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微反应器连续生产硫酸钠和氯化铵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0924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反应器连续生产硫酸钠和氯化铵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为原料,硫酸铵溶液为氨化试剂,通过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复分解反应以及连续低温结晶耦合一体化工艺,联产高品质硫酸钠以及氯化铵产品。其中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和硫酸铵溶液分别通过计量泵进入微通道反应器模块内进行连续化复分解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方法利用微通道反应器高效的传质、传热效率,有效强化了两相物料间的传质速率,稳定了反应温度,大大提高了工艺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和可操作性。和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反应器连续生产硫酸钠和氯化铵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反应器连续生产硫酸钠和氯化铵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工艺
更具体的说,是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为原料,硫酸铵溶液为氨化试剂,通过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复分解反应以及连续低温结晶耦合一体化工艺,联产高品质硫酸钠以及氯化铵产品。

技术介绍

[0002]工业上利用废盐制碱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其中氨碱法是通过煅烧石灰石制得石灰和二氧化碳,石灰消化而得石灰乳再与氨化过的氨盐水进行碳酸化制重碱。来自石灰石煅烧及重碱煅烧的CO2,经压缩、冷却送至碳化塔。重碱的过滤及洗涤,母液中氨的蒸馏回收。其中联合制碱法是以食盐、氨及合成氨工业副产的二氧化碳为原料,同时生产纯碱及氯化铵,即所谓联合法生产纯碱及氯化铵,简称“联碱法”。
[0003]联碱法前一部分与氨碱法一样,最后把氯化铵晶体分离出来,作为一种氮肥产品,把所余的食盐返回供制碳酸氢钠。联合制碱法与氨碱法比较有下列优点:原料利用率高;不需石灰石及焦碳,降低了很多成本;纯碱部分不需要蒸氨塔、石灰窖等笨重设备,缩短了流程,建长投资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反应器连续生产硫酸钠和氯化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1)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为原料,硫酸铵溶液为氨化试剂,通过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复分解反应以及连续低温结晶耦合一体化工艺,联产高品质硫酸钠以及氯化铵产品;(2)在室温条件下,将氯化钠经高纯水超声溶解配制成过饱和状态的氯化钠水溶液通过计量泵连续进入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预热区,与此同时,硫酸铵溶液通过另一计量泵连续进入预热区,反应温度由外部循环换热系统进行控制;通过计量泵控制物料的流量,使预热后的物料同步进入不同通道结构的微通道反应器模块内进行混合和反应,反应过程完成后,反应液从微通道反应器的出口流出,进入收集罐;(3)反应液经过滤、水洗,再经高温结晶工序析出硫酸钠粗品,经重结晶、脱色和干燥工序进一步精制为硫酸钠产品;再经低温结晶工序析出氯化铵粗品,经重结晶、脱色和干燥工序进一步精制为氯化铵产品,使其中的氯化钠杂质含量降低到50ppm以下;结晶后的余液为溶有氯化钠、硫酸铵的水溶液,循环套用至上述微通道反应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反应器连续生产硫酸钠和氯化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NaCl水溶液质量浓度在30~50%,硫酸铵与氯化钠的摩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子雯王午阳吴浩谢妤翁嘉平张露依刘桉丞郑鑫雨胡德鹏潘敏张跃陈烯左杭冬刘建武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