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翠翠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弹性供应链的工业生产管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052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49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弹性供应链的工业生产管理方法,包括:确认生产和流通环节,并选择与供应链节点匹配的备选供应链子单元;周期性地对供应链子单元进行评级;根据供应链子单元评级结果,选择供应链节点匹配的供应链子单元;供应链出现紧急质量问题,进行应急反应,维持正常生产。本申请通过动态调整与供应链节点匹配的供应链子单元,始终优选供应链子单元中供应能力最高的供应链子单元,使供应链具有自动优化能力,并在与同一供应链节点连接的供应链子单元内形成良性竞争,保证了供应链的产品质量和产品产量的稳定性;面临紧急质量或产量风险时,供应链管理平台能够迅速替换供应链子单元,提高了风险应对能力。提高了风险应对能力。提高了风险应对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弹性供应链的工业生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弹性供应链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弹性供应链的工业生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下滑、全球采购以及复杂的生产工艺使得制造企 业原材料的采购难度加大、生产提前期不断延长、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另 外,用户需求层次升级和结构多样化,世界各地频频发生各种自然的、人为 的灾害,使得供应链系统控制与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且易遭受供应中断,给企 业乃至整条供应链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供应链系统弹性引起各国政府、企 业界及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0003]CN202110417819.8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弹性供应链网络优化方法,其技术方案为:描述供应链网络中的节点失效,通过建立相关约束来保证供应链网络在任何节点失效情景下都具有弹性供应能力,通过模型目标函数来最小化成本,实现当节点失效时,也尽可能满足客户需求,并使总成本最小;利用虚拟节点思想对模型进行转化,虚拟起点到供应节点i路线最大容量为供应节点i的最大供应能力及其弹性供应能力之和,供应节点i到候选分销中心j的路线容量为Capi+Ri和Cap

j+R

j之间的最小值,候选分销中心j到需求点k的路线容量为和Cap

j+R

j之间的最小值,需求点到虚拟终点的路线流量为需求点的需求量;虚拟起点到供应节点以及需求点到虚拟终点的单位运输费率为0,虚拟节点到实体节点以及虚拟节点到虚拟节点之间的单位运输成本远高于实体节点间的单位运输成本,只有实际节点大面积中断时才会选择虚拟节点;采用遗传算法求解,通过计算个体违反约束条件的次数来筛选符合条件的个体,违反约束条件次数越少,个体适应度值越高。
[0004]该基于遗传算法的弹性供应链网络优化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针对节点失效和需求不确定性引发的供应链中断风险,构建了弹性三级供应链网络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确定了如何通过事前措施增强节点弹性能力来提高供应链网络对节点失效的抵抗能力并使成本最低,为企业弹性供应链网络的规划决策提供了方法。
[0005]但是,该基于遗传算法的弹性供应链网络优化方法也具有以下缺点:无法判断备选供应链的供应能力,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产品始终保持最高。
[0006]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备选供应链且能判断备选供应链供应能力的方法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无法判断备选供应链的供应能力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弹性供应链的工业生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0008]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弹性供应链的工业生产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供应链框架确认,确认生产和流通环节,并选择与供应链节点匹配的备选供应链子单元;步骤S2,供应链子单元评价,周期性地对供应链子单元进行评级;
步骤S3,优选供应链子单元,根据供应链子单元评级结果,选择供应链节点匹配的供应链子单元;步骤S4,应急机制,供应链出现紧急质量问题,进行应急反应,对供应链节点匹配的供应链子单元进行替换,维持正常生产。
[0009]所述步骤S1包括:步骤S11,供应环节确认,根据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确认供应链环节,各供应链环节对应供应链节点,并将供应链节点形成链式结构;步骤S12,供应链子单元选择,根据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选择对应类型的供应链子单元作为备选;步骤S13,供应链子单元分类,根据供应链子单元职能类型分为供应单元、加工单元、库存单元、分销单元、物流单元,再根据供应链子单元提供的具体职能,在同类型供应链子单元进一步分类为同职能供应链子单元;步骤S14,备选供应链子单元,将供应链节点对应类型匹配对应职能的若干个供应链子单元作为备选。
[0010]所述步骤S2包括:步骤S21,收集供应链子单元数据,收集供应链子单元中供应单元31和加工单元32的生产记录数据,并提取产品质量数据以及产品产量数据,标记时间信息后上传至供应链管理平台;步骤S22,数据分析,根据供应链子单元的历史生产记录数据,对供应链子单元供应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步骤S23,供应链子单元对比,将同类型供应链子单元根据生产能力评价结果进行同类型供应能力对比,并根据供应能力排序;所述供应单元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原料供应商、生产耗材供应商;所述供应单元的产品质量数据即为生产原料性能和生产耗材性能;所述供应单元的产品产量数据即为生产原料产品和生产耗材产量;所述加工单元包括但不限于:热处理加工厂、机械加工厂;所述加工单元的产品质量数据即为加工产品的质量参数;所述加工单元的产品产量数据即为加工产品的合格品产出量。
[0011]所述步骤S22中数据分析方法为:根据收集的供应链子单元(3)对供应链子单元(3)分别进行供应能力评价,所述供应能力评价方法为:,其中,λ表示为某供应链子单元的供应能力指数,λ越大则该供应链子单元的供应能力越强,λ越小则该供应链子单元的供应能力越弱;i表示为某供应链子单元的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种类编号;n表示为某供应链子单元的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种类;ω
i
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的种类编号为i的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的稳定系数。
[0012]若某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同时存在规格上限和规格下限,则该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的稳定系数的计算方法为:;其中,ω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的该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的稳定系数;Q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的该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规格上限;P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的该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规格下限;`X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的该项产品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在历次生产记录中的平均值;σ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的该项产品产品质
量参数或产量参数在历次生产记录中的标准差;X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的该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在最新的生产记录中的参数值;若某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不存在规格上限,则该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的稳定系数的计算方法为:;其中,ω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的该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的稳定系数;P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的该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规格下限;`X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的该项产品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在历次生产记录中的平均值;σ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的该项产品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在历次生产记录中的标准差;X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的该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在最新的生产记录中的参数值;若某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不存在规格下限,则该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的稳定系数的计算方法为:;其中,ω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的该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的稳定系数;Q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的该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规格上限;`X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的该项产品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在历次生产记录中的平均值;σ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的该项产品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在历次生产记录中的标准差;X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的该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在最新的生产记录中的参数值。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弹性供应链的工业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供应链框架确认,确认生产和流通环节,并选择与供应链节点(2)匹配的备选供应链子单元(3);步骤S2,供应链子单元(3)评价,周期性地对供应链子单元(3)进行评级;步骤S3,优选供应链子单元(3),根据供应链子单元(3)评级结果,选择供应链节点(2)匹配的供应链子单元(3);步骤S4,应急机制,供应链出现紧急质量问题,进行应急反应,对供应链节点(2)匹配的供应链子单元(3)进行替换,维持正常生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弹性供应链的工业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步骤S11,供应环节确认,根据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确认供应链环节,各供应链环节对应供应链节点(2),并将供应链节点(2)形成链式结构;步骤S12,供应链子单元(3)选择,根据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选择对应类型的供应链子单元(3)作为备选;步骤S13,供应链子单元(3)分类,根据供应链子单元(3)职能类型分为供应单元(31)、加工单元(32)、库存单元(33)、分销单元(35)、物流单元(34),再根据供应链子单元(3)提供的具体职能,在同类型供应链子单元(3)进一步分类为同职能供应链子单元(3);步骤S14,备选供应链子单元(3),将供应链节点(2)对应类型匹配对应职能的若干个供应链子单元(3)作为备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弹性供应链的工业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步骤S21,收集供应链子单元(3)数据,收集供应链子单元(3)中供应单元(31)和加工单元(32)的生产记录数据,并提取产品质量数据以及产品产量数据,标记时间信息后上传至供应链管理平台(1);步骤S22,数据分析,根据供应链子单元(3)的历史生产记录数据,对供应链子单元(3)供应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步骤S23,供应链子单元(3)对比,将同类型供应链子单元(3)根据生产能力评价结果进行同类型供应能力对比,并根据供应能力排序;所述供应单元(31)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原料供应商、生产耗材供应商;所述供应单元(31)的产品质量数据即为生产原料性能和生产耗材性能;所述供应单元(31)的产品产量数据即为生产原料产品和生产耗材产量;所述加工单元(32)包括但不限于:热处理加工厂、机械加工厂;所述加工单元(32)的产品质量数据即为加工产品的质量参数;所述加工单元(32)的产品产量数据即为加工产品的合格品产出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弹性供应链的工业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中数据分析方法为:根据收集的供应链子单元(3)对供应链子单元(3)分别进行供应能力评价,所述供应能力评价方法为:,其中,λ表示为某供应链子单元(3)的供应能力指数,λ越大则该供应链子单元(3)的供应能力越强,λ越小则该供应链子单元(3)的供应能力越弱;i表示为某供应链子单元(3)的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种类编号;n表示为某供应链子单元(3)的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
数种类;ω
i
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3)的种类编号为i的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的稳定系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弹性供应链的工业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某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同时存在规格上限和规格下限,则该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的稳定系数的计算方法为:;其中,ω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3)的该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的稳定系数;Q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3)的该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规格上限;P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3)的该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规格下限;`X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3)的该项产品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在历次生产记录中的平均值;σ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3)的该项产品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在历次生产记录中的标准差;X表示为该供应链子单元(3)的该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在最新的生产记录中的参数值;若某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不存在规格上限,则该项产品质量参数或产量参数的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翠翠
申请(专利权)人:胡翠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