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墙板、预制混凝土墙体和模块建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087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预制混凝土墙体和模块建筑物。其中,该预制混凝土墙板包括:墙板本体;和连接部,设置在墙板本体的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在的面上,包括至少一个凸起、容纳空间和连接钢筋;其中,凸起包括连接端面,连接钢筋包括靠近连接端面的第一侧;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连接钢筋,容纳空间位于凸起内或位于相邻的两个凸起之间;连接钢筋在容纳空间内能够移动,从而以倾斜状态或水平状态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当连接钢筋以水平状态设置在容纳空间内时,第一侧伸出连接端面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制混凝土墙板带有连接部,连接钢筋位于凸起内或位于相邻的两个凸起之间,不占体积,不会被碰撞,制备及施工均十分简便。制备及施工均十分简便。制备及施工均十分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混凝土墙板、预制混凝土墙体和模块建筑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预制混凝土墙体和模块建筑物。

技术介绍

[0002]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是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现有技术中,较多集中于两个预制混凝土墙体间连接技术方案,即连接相邻预制混凝土墙体高度和厚度所在的端面;较少将两个预制混凝土墙板通过连接墙板高度和宽度所在的面形成一个预制混凝土墙体的连接技术。
[0003]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模块化建筑结构中,相邻预制模块的相邻预制墙板构成模块化建筑结构的一片墙体,预制墙板的构造以及相邻预制墙板间的连接构造是结构性能的根本保障,也是影响制作、安装等效率的关键。现有模块化建筑结构技术中,相邻预制模块的相邻预制墙板上一般伸出钢筋,这导致制作、安装较为复杂,效率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其包括:
[0005]墙板本体;和
[0006]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墙板本体的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面上,包括至少一个凸起、容纳空间和连接钢筋;
[0007]其中,所述凸起包括连接端面,所述连接钢筋包括靠近所述连接端面的第一侧;
[0008]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连接钢筋,所述容纳空间位于所述凸起内或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之间;
[0009]所述连接钢筋在所述容纳空间内能够移动,从而以倾斜状态或水平状态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当所述连接钢筋以水平状态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时,所述第一侧伸出所述连接端面外。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空间位于所述凸起内,包括相互连通的横向孔洞和第一纵向孔洞。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还包括第一纵筋,所述第一纵筋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孔洞内;所述连接钢筋还包括靠近所述墙板本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纵筋相连;
[0012]其中,所述第一纵筋能够移动,从而使所述连接钢筋以倾斜状态或水平状态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或
[0013]所述第二侧能够沿着所述第一纵筋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从而以倾斜状态或水平状态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面包括第一连接端面和第二连接端面,所
述第一连接端面和所述第二连接端面相互平行或相互垂直,所述连接钢筋包括第一连接钢筋和第二连接钢筋,所述第一连接钢筋和所述第二连接钢筋共同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0015]其中,在水平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钢筋的第一侧伸出所述第一连接端面外,所述第二连接钢筋的第一侧伸出所述第二连接端面外。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上下相邻的所述凸起,所述容纳空间位于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之间,所述连接钢筋还包括靠近所述墙板本体的第二侧;
[0017]在水平状态下,所述连接钢筋位于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中的下侧凸起的顶面上,且所述第一侧伸出所述连接端面外;
[0018]在倾斜状态下,所述第一侧朝着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中的上侧凸起向上倾斜,所述第二侧抵靠在所述下侧凸起的顶面上;或所述第一侧朝着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中的下侧凸起向下倾斜,所述第二侧抵靠在所述上侧凸起的底面上。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侧凸起包括第一基体和贯穿所述第一基体的第二纵向孔洞,所述下侧凸起包括第二基体和贯穿所述第二基体的第三纵向孔洞;
[0020]所述连接部还包括第二纵筋,所述第二纵筋位于所述第二纵向孔洞和所述第三纵向孔洞内,所述第二纵筋与所述第一侧和/或所述第二侧相连;
[0021]其中,所述第二纵筋能够移动,从而使所述连接钢筋以水平状态或倾斜状态设置在容纳空间内;或
[0022]所述第一侧或所述第二侧能够沿着所述第二纵筋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从而以倾斜状态或水平状态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002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墙体,包括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墙板。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墙体还包括预制混凝土拼接墙板;
[0025]其中,所述预制混凝土拼接墙板包括拼接墙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拼接墙板本体上的拼接部,所述拼接部包括拼接孔洞,所述容纳空间的宽度和所述拼接孔洞的宽度之和大于等于所述连接钢筋的长度。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混凝土拼接墙板还包括第三纵筋,所述第三纵筋设置在所述拼接孔洞内,所述第三纵筋与所述连接钢筋的第一侧相连;所述预制混凝土墙板和所述预制混凝土拼接墙板相对设置,其间浇筑有混凝土。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墙体还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墙板,至少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墙板的连接钢筋相连,所述预制混凝土墙板间形成的空间内浇筑有混凝土。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墙体还包括第四纵筋,所述第四纵筋设置在至少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墙板的连接钢筋形成的相交空间内,所述第四纵筋与至少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墙板的连接钢筋的第一侧中的至少一个相连。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墙体还包括第五纵筋,所述第五纵筋设置在至少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墙板的连接钢筋形成的相交空间外,所述第五纵筋与至少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墙板的连接钢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第一侧相连。
[0030]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建筑物,所述模块建筑物包括至少两个预制模
块,所述预制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混凝土竖向墙板和至少部分连接到所述至少两个混凝土竖向墙板的水平结构,所述水平结构是天花板或/和地板;
[0031]其中相邻所述预制模块之间的竖向墙板是上述任一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墙板。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制混凝土墙板带有连接部,通过连接钢筋和后浇混凝土连接形成预制混凝土墙体;连接钢筋在预制混凝土墙板制作完成后安装,不干扰预制混凝土墙板制作,方便钢筋安装、模板拆装,减少模板摊销,提高效率;并且连接钢筋不需在工地现场安装,减少了现场工作量。运输、吊装的过程中,连接钢筋位于凸起内或位于相邻的两个凸起之间,不占体积,不会被碰撞。在施工时,仅需将连接钢筋调至水平状态,即可与其他墙板进行连接,工艺简洁。
[0033]本专利技术的连接钢筋在倾斜状态下在其自重作用下有调整至水平状态的趋势,使连接钢筋由倾斜状态调整至水平状态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即稍微扰动连接钢筋例如震动预制混凝土墙板或连接钢筋,连接钢筋即可从倾斜状态调整至水平状态,连接钢筋具有自动就位的性能。这一特性方便预制墙板间设置连接钢筋,尤其适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模块建筑结构中预制混凝土墙板连接时墙板间间距小、面积大,难以接触到钢筋时设置连接钢筋。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连接钢筋安装在预制混凝土墙体一侧的预制混凝土墙板内,在施工现场伸入到另一侧预制混凝土墙板,连接钢筋具有的自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本体;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墙板本体的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面上,包括至少一个凸起、容纳空间和连接钢筋;其中,所述凸起包括连接端面,所述连接钢筋包括靠近所述连接端面的第一侧;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连接钢筋,所述容纳空间位于所述凸起内或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之间;所述连接钢筋在所述容纳空间内能够移动,从而以倾斜状态或水平状态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当所述连接钢筋以水平状态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时,所述第一侧伸出所述连接端面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位于所述凸起内,包括相互连通的横向孔洞和第一纵向孔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包括第一纵筋,所述第一纵筋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孔洞内;所述连接钢筋还包括靠近所述墙板本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纵筋相连;其中,所述第一纵筋能够移动,从而使所述连接钢筋以倾斜状态或水平状态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或所述第二侧能够沿着所述第一纵筋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从而以倾斜状态或水平状态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面包括第一连接端面和第二连接端面,所述第一连接端面和所述第二连接端面相互平行或相互垂直,所述连接钢筋包括第一连接钢筋和第二连接钢筋,所述第一连接钢筋和所述第二连接钢筋共同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其中,在水平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钢筋的第一侧伸出所述第一连接端面外,所述第二连接钢筋的第一侧伸出所述第二连接端面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上下相邻的所述凸起,所述容纳空间位于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之间,所述连接钢筋还包括靠近所述墙板本体的第二侧;在水平状态下,所述连接钢筋位于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中的下侧凸起的顶面上,且所述第一侧伸出所述连接端面外;在倾斜状态下,所述第一侧朝着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中的上侧凸起向上倾斜,所述第二侧抵靠在所述下侧凸起的顶面上;或所述第一侧朝着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中的下侧凸起向下倾斜,所述第二侧抵靠在所述上侧凸起的底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凸起包括第一基体和贯穿所述第一基体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初明进李爱群孙志娟初前进李永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艾科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