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083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59
本申请涉及一种预应力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梁体,梁体内部预埋有呈曲线设置的波纹管,波纹管内部穿设有钢绞线,波纹管的两端设置有瞄板,瞄板靠近波纹管的一侧安装于梁体的端部,瞄板远离梁体的一侧开设有操作槽,操作槽的槽底开设有供钢绞线穿设的瞄孔,瞄孔的孔径由靠近梁体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钢绞线间隔环绕有至少两个第一夹片,第一夹片呈弧形包围钢绞线,钢绞线套设有连接绳,第一夹片开设有供连接绳放置的弧槽,第一夹片远离钢绞线的一侧倾斜设置用于贴合瞄孔的内壁,瞄板的周侧开设有与操作槽内部连通的操作口,操作口贯穿瞄板远离梁体的一侧。本申请具有减小梁体的预应力大小与预先设计的预应力大小的误差的效果。差的效果。差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预应力梁的施工工艺有先张法和后张法。先张法施工简单,一般应用于中小型构件的工业化生产。而后张法一般应用于大型构件的工业化生产。
[0003]后张法的施工工序包括:绑扎梁体的钢筋和安装波纹管;在波纹管内部穿设钢绞线,并在钢绞线两端安装瞄板和夹片;在梁体的钢筋支设模板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将千斤顶、辅助瞄具和辅助夹具放入钢绞线,启动千斤顶,千斤顶推动辅助瞄具和瞄板相互远离,从而拉伸钢绞线,千斤顶为圆筒型千斤顶;在拉伸完钢绞线后,关闭千斤顶,之后取下千斤顶、辅助瞄具和辅助夹具取下;向波纹管内部灌注混凝土,之后封瞄。封瞄是将裸露与梁体外部的瞄板和钢绞线使用混凝土包裹。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千斤顶拉伸钢绞线后释放钢绞线,钢绞线回缩,从而带动夹片进入面板内部的孔洞内部,之后夹片将钢绞线夹紧。钢绞线回缩,从而增大梁体的预应力大小与预先设计的预应力大小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小梁体的预应力大小与预先设计的预应力大小的误差,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应力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应力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梁结构,包括梁体,所述梁体内部预埋有呈曲线设置的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内部穿设有钢绞线,所述波纹管的两端设置有瞄板,所述瞄板靠近波纹管的一侧安装于梁体的端部,所述瞄板远离梁体的一侧开设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的槽底开设有供钢绞线穿设的瞄孔,所述瞄孔的孔径由靠近梁体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所述钢绞线间隔环绕有至少两个第一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呈弧形包围钢绞线,所述钢绞线套设有连接绳,所述第一夹片开设有供连接绳放置的弧槽,所述第一夹片远离钢绞线的一侧倾斜设置用于贴合瞄孔的内壁,所述瞄板的周侧开设有与操作槽内部连通的操作口,所述操作口贯穿瞄板远离梁体的一侧。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拉伸钢绞线后,通过操作口和放置槽供施工人员施工。将第一夹片推入瞄孔内部。随着第一夹片进入瞄孔内部,因为瞄孔的孔径由靠近梁体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从而使第一夹片逐渐将钢绞线夹紧。之后关闭千斤顶后,第一夹片已经将钢绞线夹紧,从而减少钢绞线回缩的长度,进而减小梁体的预应力大小与预先设计的预应力大小的误差。
[0008]每一个第一夹片通过连接绳相互连接,从而使每一个夹片包围在钢绞线的周侧。通过每一个夹片包围在钢绞线的周侧,从而降低拉伸钢绞线时,夹片从瞄孔内部拉出后,夹片从钢绞线上掉落的情况出现。弧槽用于放置连接绳,从而降低连接绳从第一夹片远离钢
绞线一侧凸出而影响第一夹片插入瞄孔的情况出现。
[0009]可选的,所述操作槽内部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靠近梁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供钢绞线穿设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贯穿限位板,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抵贴于钢绞线,所述第一套筒穿设于瞄孔内部。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拉伸钢绞线后,推动限位板,限位板第一套筒移动,第一套筒带动第一夹片进入瞄孔内部。通过第一套筒带动第一夹片进入瞄孔内部,从而方便施工人员一次性将所有夹片推回瞄孔内部。
[0011]可选的,所述操作口内部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一侧与限位板的周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另一侧沿操作口从瞄板的周侧伸出。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压板,从而带动限位板移动。通过压板从瞄板的周侧伸出,从而方便施工人员推动限位板移动。
[0013]可选的,所述压板靠近梁体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定安装于瞄板的周侧壁,所述支撑块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匹配设置有螺栓,所述压板开设有供螺栓穿设的第一通孔。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千斤顶张拉钢绞线后,螺栓穿过第一通孔后旋入螺孔内部。螺栓不断旋入螺孔内部,从而带动限位板向瞄板移动,第一套筒将第一夹片推入瞄孔内部。在取下千斤顶后,再次旋紧螺栓,通过螺栓可再次旋紧的圈数,从而方便施工人员了解钢绞线回缩的长度。在钢绞线回缩的长度过长,而使梁体的预应力不符合要求时,施工人员可重新拉伸钢绞线,从而降低梁体的预应力大小与预先设计的预应力大小的误差大的情况出现。
[0015]可选的,所述钢绞线间隔环绕有至少两个第二夹片,所述第二夹片呈弧形包围钢绞线,所述钢绞线套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固定安装于限位板远离梁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径由远离限位板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夹片远离钢绞线的一侧倾斜设置用于贴合第二套筒的内壁,所述第二夹片位于限位板远离梁体的一侧。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夹片夹紧钢绞线后,将第二夹片放入第二套筒内部,随着第二夹片进入第二套筒内部,第二套筒的内径逐渐减小,从而使第而夹片逐渐将钢绞线夹紧。通过第二夹片将钢绞线夹紧,从而降低钢绞线回缩的情况出现。
[0017]可选的,所述钢绞线套设有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的内壁与第二套筒的外壁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套筒远离梁体的一端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壁抵贴于钢绞线,所述第二夹片远离梁体的一侧阻尼插接有支撑杆,所述限位环开设有供支撑杆穿设的第二通孔,所述支撑杆远离第二夹片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千斤顶放入钢绞线拉伸时,向将第三套筒旋入第二套筒部分,从而使第三套筒固定在第二套筒,且第二夹片未进入第二套筒内部。在千斤顶将钢绞线拉伸后,直接转动第三套筒,第三套筒带动限位环向第二套筒移动,限位环带动第二夹片进入第二套筒内部将钢绞线夹紧。支撑杆阻尼插接于第二夹片,在第二夹片进入套筒内部时,第二夹片与钢绞线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使支撑杆从第二夹片拔出。通过第三套筒推动第二夹片进入第二套筒,从而方便施工人员推动第二夹片卡紧于第二套筒内部。支撑杆用于临时固定第二夹片,从而降低张拉钢绞线时,第二夹片从钢绞线掉落的情况出现。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夹片靠近钢绞线的一侧与第二夹片靠近钢绞线的一侧均设置有
防滑纹。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将钢绞线夹紧后,通过防滑纹增大摩擦力,从而降低钢绞线回缩的情况出现。
[0021]可选的,所述波纹管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垫板,所述钢绞线贯穿垫板,所述垫板靠近波纹管的一侧安装有弹簧筋,所述弹簧筋套设于波纹管,所述瞄板固定安装于垫板远离波纹管的一侧,所述垫板和弹簧筋均位于梁体的内部。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板用于支撑瞄板,在拉伸钢绞线时,千斤顶对瞄板施加压力,瞄板通过垫板将施加在梁体的力分散,弹簧筋用于提高梁体的局部抗压强度,从而降低梁体受到瞄板的挤压而开裂的情况出现。
[0023]可选的,所述波纹管的两端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注浆管,所述第一注浆管一端与波纹管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注浆管另一端固定安装于垫板,所述垫板远离第一注浆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注浆管,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梁体(1),所述梁体(1)内部预埋有呈曲线设置的波纹管(2),所述波纹管(2)内部穿设有钢绞线(3),所述波纹管(2)的两端设置有瞄板(9),所述瞄板(9)靠近波纹管(2)的一侧安装于梁体(1)的端部,所述瞄板(9)远离梁体(1)的一侧开设有操作槽(10),所述操作槽(10)的槽底开设有供钢绞线(3)穿设的瞄孔(12),所述瞄孔(12)的孔径由靠近梁体(1)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所述钢绞线(3)间隔环绕有至少两个第一夹片(21),所述第一夹片(21)呈弧形包围钢绞线(3),所述钢绞线(3)套设有连接绳(24),所述第一夹片(21)开设有供连接绳(24)放置的弧槽(23),所述第一夹片(21)远离钢绞线(3)的一侧倾斜设置用于贴合瞄孔(12)的内壁,所述瞄板(9)的周侧开设有与操作槽(10)内部连通的操作口(11),所述操作口(11)贯穿瞄板(9)远离梁体(1)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槽(10)内部放置有限位板(13),所述限位板(13)靠近梁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供钢绞线(3)穿设的第一套筒(14),所述第一套筒(14)贯穿限位板(13),所述第一套筒(14)的内壁抵贴于钢绞线(3),所述第一套筒(14)穿设于瞄孔(12)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口(11)内部设置有压板(17),所述压板(17)一侧与限位板(13)的周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压板(17)的另一侧沿操作口(11)从瞄板(9)的周侧伸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7)靠近梁体(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块(18),所述支撑块(18)固定安装于瞄板(9)的周侧壁,所述支撑块(18)开设有螺孔(19),所述螺孔(19)匹配设置有螺栓(20),所述压板(17)开设有供螺栓(20)穿设的第一通孔(6)。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3)间隔环绕有至少两个第二夹片(22),所述第二夹片(22)呈弧形包围钢绞线(3),所述钢绞线(3)套设有第二套筒(15),所述第二套筒(15)固定安装于限位板(13)远离梁体(1)的一侧,所述第二套筒(15)的内径由远离限位板(13)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夹片(22)远离钢绞线(3)的一侧倾斜设置用于贴合第二套筒(15)的内壁,所述第二夹片(22)位于限位板(13)远离梁体(1)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3)套设有第三套筒(16),所述第三套筒(16)的内壁与第二套筒(15)的外壁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套筒(16)远离梁体(1)的一端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限位环(25),所述限位环(25)的内壁抵贴于钢绞线(3),所述第二夹片(22)远离梁体(1)的一侧阻尼插接有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清堂沈丽娟林正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鹭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