
g,i
、综合传热参数为L
r,i
、热容项系数为E
r,i
,为网格i在l+1时步的温度,为网格i在l时步的温度,Δt为时间步长,hour;
[0025][0026][0027]注气条件下(w<0)取能量方程(3)式离散化格式为:
[0028][0029]i=2,3,4,...,n
[0030]取Δr
i
=r
i

r
i
‑1,
[0031]下游节点温度为
[0032][0033]设置内边界条件为注气的井底温度T
w
,利用(8)式依次计算注气过程中的储层温度
[0034]采气条件下(w≥0)取能量方程(3)式离散化格式为:
[0035][0036]i=(n

1),(n

2),...,3,2,1
[0037]取Δr
i
=r
i+1

r
i
,,
[0038]下游节点温度为
[0039][0040]利用(10)式计算需要先确定边界节点n的温度在网格边界节点n处的温度梯度压力梯度较小,仅考虑地层传热影响,能量方程(9)式简化为
[0041][0042]获得供给边界的温度为
[0043][0044]在(10)式中代入边界温度依次计算采气过程中的储层温度
[0045]优选的,所述S11中,由产能系数A、B,计算渗透率k、非达西流动系数D:
[0046][0047][0048]其中,T为地层温度,K;为平均压力下的气体偏差因子,无因次;为平均压力下的气体粘度,mPa.s;k为储层渗透率,10
‑3μm2;h为储层厚度,m;D为非达西流动系数, (104m3/d)
‑1;r
e
为供给半径,m;r
w
为井筒半径,m。
[0049]优选的,所述S12中,以井底流压P
wf
为已知条件,推算地层压力P
e

[0050][0051]优选的,所述S13中,用地层压力P
e
计算井周的压力分布P(r):
[0052][0053]其中,q
sc
为标准状态下天然气产量,104m3/d;采气产量q
sc
>0,注气产量q
sc
<0;T为地层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储气库气井的储层温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气井的产能方程,计算近井的压力分布P(r),进行压力分布预测;S2:根据近井的压力分布P(r),确定压力梯度dP/dr;S3:计算流体的比热c
p
、焦耳汤姆森系数c
J
、综合传热参数L
r
和热容项系数E
r
;S4:采用压力与温度的解耦方式求储层能量方程,进行储层温度场预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储气库气井的储层温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计算近井的压力分布P(r),进行压力分布预测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S11:由产能系数A、B计算渗透率k、非达西流动系数D;S12:以井底流压P
wf
为已知条件,推算地层压力P
e
;S13:用地层压力P
e
计算井周的压力分布P(r)。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储气库气井的储层温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热容项系数E
r
定义为:综合传热参数L
r
定义为:其中,c
p
为天然气的定压比热,J/(kg.K);r为以井筒中心为原点的径向坐标,m;h为储层厚度,m;ρ
e
为储层岩石密度,kg/m3;c
e
为储层岩石比热,J/(kg.K);ρ
g
为天然气密度,kg/m3;U
to
为总传热系数,W/m2;φ为储层孔隙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储气库气井的储层温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假设:储层水平等厚均质,气体在井周径向稳态流动;从高压向低压区流动过程中,气体膨胀吸热降温,同时盖层隔层向储层及流体传热,温度变化处于不稳定过程;以井筒中心为原点的径向坐标r下的能量方程为:天然气质量流量w为:w=416.7
×
q
sc
γ
g
ꢀꢀꢀꢀꢀ
(4)其中,T
f
为地层流体温度,K;T
e
为地层静温,K;c
J
为天然气的焦耳汤姆森系数,K/MPa;w为天然气质量流量,kg/hour;q
sc
为标准状态下天然气体积流量,104m3/d;γ
g
为天然气的相对密度,无因次;t为注采时间,hour;P为储层的流体压力,MPa;采用角点网格形式,i=1对应井筒网格,i=n对应供给半径r
e
处网格,网格i的半径为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力民宁飞朱斌蒋华全雷思罗陈伟任科王岩杨颖周堤周俊池温廷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储气库管理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