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调控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107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血流调控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包括输送器,所述输送器包括用于收纳支架组件的导管和用于持握的手柄,所述导管与手柄相连通,手柄设置在导管的后端: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稳定管;在所述稳定管的一端连接连接有回收勾,另一端连接覆膜支架,所述覆膜支架内设置有磁芯;磁场发生装置,所述磁场发生装置包括磁场发生器,所述磁场发生器与覆膜支架内的磁芯相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血流调控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可实现无源植入支架的体外远程调节血管血流量,结合磁芯及外部自动调节磁场的设计,形成了随用随开,无需反复介入封堵,消除了病患的运动限制和治疗的便捷性,同时无源植入避免了持续性创口有感染的风险。源植入避免了持续性创口有感染的风险。源植入避免了持续性创口有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流调控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血流调控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心力衰竭患者约450万人,其中急性心力衰竭死亡率达10%,心力衰竭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AHF患者数约占25%,AHF急性发病,且预后不良,半年内复发率约为50%,临床中绝大部分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属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在美国,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住院人数超过一百万。
[0003]其中,急性左心衰“湿暖”症状表现为肺循环压力高及液体潴留;临床中,利尿剂通过加速肾脏析出血液中的电解质和水分来达到降低血压,从而降低肺循环压力等其他症状;而利尿剂的抵抗是心衰治疗中的常见现象,25%

30%的患者会发生利尿剂抵抗。利尿剂的抵抗是指肾充血,肾脏血流不到到下腔静脉,导致肾脏排水量非常少,无法降低血压。如何改善利尿剂抵抗是心衰液体潴留患者的治疗重点。
[0004]超脱滤水装置是目前唯一治疗利尿剂抵抗失败后选用治疗方式。超脱滤水装置的原理是将患者血液导出体外进行过滤,将部分水分过滤后导回体内,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但超脱滤水装置治疗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且存在较大再入院风险,只有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此治疗方案。
[0005]在专利CN201680065293中,介绍了一种可收口覆膜支架,通过手柄来调节支架头部孔大小,达到限制血流的目的;但是通过手柄体外调节体内支架变形的方式注定限制了患者的活动且持续性创口有感染的风险。/>[0006]在专利CN201780048053中,描述了一种在脉管内封堵血液流的血管封堵器。包括可扩展网及柔性膜,通过手柄调节扩展网及柔性膜,从而达到阻止血流的目的;但是支架在封堵状态时,密网容易让封堵一端的血液在此处形成血栓,当形成血栓时,解除封堵状态的支架可能无法收缩复原,造成器械再作用失效,提前终止治疗。
[0007]在上述两个专利中,导管持续性创口注定了短时间的作用效果,存在无法长期干预的缺点,而急性心衰导致的入院一般有一个月的不稳定期,如何在这一个月内随时干预是上述两个专利都无法解决的最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血流调控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既可以实现血流调控的功能,同时也解决了长期治疗需反复介入的问题,更是解决了持续性创口有感染的风险,极大消除了病患的运动限制。
[0009]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10]一种血流调控系统,包括:
[0011]输送器,所述输送器包括用于收纳支架组件的导管和用于持握的手柄,所述导管
与手柄相连通,手柄设置在导管的后端:
[0012]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稳定管;在所述稳定管的一端连接连接有回收勾,另一端连接覆膜支架,所述覆膜支架内设置有磁芯;
[0013]磁场发生装置,所述磁场发生装置包括磁场发生器,所述磁场发生器与覆膜支架内的磁芯相配合。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选,在所述手柄的侧部设置有导丝入口,所述导丝入口与导管相连通;在所述导管的末端安装有显影环。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选,在所述手柄的前端连接有用于释放支架组件的支架释放推柄,所述支架释放推柄、手柄和导管均相连通。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选,在所述覆膜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血管稳定端和血管锚定端;所述血管稳定端与血管锚定端在覆膜支架的两端相对设置。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选,所述稳定管的一端贯穿所述覆膜支架内部,所述磁芯固定安装到所述稳定管上。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选,所述磁场发生装置包括台架,在所述台架上安装有移动滑轨,所述磁场发生器与移动滑轨滑动连接。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选,磁场发生器包括若干均匀排布的磁场线圈,在所述磁场发生器内设置有用于给磁场线圈进行散热的散热机构。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选,所述磁场发生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磁场发生器进行通信连接或电性连接。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血流调控系统的操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0021]S1、先沿血管将导丝推送至治疗处,再沿导丝将导管推送进去,并根据导管上的显影环确认到达指定位置;
[0022]S2、推动支架释放推柄,将支架组件释放至该处;
[0023]S3、通过超声或透视设备观察支架状态是否正确;
[0024]S4、开启磁场发生器,通过调节磁场观察支架覆膜支架是否处于应变态。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血流调控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可实现无源植入支架的体外远程调节血管血流量,结合磁芯及外部自动调节磁场的设计,形成了随用随开,无需反复介入封堵,消除了病患的运动限制和治疗的便捷性,同时无源植入避免了持续性创口有感染的风险。
[0027]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血流调控系统及其操作方法,通过设置覆膜支架,以及在覆膜支架的两端安装血管稳定端和血管锚定端,可实现封堵血流的覆膜支架内部无血流通过,血流均从覆膜支架外侧流过,长期处于血流中的血管稳定端和血管锚定端结构简洁,从而避免了血栓的形成。
[0028]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血流调控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在抗利尿剂抵抗治疗中,可以实现封堵肾下腔静脉血流作用;且植入周期可为1

3个月,期间除治疗阶段外患者无任何束缚,完全植入的方法为患者避免了行动受限的副作用,体外磁力控制,在治疗危险期内可随时治疗,无需反复穿刺介入,支架结构简洁可靠,极大减少栓塞形成风险。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输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a)是本专利技术提供支架组件(应变兼稳定血管稳定端)处于收缩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b)是本专利技术提供支架组件(应变兼稳定血管稳定端)处于应变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c)是本专利技术提供支架组件(稳定兼同向锚定血管稳定端)处于收缩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2(d)是本专利技术提供支架组件(稳定兼同向锚定血管稳定端)处于应变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2(e)是本专利技术提供支架组件(稳定兼反向锚定血管稳定端)处于收缩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2(f)是本专利技术提供支架组件(稳定兼反向锚定血管稳定端)处于应变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2(g)是本专利技术提供支架组件(仅稳定血管稳定端)处于收缩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2(h)是本专利技术提供支架组件(仅稳定血管稳定端)处于应变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支架组件中的磁芯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磁场发生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0]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流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器(100),所述输送器(100)包括用于收纳支架组件的导管(11)和用于持握的手柄(12),所述导管(11)与手柄(12)相连通,手柄(12)设置在导管(11)的后端:支架组件(200),所述支架组件(200)包括稳定管(21);在所述稳定管(21)的一端连接连接有回收勾(23),另一端连接覆膜支架(24),所述覆膜支架(24)内设置有磁芯(25);磁场发生装置(300),所述磁场发生装置(300)包括磁场发生器(31),所述磁场发生器(31)与覆膜支架(24)内的磁芯(25)相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流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柄(12)的侧部设置有导丝入口(13),所述导丝入口(13)与导管(11)相连通;在所述导管(11)的末端安装有显影环(1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流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柄(12)的前端连接有用于释放支架组件的支架释放推柄(15),所述支架释放推柄(15)、手柄(12)和导管(11)均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流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覆膜支架(2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血管稳定端(22)和血管锚定端(26);所述血管稳定端(22)与血管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拓扑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