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096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涉及冷却液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包括金属铸件加工器、吸热冷却器、冷却液导流管和冷却液循环利用冷却装置,所述金属铸件加工器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吸热冷却器,所述吸热冷却器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冷却液导流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外伸板与顶盖板进行合拢,再通过密封胶条增加之间的密封性,通过冷却液导流管往吸热冷却器的内部灌入冷却水,配合高效导热板对加工器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配合水源进行冷却,具备了对铸件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后在降温的特点,解决了金属铸件自然降温微比较慢的问题,达到了利用金属铸件来进行热量引导,再进行降温的效果。再进行降温的效果。再进行降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液循环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金属型铸造又称“硬模铸造”,就是用转铁、钢或其他金属材料制造铸型,用以浇注各种铸件的工艺方法,金属型铸造时可使用金属型芯或砂芯,但一般多用金属型芯,一付金属型可以浇注几百次至几万次,故通常又称金属型铸造为“永久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工艺特点金属型铸造与砂型铸造相比,金属型的热导率和热容量大,冷却速度快,铸件组织致密,力学性能比砂型铸件高15%左右、能获得较高尺寸精度和较低表面粗糙度值的铸件,并且质量稳定性,废品率低,工艺出品率高、因不用或很少用型砂,节省了型砂运输和型砂处理所需的费用和大量劳动力,减少了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污染,改善了劳动环境、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效率高,技术容易掌握,便于生产管理、金属型本身无透气性,必须采用一定的措施导出型腔中的空气和砂芯所产生的气体,金属型无退让性,铸件凝固时容易产生裂纹和变形,不适用于热裂倾向大的合金。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现有的冷却水在对铸件的内部进行降温的时候,会吸收很多的热量,随着冷却水温度的升高,会对后续的降温效率比较低下的问题;
[0004]2、高温的冷却水再进行降温的时候,自然的降温效率会比较底,传统的降温机构是将冷却管插进水源内部,冷却管与水源之间的接触面积比较少,降温的效率比较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对吸热后的冷却水进行雾化,加快热量的散发,增加与冷气之间接触范围以及面积的特点,解决冷却水对铸件的内部降温时,会吸收很多的热量,随着冷却水温度的升高,会对后续的降温效率比较低下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降温机构是将冷却管插进水源内部,冷却管与水源之间的接触面积比较少,降温的效率比较慢的问题,以达到对冷气进行雾化排放,增加与雾化水源之间的接触面积和范围的效果。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包括金属铸件加工器、吸热冷却器、冷却液导流管和冷却液循环利用冷却装置,所述金属铸件加工器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吸热冷却器,所述吸热冷却器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冷却液导流管,所述冷却液导流管的一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冷却液循环利用冷却装置。
[0008]所述冷却液循环利用冷却装置的右侧底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冷气制造器,所述冷气制造器的输出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导气管道,所述导气管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冷气排风管,所述冷却液循环利用冷却装置的内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支撑套壳,所述支撑
套壳的顶部内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转动机,所述转动机的一端上可拆卸式安装有弧形空心壳。
[000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弧形空心壳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空心子弹壳,所述空心子弹壳的左右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水源雾化发射管,所述空心子弹壳的顶端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空心子弹壳的顶端两侧边缘位置上设置有蜂巢板,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上设置有弧形顶板,所述弧形顶板的两侧边缘位置上设置有弧形雾化板,所述空心子弹壳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三角聚水块。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气排风管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聚风支撑管,所述冷气排风管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冷气导流管,所述冷气导流管位于聚风支撑管的内部,所述冷气导流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雾化喷射管,所述聚风支撑管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冷气下放圆盘。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源雾化发射管的底端上设置有弧形凹陷口,所述水源雾化发射管的左侧底部内表面上设置有引水板,所述水源雾化发射管的顶端上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的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外散弧轨道,所述水源雾化发射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套管,所述活动套管的底端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延伸限位块,所述活动套管的顶部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雾化槽口。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气管道的两端与冷却液循环利用冷却装置的内表面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法兰,所述冷气制造器的输出端上延伸至冷却液循环利用冷却装置的内表面上,所述冷却液循环利用冷却装置的底部内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转动器,所述转动器的输出端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搅动叶片,所述转动器的一端活动搭接在支撑套壳的底端外表面上,所述冷却液循环利用冷却装置的左右两侧顶部内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水珠弹力破碎板,所述支撑套壳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雾化网壳,所述冷却液循环利用冷却装置的顶部设置有下陷导水板,所述下陷导水板的一端延伸至弧形空心壳的顶部内表面上,所述转动机的两侧外表面上设置三角块。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珠弹力破碎板的上下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底端上设置有流水口,所述弧形块的中间外表面上设置有空心引水口。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气下放圆盘的一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上流雾化槽口,所述弧形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雾化头。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热冷却器的右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外伸板,所述吸热冷却器的前后两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冷却液导流管,所述外伸板的右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外伸板的右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搭接有顶盖板,所述顶盖板的右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密封软块,所述密封软块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高效导热板,所述高效导热板的一端延伸至吸热冷却器的内表面上。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7]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采用下陷导水板、弧形空心壳、转动机、空心子弹壳、水源雾化发射管、支撑柱、弧形顶板、弧形雾化板和三角聚水块的结合,通过下陷导水板将吸热后的冷却水,导入弧形空心壳的内部去,配合转动机对弧
形空心壳进行转动,利用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将弧形空心壳内部的水源甩入空心子弹壳的内部,通过水源雾化发射管对一部分水源进行引导,配合水源雾化发射管对水源进行雾排放出去,剩余的一部分水源通过支撑柱进行破碎,利用三角聚水块对破碎的水源进行聚集引导到弧形顶板的内部,在弧形雾化板的表面上进行撞击,撞击产生的冲击力会将水珠进行破碎,具备对吸热后的冷却水进行雾化,加快热量的散发,增加与冷气之间接触范围以及面积的特点,解决冷却水对铸件的内部降温时,会吸收很多的热量,随着冷却水温度的升高,会对后续的降温效率比较低下的问题,达到了对吸热后的冷却水进行雾化,加快热量的散发,增加与冷气之间接触范围以及面积的效果。
[0018]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采用冷气导流管、聚风支撑管、雾化喷射管、冷气下放圆盘、弧形板、上流雾化槽口和雾化头的结合,使用冷气导流管对冷气进行引导,配合雾化喷射管对冷气进行排放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包括金属铸件加工器(1)、吸热冷却器(2)、冷却液导流管(3)和冷却液循环利用冷却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铸件加工器(1)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吸热冷却器(2),所述吸热冷却器(2)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冷却液导流管(3),所述冷却液导流管(3)的一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冷却液循环利用冷却装置(4);所述冷却液循环利用冷却装置(4)的右侧底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冷气制造器(41),所述冷气制造器(41)的输出端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导气管道(43),所述导气管道(4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冷气排风管(44),所述冷却液循环利用冷却装置(4)的内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支撑套壳(48),所述支撑套壳(48)的顶部内表面上可拆卸式安装有转动机(411),所述转动机(411)的一端上可拆卸式安装有弧形空心壳(4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空心壳(4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空心子弹壳(a1),所述空心子弹壳(a1)的左右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水源雾化发射管(a2),所述空心子弹壳(a1)的顶端上设置有支撑柱(a3),所述空心子弹壳(a1)的顶端两侧边缘位置上设置有蜂巢板(a4),所述支撑柱(a3)的一端上设置有弧形顶板(a5),所述弧形顶板(a5)的两侧边缘位置上设置有弧形雾化板(a6),所述空心子弹壳(a1)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三角聚水块(a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排风管(44)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聚风支撑管(441),所述冷气排风管(44)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冷气导流管(442),所述冷气导流管(442)位于聚风支撑管(441)的内部,所述冷气导流管(44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雾化喷射管(443),所述聚风支撑管(441)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冷气下放圆盘(44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铸件加工用冷却液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雾化发射管(a2)的底端上设置有弧形凹陷口(a21),所述水源雾化发射管(a2)的左侧底部内表面上设置有引水板(a22),所述水源雾化发射管(a2)的顶端上设置有顶块(a23),所述顶块(a23)的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外散弧轨道(a24),所述水源雾化发射管(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婷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巨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