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载波聚合的主小区确定方法、网络设备及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100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载波聚合的主小区确定方法、网络设备及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先配置对用户设备所在的载波小区组进行LBT探测并记录LBT探测结果;接收用户设备上传的测量报告,测量报告包括载波小区组内各载波小区的无线测量结果;当满足切换判决条件时,根据测量报告和LBT探测结果确定目标主小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综合考量各载波小区的信道质量和LBT成功率,来确定主小区,该方法使LBT成功率较高的载波小区被选为主小区的可能性上升,从而避免了在非授权频谱多载波体系的通信系统中,主小区频繁发生LBT失败而导致关键控制信息传输阻塞,有效提升了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载波聚合的主小区确定方法、网络设备及通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载波聚合的主小区确定方法、网络设备及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3GPP R15标准引入的5G无线NR系统,是在授权频谱资源上使用的通信技术。授权频谱为5G系统专用,其他通信业务不得占用。在授权频谱外,还存在大量的非授权频谱资源,非授权频谱资源可被各方共享使用。非授权频谱资源与授权频谱资源相比,虽然在无缝覆盖、高频谱效率、高峰值速率和可靠性存在差距,但其丰富的频谱资源是授权频谱的有益补充,具备很大的使用价值。
[0003]3GPP在R16标准引入了对非授权频谱的接入支持,称为NR

unlicensed(NR

U)。NR

U支持两种组网方式:授权频谱辅助接入和非授权频谱独立接入。由于非授权频谱是各方共享的频段,一些国家规定了使用这类频段的法规要求。一般来说,在使用非授权频谱通信时,通信设备需要遵循“先听后说”的规则(Listen

Before

Talk,LBT),即仅当信道监听的结果为空闲时,通信设备才可以进行信号传输。此外,通信设备在非授权频谱上的最大通信时长也会受到限制,防止资源被一方长期占用。以上两种机制保证了各个通信方在共享频谱上的友好共存。NR标准也按照以上两点为基础设计通信规范。
[0004]在非授权频谱的信道LBT成功(即探测的结果为信道空闲)后,通信设备可以使用该频谱进行信号传输,该行为称为信道占用(Channel Occupancy,CO),占用时长称为信道占用时长(Channel Occupancy Time,COT)。通常,一段非授权频谱的最大带宽不超过20MHz,如果存在多段非授权频谱,通信系统可以采用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的方式对其频谱资源进行利用。在CA体系中,各段频谱资源会被定义为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各个分量载波CC对应成无线系统的小区,多小区间会进行编组进行统一管理,称为小区组(Cell Group,CG)。在小区组CG中,其中一个小区会被定义为承载集中控制信息的主小区(Primary Cell,PCell),其他小区定义为辅小区。由于主小区PCell承载了关键控制信息的传输,包括各个载波小区的上行控制信息(UCI)、以及下行传输反馈的HARQ

ACK码本等,均统一由CG中PCell的资源进行反馈,因此,主小区PCell的选择对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和传输可靠性息息相关。
[0005]当前,在CA体系的小区组CG中,主小区PCell的选择规则,是依据各个小区的信道质量,由信道质量最佳的载波小区担任主小区PCell。然而,在非授权频谱的使用规则下,依据现有的主小区确定方法进行切换判决时仍会存在传输效率低、系统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载波聚合的主小区确定方法、网络设备及通信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主小区确定方法在非授权频谱多载波系统中传输效率低、系统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载波聚合的主小区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先配置对用户设备所在的载波小区组进行LBT探测并记录LBT探测结果;接收用户设备上传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载波小区组内各载波小区的无线测量结果;当满足切换判决条件时,根据所述测量报告和LBT探测结果确定目标主小区。
[0008]可选的,所述载波小区组的每一载波小区被配置有一LBT探测参数,每次LBT探测后,根据所述LBT探测结果和预设计算方法计算各载波小区对应的LBT探测参数,并根据计算结果更新记录的LBT探测参数,所述无线测量结果中包括用于表征载波小区信道质量的小区质量参数;所述根据所述测量报告和LBT探测结果确定目标主小区的步骤包括:获取各载波小区对应的LBT探测参数以及小区质量参数;根据各载波小区对应的所述LBT探测参数和小区质量参数确定目标主小区。
[0009]可选的,所述LBT探测参数为LBT成功率或LBT失败率,所述LBT探测参数具有初始值;所述预设计算方法包括:当所述LBT探测结果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时,所述LBT探测参数保持所述初始值;当所述LBT探测结果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时,根据最新的预设数量的LBT探测结果计算LBT成功率或LBT失败率。
[0010]可选的,所述LBT探测结果通过固定长度的先进先出数据队列存储,所述固定长度对应所述预设数量的LBT探测结果所需的存储空间;相应的,当所述LBT探测结果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时,根据最新的预设数量的LBT探测结果计算LBT成功率或LBT失败率的步骤具体为:当所述LBT探测结果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时,根据所述先进先出数据队列中存储的LBT探测结果计算LBT成功率或LBT失败率。
[0011]可选的,所述根据各载波小区对应的所述LBT探测参数和小区质量参数确定目标主小区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小区质量参数和所述LBT探测参数输入至切换指标计算公式,依次计算所述载波小区组内各载波小区的切换指标;根据计算得到的各载波小区的切换指标确定作为目标主小区的载波小区。
[0012]可选的,所述小区质量参数包括参考信号接收能量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以及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切换指标计算公式中,所述切换指标与所述小区质量参数成正相关,且当所述LBT探测参数为LBT成功率时,所述切换指标与所述LBT探测参数成正相关,当所述LBT探测参数为LBT失败率时,所述切换指标与所述LBT探测参数成负相关。
[0013]可选的,所述满足切换判决条件包括: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上传的测量报告;和/或执行完一次所述LBT探测。
[0014]可选的,当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上传的测量报告而满足所述切换判决条件时,所
述根据所述测量报告和LBT探测结果确定目标主小区的步骤包括:根据当前时刻保存的LBT探测参数和当前接收到的所述测量报告确定目标主小区;当执行完一次所述LBT探测而满足所述切换判决条件时,所述根据测量报告和LBT探测结果确定目标主小区的步骤包括:根据当前的LBT探测结果更新所述LBT探测参数;根据更新后的所述LBT探测参数和当前时刻保存的测量报告确定目标主小区。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载波聚合的主小区确定方法的步骤。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用户设备和如上所述的网络设备。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基于载波聚合的主小区确定方法,网络设备被配置为对用户设备所在的载波小区组进行LBT探测,并可以接收用户设备上传的测量报告,从而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载波聚合的主小区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先配置对用户设备所在的载波小区组进行LBT探测并记录LBT探测结果;接收用户设备上传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载波小区组内各载波小区的无线测量结果;当满足切换判决条件时,根据所述测量报告和LBT探测结果确定目标主小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载波聚合的主小区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小区组的每一载波小区被配置有一LBT探测参数,每次LBT探测后,根据所述LBT探测结果和预设计算方法计算各载波小区对应的LBT探测参数,并根据计算结果更新记录的LBT探测参数,所述无线测量结果中包括用于表征载波小区信道质量的小区质量参数;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测量报告和LBT探测结果确定目标主小区的步骤包括:获取各载波小区对应的LBT探测参数以及小区质量参数;根据各载波小区对应的所述LBT探测参数和小区质量参数确定目标主小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载波聚合的主小区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BT探测参数为LBT成功率或LBT失败率,所述LBT探测参数具有初始值;所述预设计算方法包括:当所述LBT探测结果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时,所述LBT探测参数保持所述初始值;当所述LBT探测结果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时,根据最新的预设数量的LBT探测结果计算LBT成功率或LBT失败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载波聚合的主小区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BT探测结果通过固定长度的先进先出数据队列存储,所述固定长度对应所述预设数量的LBT探测结果所需的存储空间;相应的,当所述LBT探测结果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时,根据最新的预设数量的LBT探测结果计算LBT成功率或LBT失败率的步骤具体为:当所述LBT探测结果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数量时,根据所述先进先出数据队列中存储的LBT探测结果计算LBT成功率或LBT失败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载波聚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力宋怡昕陈瑞欣姚坤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世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