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轨回流市域B型车限界设计的高架区间断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0726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四轨回流市域B型车限界设计的高架区间断面结构,线路设置在高架梁上,其中:沿线路中心线两侧预定距离处设置声屏障;在行车方向右侧距离线路中线预定距离处设置立柱,立柱顶端设置供电网;在行车方向右侧立柱内侧距离线路中线预定距离处设置行车信号灯,指示列车行驶;在行车方向右侧声屏障内侧预定距离的范围内铺设弱电电缆;在行车方向右侧弱电电缆上下方铺设漏缆;市域B型车的轨道结构沿线路中心线对称分布,包括从上至下的钢轨、轨枕、道砟,在行车方向右侧道砟表面设置第四轨。依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架区间断面结构,能够避免B型车在高架区间运行时与周围建筑、设备发生干涉,保证列车安全运行。保证列车安全运行。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四轨回流市域B型车限界设计的高架区间断面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市域铁路限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四轨回流市域B型车限界设计的高架区间断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大运量、准时性强、快速、高效公共交通工具,其发展迅猛,是目前最热门的公共交通方式。
[0003]但常规的走行轨回流的轨道交通供电方式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杂散电流,杂散电流会对沿线的各种金属管线产生腐蚀。
[0004]为减小产生杂散电流,城市轨道可以采用一种四轨回流的供电方式,这个方法通过接触网对轨道列车进行电力供给,采用轨旁的第四轨将电力回流至变电所,避免了电流通过走行轨回流,从而有效抑制杂散电流,降低对金属管线的维护成本。
[0005]目前四轨回流技术已在部分车型中运用,但项技术在市域B型车中该还未运用。市域B型列车用于市域快线(市域快轨、地铁快线),为了满足更高的旅行速度,市域B型车采用了更大的牵引功率。目前迫切需要一种针对基于四轨回流市域B型车的高架断面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至少一种,特别是为了保障轨道车辆的行驶安全,需要根据四轨回流市域车辆的限界及轨旁设备来设置高架区间断面结构,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四轨回流市域B型车限界设计的高架区间断面结构,避免B型车在高架区间运行时与周围建筑、设备发生干涉,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四轨回流市域B型车限界设计的高架区间断面结构,线路设置在高架梁上,其中:
[0008]沿线路中心线两侧预定距离处设置声屏障;
[0009]在行车方向右侧距离线路中线预定距离处设置立柱,立柱顶端设置供电网;
[0010]在行车方向右侧立柱内侧距离线路中线预定距离处设置行车信号灯,指示列车行驶;
[0011]在行车方向右侧声屏障内侧预定距离的范围内铺设弱电电缆;
[0012]在行车方向右侧弱电电缆上下方铺设漏缆;
[0013]市域B型车的轨道结构沿线路中心线对称分布,包括从上至下的钢轨、轨枕、道砟,在行车方向右侧道砟表面设置第四轨。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立柱上设有照明灯具。
[0015]进一步优选地,在弱电电缆上方铺设通信漏缆。
[0016]进一步优选地,在弱电电缆下方铺设公安漏缆。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轨枕为新Ⅱ型混凝土枕。
[0018]进一步优选地,道砟表面与轨枕中心凹陷处等高。
[0019]进一步优选地,沿线路中心线两侧预定距离处设置挡砟墙,防止道砟进入线路铺设区域。
[002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挡砟墙抵靠道岔的外侧。
[002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四轨的底座抵靠轨枕的侧部。
[002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声屏障、弱电电缆、漏缆均安装在高架梁的槽形的侧竖边上。
[0023]上述优选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4]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四轨回流市域B型车,充分考虑了车辆限界、设备限界、结构布置、设备安装和人员疏散等多方面的需求,满足列车行车安全的要求,避免了列车在高架区间运行时与建筑及设备的干涉,合理且有效的保证了车辆行驶过程中不会造成超限问题,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四轨回流市域B型车限界设计的高架区间断面结构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四轨回流市域B型车限界设计的高架区间断面结构中第四轨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中尺寸单位为mm。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如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四轨回流市域B型车限界设计的高架区间断面结构,该结构能够避免B型车在高架区间运行期间步与周围建筑、设备发生干涉,从而保证列车安全运行。该断面结构如图1所示,结构布置具体如下:
[0031]1.沿线路中心线两侧3.5m处设置声屏障1,隔绝B型车在轨道上运行时产生的噪音;
[0032]2.在行车方向右侧距离线路中线2.945m处设置立柱2,立柱上设有照明灯具3,立柱顶端设置供电网4;
[0033]3.在行车方向右侧距离线路中线2.45m处设置行车信号灯5,指示列车行驶;
[0034]4.在行车方向右侧声屏障内侧0.32m的范围内铺设弱电电缆6;
[0035]5.在行车方向右侧弱电电缆上下方分别铺设专用漏缆7和LTE漏缆8;
[0036]6.钢轨9沿线路中心线对称分布,轨道高度为0.168m,轨间距为1.435m;
[0037]7.轨枕10为新Ⅱ型混凝土枕,轨枕高度为0.205m,枕宽为2.5m;
[0038]8.轨枕下铺设道砟,轨枕下方的道砟深度为0.3m,道砟表面与轨枕中心凹陷处等
高;
[0039]9.沿线路中心线两侧2.25m处设置挡砟墙11,防止道砟进入线路铺设区域;
[0040]10.在行车方向右侧道砟表面设置第四轨12,第四轨底座紧靠轨枕,第四轨底座宽0.4m。
[0041]依照本专利技术的高架区间断面结构,能够避免B型车在高架区间运行时与周围建筑、设备发生干涉,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0042]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具有如下显著优势:
[004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四轨回流市域B型车,充分考虑了车辆限界、设备限界、结构布置、设备安装和人员疏散等多方面的需求,满足列车行车安全的要求,避免了列车在高架区间运行时与建筑及设备的干涉,合理且有效的保证了车辆行驶过程中不会造成超限问题,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0044]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不同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0045]另外,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申请文件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四轨回流市域B型车限界设计的高架区间断面结构,线路设置在高架梁上,其特征在于:沿线路中心线两侧预定距离处设置声屏障(1);在行车方向右侧距离线路中线预定距离处设置立柱(2),立柱顶端设置供电网(4);在行车方向右侧立柱内侧距离线路中线预定距离处设置行车信号灯(5),指示列车行驶;在行车方向右侧声屏障内侧预定距离的范围内铺设弱电电缆(6);在行车方向右侧弱电电缆上下方铺设漏缆;市域B型车的轨道结构沿线路中心线对称分布,包括从上至下的钢轨(9)、轨枕(10)、道砟,在行车方向右侧道砟表面设置第四轨(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四轨回流市域B型车限界设计的高架区间断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上设有照明灯具(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四轨回流市域B型车限界设计的高架区间断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弱电电缆上方铺设通信漏缆(7)。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四轨回流市域B型车限界设计的高架区间断面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英东刘亚琼刘宗泽林飞邱绍峰殷勤张晋方张振国李经伟左玉东刘高坤冯帅葛晓孙立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