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层引射结构的油气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0880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双层引射结构的油气分离器,包括分离腔筒体、混合物进口段、储油腔、排气管,油气混合物进口段包括预旋流道和入口流道,油气混合物进口段内布置有引射装置,引射装置为圆柱体形双层式结构,包括同轴连接的上层引射装置和下层引射装置,上层引射装置和下层引射装置沿自身轴线方向开有上层引射腔和下层引射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实现引射滑油功能以及油气分离功能,设置了双层引射结构,提高系统的引射效率的同时,使滑油系统结构更加紧密,提高了滑油系统的空间利用率;引射结构的引入使得滑油系统在不增加运动部件的前提下能实现飞机的多姿态飞行,保证了发动机的推重比要求,保障了发动机整体的工作性能。保障了发动机整体的工作性能。保障了发动机整体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双层引射结构的油气分离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带双层引射结构的油气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航空发动机内含多种高速旋转部件,其中轴承、齿轮等高速旋转摩擦部件承受着巨大的载荷。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持续向这些高速旋转部件供给滑油,以实现摩擦接触区域的润滑和冷却,维持这些部件高效、持续地工作。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主要由油箱、供油泵、油滤、回油泵、通风器、油气分离器、散热器等部件组成。由于润滑轴承腔及附件机匣的滑油不可避免地会与空气混合,因此回油泵抽吸回来的流体介质为油气混合物。油气混合物进入供油泵会降低滑油的供给量,同时也会大大减弱对轴承及附件齿轮的润滑与冷却效果,影响航空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因此在回油泵与油箱之间的油气分离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装置,该装置用于分离回油流路油气混合物中的空气,保证轴承和齿轮的工作安全。
[0003]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战机高机动多姿态飞行需求,在一定飞行姿态下,传统的滑油系统油箱内滑油液面可能会低于供油口,导致供油泵无法抽吸油箱内的滑油,极大的影响了飞机的机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双层引射结构的油气分离器,包括分离腔筒体(1)和连接在分离腔筒体(1)两端的油气混合物进口段(2)和储油腔(3),油气混合物进口段(2)上还连接有排气管(4),所述的排气管(4)与分离腔筒体(1)连通,油气混合物进口段(3)与分离腔筒体(1)和储油腔(3)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气混合物进口段(2)包括预旋流道(2

1)和与预旋流道(2

1)连通的入口流道(2

2),所述的预旋流道(2

1)总体呈圆柱体形,沿切线方向设置有入口流道(2

2),所述的预旋流道(2

1)的外侧壁为阿基米德螺旋线型;所述的油气混合物进口段(2)内布置有引射装置(7),所述的引射装置(7)为圆柱体形双层式结构,包括同轴连接的上层引射装置(7

1)和下层引射装置(7

2),所述的上层引射装置(7

1)和下层引射装置(7

2)沿自身轴线方向开有上层引射腔(7

3)和下层引射腔(7

4),所述的上层引射腔(7

3)和下层引射腔(7

4)与分离腔筒体(1)连通;所述的上层引射装置(7

1)和下层引射装置(7

2)上均开设有引射通道(7

5),所述的引射通道(7

5)连通预旋流道(2

1)和上层引射腔(7

3)以及连通预旋流道(2

1)和下层引射腔(7

4);所述的分离腔筒体(1)包括同轴套接的外筒体(1

1)和内筒体(1

2),上层引射腔(7

3)与内筒体(1

2)连通,下层引射腔(7

4)与外筒体(1

1)和内筒体(1

2)之间的环状间隙连通;所述的油气混合物进口段(2)上还连接有引射管(5),所述的引射管(5)与引射通道(7

5)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双层引射结构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引射装置(7

1)上的引射通道(7

5)的一侧开设有上层引射管连接孔(7

6),下层引射装置(7

2)上的引射通道(7

5)的一侧开设有下层引射管连接孔(7

7),上层引射管连接孔(7

6)与上层引射装置(7

1)上的引射通道(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鹏飞刘振侠胡剑平吕亚国高文君刘振刚张丽芬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